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气象局相关负责人做客《周五民声直播室》透露中山气象公园建设情况 预计明年中完成气象科学馆主体建设

中山日报 2020-08-24 07:05

本报讯(记者 王伟)8月21日,中山市气象局党组书记、局长李良,党组成员、副局长吴志权和预报科长李海鹰一起做客《周五民声直播室》节目,就气象如何保障交通攻坚、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山气象公园建设情况等民生热点问题,和网友进行了互动交流。

吴志权介绍,天气预报的制作发布流程包括气象观测、数据收集、综合分析处理、预报会商和预报产品发布等几个环节。首先,各地气象观测站以及气象卫星、雷达等设备观测到的数据通过一定渠道传输到省气象局和国家气象局,由大型计算机将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处理和运算,得到天气图、数值预报图等各种资料后,再通过网络、卫星发送给各地气象台站,为预报员提供预报依据。得到这些数据后,预报员进行专业的会商、诊断、分析计算后,才能得出天气预报的结果;再将最终的预报结论,通过不同渠道发布出去。

针对深中通道的项目建设、运营所需的气象公共安全需求,气象局开展防雷装置检测技术支持服务,制订防雷安全检测技术指引,制定“深中通道”大桥防雷安全检测标准细则,以及开展防雷装置检测技术支持服务,并专门为“深中通道”项目建设了六要素海岛气象观测自动站和天气网眼实景站。

中山气象公园自开工之日起就备受关注,当前整体项目的进展情况如何?何时能够对市民开放?

李良介绍,该项目位于风景秀丽的金钟水库附近交椅环山,总投资达到2亿元,占地面积146亩,建设用地49.1亩,总建筑面积为7959平方米。项目分两期建设,目前已经完成项目一期的综合气象探测基地、气象观测业务用房、气象天文馆及气象公园园建的建设。综合气象探测基地包括粤港澳大湾区(中山)野外试验基地的观测设备、标准气象观测场及设备,气象天文馆包括80cm专业级望远镜、气象天文科普馆等。

二期工程今年将会动工建设2000平方米的气象科学馆、200平方米的天象厅、气象灾害预警监测信息发布中心、上山道路等内容。预计2021年6月前完成科学馆、天象厅、发布中心主体建筑建设及上山道路的建设,2021年12月前完成科学馆、天象厅的展馆装修、发布中心的专业装修。

根据市政府批复指示,目前市相关部门已开展气象公园周边山体的地质灾害抢险及治理工作,预计地质灾害治理所需时间为两年半,即2022年底前完成地质灾害治理。经评估后,将会逐渐开放气象天文馆、天象厅、气象科学馆等部分,待地质灾害治理完成后,整体对外开放。

新闻推荐

中山税务局:精准施策助大湾区健康医药产业高速崛起

天微微亮,位于中山市国家健康科技产业基地里的乐心产业园便开始了又一天紧张的建设,一辆辆装满建材的大货车缓缓驶入工地,工...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