记者走访城区多家茶楼、餐馆发现 家长乐讲节约故事 点菜更加注重理性

中山日报 2020-09-14 07:02

合理点餐,不够再加。节约已成餐桌普遍话题。本报记者 黎旭升 摄中山人爱饮早茶。近日,记者走访城区恒心酒楼、海港城、信轩酒家发现:不少家长在饮早茶期间,以酒楼中的公益广告教育孩子要懂得节约;朋友聚餐时点菜“不够再加”,既避免了爱面子的尴尬,也避免了不必要的浪费。

本报记者 徐世球

■为孩子讲好“节约故事”

“爸爸小时候只有米饭吃,偶尔能吃上一块肉,不知道有多高兴,现在生活条件好了,不愁吃穿,但也不能浪费。”9月6日上午,市民张先生在就餐时给孩子讲起“节约故事”。

上午11点的远洋信轩酒家,消费者较多,张先生夫妇带着两个孩子喝早茶。刚进酒楼大厅,望着墙壁上的公益广告,张先生停下了脚步,上小学三年级的女儿念到:珍惜粮食,粒粒辛苦。“弟弟还没有学认字,你告诉弟弟这八个字是什么意思?”听完爸爸的话,女儿认真地和弟弟讲解:“就是我们吃的每一粒米饭都来之不易,不能浪费,小朋友吃饭的时候不能随便掉饭到地上。”

一家四口刚坐下,张先生就拿起桌子上的公益广告牌读起来:公勺公筷,病菌走开。“使用公筷可以避免细菌交叉感染,一家人吃饭也尽量使用公筷。”听完爸爸的话,上幼儿园中班的儿子一副一知半解的样子,张先生立马让女儿做示范。

张先生出生在上世纪80年代初,一直主张“该花的花,不该花的绝对不能浪费”的节约思想,给孩子盛饭时都“留有一手”,并叮嘱孩子不能掉饭到地上。

记者走访获悉,中山市不少酒楼、餐厅张贴了与节约相关的公益广告,这些内容由市文明办、市商务局、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市市场监管局等部门共同倡议。

■“不够再加”避免点菜尴尬

9月8日中午,记者来到华润万家附近的一家湘菜馆。

“你已经点了七菜一汤,6个人应该够吃。”听完服务员的报单,关先生回了一句:“可以,现在都以节约为荣,点太多菜吃不完,不够再加。”关先生告诉记者,自己并不是铺张浪费的人,但宴请朋友时不能显得太小气,菜太少觉得尴尬,总是多点一些菜,无非是多花费几个菜的钱,“在全社会都主张节约的氛围下,我现在改变了做法,做到合理点菜,刚开始不适应,我就会用"不够再加"来避免尴尬。”

因为生意往来,杜先生需要经常接待客户,推杯换盏喝点小酒是常事,每次酒过三巡才发现一桌子菜都没怎么吃,个别菜甚至还没动过筷子,“我也觉得浪费,但好像又没有什么更好的方法,桌子上菜太少显得难看。不过,我现在改变了做法,会先点部分菜,等吃得差不多再加菜,这样也能确保吃到热菜。”

新闻推荐

“为了香港同胞能早日摘下口罩自由呼吸” 内地核酸检测支援队员工作素描

据新华社香港电香港新冠病毒普及社区检测计划9月1日至14日展开。位于中山纪念公园体育馆二楼的香港大规模核酸检测“...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