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五桂山长者饭堂实现村居全覆盖 可口饭菜家门口免费享
五桂山首个党群服务中心长者食堂在桂南村揭牌,服务村内高龄长者、孤寡老人及困难群体。
南方日报记者叶志文摄
上午11时,还未到饭点,在中山市五桂山石鼓村盛地山庄的包间内已有老人抵达,3张十人桌不一会儿就陆续落座下村里年长者,大家相互攀谈、聊起家常。
去年12月5日,五桂山首个党群服务中心长者饭堂在桂南村揭牌,服务村内高龄长者、孤寡老人及困难群众。不久后,五桂山其他4个村党群服务中心长者饭堂陆续揭牌并正式对外开放,实现“长者助餐服务”在辖区各村全覆盖。五桂山80岁以上的户籍老人或60岁以上的户籍孤寡老人均可到邻近的党群服务中心长者饭堂免费用餐。
通过解决高龄、空巢和生活不便的老年群体吃饭难问题,五桂山进一步提升辖区长者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
●南方日报记者吴帆
A推出贴心举措,家门口饭堂满足就餐需要
在天气晴好的时候,83岁的石鼓村老人李石根都会到村里的长者饭堂,来吃饭的同时,也和老友们聚会聊天。
“平时儿子上班去了,自己走过来就几分钟,到了直接吃饭,还能和大家说话。现在党和政府的政策好!”李石根说,饭堂里有许多菜式、味道也很好,遇到雨天,工作人员还会把做好的饭菜送到家里。
而在桂南村,长者饭堂内同样是一片热闹景象。40余名老人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有序登记、测温。这天,饭堂提供的是云耳蒸鸡、酸菜肉片、油菜心和紫菜蛋花汤三菜一汤的搭配。中午11时30分,桂南村党总支部书记石芳文和党员志愿者们把用铁盘分好的饭菜端上桌,并不时与老人们打招呼寒暄。在每名老人的桌上,还摆放着一包民政部门专门准备的口罩。
石芳文介绍,去年下半年,桂南村有名年近七十的孤寡老人遭遇了交通事故,术后身体行动不便。在村党总支部的倡议下,桂南村提出在村内大排档或餐厅开设长者饭堂,解决孤寡老人及高龄老人的吃饭问题。
上述倡议得到五桂山党工委、办事处的大力支持。五桂山辖区内共有80周岁以上户籍老人260名,60岁至79岁户籍老人905名。其中,不少老人子女外出工作不一起就餐,老人因食材采购不便、下厨存在安全风险等因素,存在就餐难的问题。
在镇街及有关部门的统筹下,去年12月5日,桂南村党群服务中心长者饭堂正式投入使用。不久后,五桂山又分别在长命水村、石鼓村、龙塘村和南桥村选取符合条件的餐厅,设立长者饭堂。
长者助餐服务采用与辖区内餐厅合作的方式,饭堂每日供应中饭和晚饭,按照每人15元/餐的餐标计算。饭堂会根据各村提供的就餐名单人数来确定出餐数量,进行食材的选配、制作、出餐,并拍摄当天的饭菜图片到“长者饭堂”微信群接受监督。老人们既可以选择来饭堂就餐,也可委托亲属打包带回家,若行动不便,也可由工作人员送餐上门。
记者在桂南村长者饭堂看到,当周的午、晚餐餐单清晰地写在公示板上,菜式都荤素搭配,每餐一般3个菜,以蒸鸡、蒸肉饼、肉片豆腐、焖节瓜、烧茄子等为主,符合老年人的饮食特点。
B党员亮出身份,打造党群服务延伸点
事实上,长者饭堂不仅解决了老人们的一日两餐,还为他们提供了沟通交流的平台。
石鼓股联社党总支部书记刘敬科说,饭堂开放后,老人们来得很早,大家把这里当成活动场所,很早就过来聊天交流,老人们都很开心。
长者饭堂的效果也让石芳文喜出望外。一开始,他担心老人们是否会来,开放后发现老人们都喜欢上了长者饭堂,每餐都大约有三四十名老人前来。他们的儿女白天大多外出工作,以前老人只能一个人在家、活动的空间也比较局限,如今他们有了见面沟通的平台,同龄人见面有许多共同话题,大家聊起来也特别开心。
与此同时,长者饭堂也成为桂南村党群服务的延伸阵地。桂南村党总支部积极组织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开展长者饭堂志愿服务活动,每餐均配备至少2名党员志愿者,帮助做好现场疫情防控,同时协调解决用餐需求。
“"两委"干部带头表率、党员自愿报名。我们根据报名情况进行排班,把长者饭堂打造成为凝聚党员群众,为村民做实事的阵地。”石芳文说。
每天,党员志愿者们检查食材是否新鲜、餐具有没有严格消毒,陪前来就餐的长者们聊家常,为他们端上热腾腾的饭菜,并了解长者的生活需要及反馈的其他情况等。在此过程中,党员充分发挥密切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作用。党员志愿者们在辛勤付出的同时也收获了村民的认同,进一步提升了党群凝聚力。
在长者饭堂的建设和优化过程中,五桂山还把党的理论政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孝悌文化等内容上墙,完善长者饭堂的文化内涵建设,凸显长者饭堂作为党的理论宣传阵地的作用。
“中山鼓励各镇街因地制宜为党员群众提供贴心的服务,长者饭堂、直播培训、家电维修、快递收发、24小时取证机等都深受党员群众欢迎,做到党员群众需要什么,党群服务中心就提供什么,哪里的党员群众需要服务,党群服务中心就延伸到哪里,让更多群众感受党的温暖。”中山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表示。
C探索长效机制整合资源提升获得感
由于五桂山地广人稀、居民居住分散,加上受正在施工的坦洲快线工程影响,交通出行不便,只建立一个长者饭堂集中供餐的形式既不符合现实情况,也不便于老人就餐。因此,五桂山通过采取与各村居内的餐厅、农庄合作,选择卫生标准达到B级以上的餐厅作为长者饭堂,所选长者饭堂均位于各村人口相对集中、交通便利的位置,最大限度方便长者就近用餐。
据统计,五桂山5个长者饭堂100%覆盖全区“4村1居”,惠及五桂山258名60周岁以上孤寡独居老人以及80周岁高龄老人,每日就餐总人数达200多人。
在长者饭堂平台建设运营过程中,各村党组织还能及时掌握老人们的情况。比如有老人某天忽然没来,民政工作人员会上门随访,及时了解村中老人的健康动态和生活情况,更好地联系和服务群众。
长者饭堂开放后受到老人们的欢迎点赞。如何能进一步建立长效机制、确保饭堂的持续运营?五桂山为此做了不少探索。
五桂山农社局常务副局长冯润元介绍,五桂山计划全年投入200多万元,相关费用主要由五桂山党工委、办事处财政支出承担。同时,通过慈善万人行形式筹集部分资金。后期将进一步扩大社会支持面,发动爱心企业、义工的加入,形成政府补贴一点、企业让利一点、慈善捐赠一点的形式,保持长效运转。
未来,五桂山将整合长者饭堂餐厅的人力、场地资源,进一步完善服务人员配备、场地建设、制度建设和运作模式。通过结合各村的长者服务驿站资源、党员义工、社区义工资源及社工服务资源,加强长者饭堂的养老志愿服务队伍建设,吸引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到长者饭堂建设当中,持续提升辖区老人的用餐便利性。
“以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作为工作成效的衡量标准,五桂山将全力做好长者饭堂这一民生工程,确保工作落实到位、见到实效。”五桂山党工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新闻推荐
30年前,乘着市场经济和思想解放的浩荡东风,中山火炬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正式挂牌成立,在一片荒地滩涂上,一座充满创新活力、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