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中山调查队公布调查数据中山人每天阅读1至2小时 去年人均买书花费280元
2020南国书香节中山分会场暨第十二届中山书展开幕
中山市民对阅读重要性的认知
中山市民最喜欢的图书种类
文/图羊城晚报记者林翎实习生张婧通讯员国中调
为把握市民阅读需求,为全民阅读“十四五”规划提供参考依据,中山市委宣传部联合国家统计局中山调查队开展专题调研。国家统计局中山调查队8月26日公布,通过对3540位市民开展了问卷调查,调查显示中山市全民阅读基础较好,市民对阅读重要性认知度较高,阅读数量可观,阅读潜在需求较大,数字阅读蓬勃发展,成为市民获取资讯的主要方式,但全民阅读宣传、民间阅读组织发展、阅读环境满意度等方面有待进一步强化和提高。数据显示,多数中山人每天花1-2小时阅读,超过六成受访市民选择数字阅读。
中山人均年阅读14.1本书
中山市历来重视对读书氛围的营造,倡导“全民阅读”,对中山市民良好阅读行为和习惯养成起到了重要作用。调查显示,受访者年平均阅读量为14.1本(包括纸质阅读和电子阅读,不含学生教科书及辅导书),超过全省平均水平(11.2本)。超过九成受访者认为阅读对一个人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在对阅读量满意度进行调查时,50.7%的受访者表示非常满意或比较满意,但也有将近一半的受访者对自己阅读量是不太满意,市民对增加阅读量有比较强烈的潜在需求。
中山家庭平均藏书量75.1本
调查显示,文学艺术类、经济管理类、教育类是中山市民最喜欢阅读的图书。有34.3%的受访者最喜欢阅读“文学艺术类”图书,18.7%的受访者最喜欢阅读“经济管理类”的图书,11.8%的受访者最喜欢阅读“教育类”的图书,10.3%的人把生活健康类放在第一位。
藏书万卷可教子,遗金满籯常作灾。书籍是我们留给子孙后代最好的礼物。调查显示,中山市民家庭藏书量平均为75.1本。其中56.7%的受访者家庭藏书在50本以内,29.8%的受访者家庭藏书在51-200本的区间中,5.2%的受访者家庭藏书在200本以上。
市民在购置图书方面比较愿意花钱,数据显示,2019年市民在传统阅读上的平均支出为280.4元,与往年相比,42.2%的受访者增加了支出。中山市民购书渠道较为多样化,线上线上渠道并用,实体书店仍是主要购书渠道,占77.3%,其次是网上购书占57.4%。
超六成受访者选择数字阅读
调查显示,61.8%的受访者表示会选择数字阅读,还有38.2%的受访者表示不会采取数字阅读的方式,更习惯传统阅读。从年龄分布来看,18岁以下青少年可能是中小学生,文化功课多,电子产品管控约束也较多,因此传统阅读方式多于数字阅读方式;45岁以上的群体也较少采用数字阅读方式。
19-35岁之间的受访者采用数字阅读更高,36-45岁之间的受访者两种阅读方式的接受程度基本持平。
在选择数字阅读的原因中,72.7%的市民认为数字阅读获取便利,数字阅读的便利性较适合当代碎片化时间的消遣,所以能成为较多人选择的原因,45.8%的市民是因为数字阅读收费少甚至不付费,另外还有37.5%认为数字阅读方便信息检索。
超六成受访者满意阅读环境
在阅读方式方面,数字阅读超过传统阅读成为受访者获取资讯的主要方式。在数字阅读的时长方面,平均每天花1-2小时在数字阅读上的受访者占比最多,达到53.1%,受访者数字阅读的日均时长为100.1分钟。
有63.8%的市民在数字阅读方面是以免费为主,市民2019年在数字阅读上的平均支出为49.4元;多数市民最期望政府提供电子出版物资源库,数据显示,71.5%的受访者期望政府能够向市民提供电子出版物资源库,其次是发放定额电子阅读券(39.3%)、听书资源库(37.4%)、精品课程视频资源库(29.0%)。
受访者对中山市的阅读环境总体满意度评分为74.8分(百分制),比较满意及以上的民众占61.1%。总体比较认可中山“全民阅读”工作,但中山现有的阅读环境还有待进一步提升。
新闻推荐
广东省中山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告 (2020)粤20破107-109号
本院根据申请于2020年7月8日裁定受理中山金钥匙有限公司、中山市教育工贸发展总公司破产清算,于2020年7月16日裁定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