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小时心肺复苏,救回高危肺栓塞患者
本报讯(记者张洵通讯员简文杨、于田)有肠癌病史的陈阿姨近一年来长时间便秘,遂来中山六院结直肠肛门外科就诊,检查后发现陈阿姨有乙状结肠造瘘术后左半结肠慢传输改变,并且右肺下叶出现病灶。接诊的黄俊主任团队经过联合会诊后为陈阿姨实施相关手术。
术后第一天,陈阿姨生命体征平稳。没想到,术后第二天,陈阿姨的情况急转直下,还未转至ICU时就出现了心跳呼吸骤停,ICU团队迅速根据陈阿姨的情况间歇进行两小时有效心肺复苏。
结合陈阿姨的既往病史,考虑高危肺栓塞可能性大。一般情况下,高危肺栓塞需要进行介入手术取出血栓,但由于陈阿姨血流动力学不稳定,不具备行介入手术取栓的条件,权衡利弊,多学科会诊后,最终决定采用溶栓治疗方案。
在溶栓治疗后,陈阿姨血压心率逐步趋于稳定。然而,时隔几个小时,陈阿姨因腹腔内手术创面大量渗血,再次出现严重休克。为了给陈阿姨打通生命肺部通道,同时又要尽量止住腹腔出血,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的实时情况,万分谨慎地调整着不同功用的用药剂量和方案。幸运的是,在ICU团队的精细滴定式治疗下,陈阿姨血压逐步稳定。之后转肾内科行进一步治疗,目前陈阿姨恢复良好。
新闻推荐
中山中小级 泥鳅品种集散地初具规模 行业协会会长:以分级打包形式推动水产流通行业升级
泥鳅近几年成为珠三角地区水产养殖户的“新宠”。康雪涛摄8月7日,中山市民众镇渔业水产品中转批发中心内,刘颖正忙着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