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基金 汇大爱 近年来中山市由不同主体发起的62个微基金为医疗救助扶贫助学等筹款逾2300万元
8月12日,“慈善中山”微信公众号发布了一则《微爱心,大梦想,携手共筑靖安新城梦》的微信帖,号召市民捐献爱心,为全国最大的跨县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靖安新区的老人和孩子筹建一个公共空间。发起该项目的“益群社工助老公益基金”是中山市益群服务中心在市慈善总会挂靠的微基金中一个,发起人说,有了这个微基金的平台,这几年筹款方便多了。
本报记者 徐钧钻 见习生 陆倩柔 通讯员 钟民轩
市慈善总会透露,至2020年7月31日,中山市已成立微基金62个,通过微基金上线的慈善项目529个,有14万人参与捐赠,募集善款2318多万元。如今通过点击“慈善中山”公众号中,在微基金栏目可以查阅到“西区公益慈善微基金”“益群社工助老微基金”“中山扶贫基金”等,每个微基金的发起人及其运作的慈善项目收支情况一目了然,项目的每一笔收支明细精确到小数点2位,有的项目爱心捐款虽小却捐款者众。
市慈善总会副会长陈启枢介绍,为进一步提升“微基金”捐赠平台品牌效应,拓宽慈善捐赠覆盖面,今年市民政局将在现有慈善中山微信平台基础上,继续拓展开发市慈善总会“微基金”众筹帮扶平台,打造中山版的“轻松筹”,帮扶对象主要以三大救助中心的对象为基础,社工、义工、基层民政干部主动排查发现为补充,通过“微”捐赠功能,面向社会广大爱心人士为特殊困难群众进行慈善筹款。以市慈善总会的官方权威、民政部门的真实个案、捐赠资金的100%拨付、募捐项目的公开透明为亮点,全力将市慈善总会微基金众筹帮扶平台打造为中山慈善的又一品牌项目。
■典型案例
穗成凤鸣基金情暖新老中山人
62个微基金中,由东凤穗成村村委会发起的穗成凤鸣基金筹款超过97万元,帮助了一批因病致困、因病差点失学的村民。
2015年出生的小桐是微基金的受惠者。2017年,2岁的小桐被查出患有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母亲为了照顾她辞去了工作,全家仅靠小桐父亲在五金厂上班的微薄工资度日。村委会上门走访时发现,小桐一家三口挤在不到十平方米的出租屋里,生活十分困难。“当时他们的积蓄已经花光了,还要带小桐化疗、开药,经济压力非常大。”基金会工作人员在了解情况后,帮助小桐一家申请微基金的资助。他们顺利在2018年和2019年领取了共计3.5万元的补助。小桐父亲告诉基金会的工作人员,目前小桐的病情得到了控制,自己重新看到了希望。
除了资助重疾家庭,穗成凤鸣基金还为村内优秀学子制订了帮扶计划。小雨在单亲家庭长大,与患病的母亲和姐姐一起生活。母亲没有工作能力,姐姐靠捡废品为生。2018年,小雨顺利考入中国政法大学,但一年几千块钱的学费让她头疼不已。基金会工作人员得知情况后,立即帮助小雨申请每年5000元的助学金。“今年是资助她的第四年了,小雨是个品学兼优的孩子,很多企业和社会热心人士甚至点名要资助她。”基金会工作人员黄晓颖告诉记者。
新闻推荐
创作歌曲倡文明 家人街坊都爱听 港口居民创作咸水歌为创文出力
本报讯(见习记者陈雪琴通讯员仇晓媚)“港口水乡新景象,美化绿化靓村庄,美丽港口我的家(啰),创建文明齐参加(啊)……”近日,在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