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险清障齐发力 众志成城抗台风 中山市各镇区各部门迅速行动采取有效措施防御台风“海高斯”
小榄:转移人员清理路障
为了把防台风工作落到实处,小榄镇加强值守,全镇三防成员单位加强领导值班,落实值班联守工作。
据统计,18日8时至19日8时,小榄镇转移41人,开放19个避护场所,入住19人,清理吹折树木树枝及倒树164棵,清理高空广告牌和手脚架危害2处,发现积水2处。
各社区提前做好水浸黑点的疏通工作,并派工作人员在现场值守,保持下水道畅通。各排涝泵站根据卫星云图显示进行开泵预排,保持内河处于最低水位。
五桂山:转移300多名人员
五桂山办事处认真落实好各项防御措施。受台风影响,部分村居和道路有少量树木倒伏,个别地点出现积水。经消防、公安、抢险队伍迅速出动和处置后已解决。
台风期间,该区各村及各灾害庇护安置点全部开放,全区共转移居住危房人员、建筑工地人员等共333名。
横栏:保障群众出行安全
在“海高斯”登陆前几个小时里,横栏镇刮起了大风,下起了大雨。对路面情况、交通安全等都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为切实保障群众出行安全,该镇多部门联动,加快对道路两旁倒树、防护栏、破损广告牌、工地手脚架的清理工作。
古镇:排查隐患转移群众
古镇干部群众迅速行动,及时排除积水路灯等隐患,清理倒伏树木及广告牌等路障,并将安全隐患地带群众及时转移,将台风对经济、社会生活影响降到最小。
受台风影响,古镇路面倒伏树木约250棵,断枝树木约450棵。该镇市政中心和各维护公司迅速对道路进行排查修复,出动应急人员350人次,派出应急工程车辆、轮式挖掘机、吊机等设备,及时清理雨水口及树枝垃圾杂物,并将倒伏大树修剪后重新移入花基。
东凤:走上街头快速清障
按照省、市防台风的工作部署,东凤镇迅速启动相关预案组建应急队伍,准备防御物资。18日晚及19日一早,东凤镇各村居、单位部门大批工作人员出动,告知信息、排查隐患、转移人员,冒着风雨清理道路上的障碍,全力保障交通安全和畅通。
城管执法部门
深夜上岗保障市民安全出行
为保障市民安全出行,中山城管执法部门迅速行动,“逆风”而行。
昨日凌晨,市城管和综合执法局下属的园林中心、市政中心、环卫中心全员到岗,全力清理倒伏树木,修复破损市政设施。其中环卫中心共出动1353人,从凌晨3时开始上岗,清理倒树约57棵。截至19日10点30分,共清理绿化垃圾约48车,清理断裂树枝及各类垃圾约30吨。据统计,城区绿化树受损比较严重路段有兴中道、中山四路、中山五路、中山六路、康乐大街、孙文东路、桃苑路、博爱路等。
市城管和综合执法局还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成立了两支“三防”突击队,迅速参与抢险清障工作,开展违法建设、户外广告招牌等安全隐患排查整治,用实际行动彰显该局党员干部的使命与担当。
三乡:多部门联动保障群众安全
受台风影响,三乡镇南龙社区、鸦岗村部分地区停电。三乡供电分局兵分几路,穿上雨衣雨鞋,领取工器具,驱车前往现场,加紧抢修。
公安、城管、住建等职能部门和村社区第一时间上路开展市容市貌整治,清理路边倒伏树枝,清理路边障碍物,并对积水严重路段进行加速排水,保持道路正常通行。
港口:连夜转移工人1280名
18日晚,港口镇住建部门连夜组织工作人员到保利、海伦堡等32个建筑工地,分批转移工地工人1280人至镇内安全庇护中心。
受台风影响,港口镇部分路段绿化树木倒伏、广告牌受损,城管、市政园林等各部门均及时进行了清理。
坦洲:迅速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面对台风,坦洲镇严阵以待。全镇总体情况平稳,正全面开展台风后的生产生活恢复工作。截至19日10时,全镇出动近2000人开展台风核查和应急处置工作,开放庇护场所21个、入驻人数500余人,转移危险区域人员近300人,转移施工人员200余人,清理路障203处,成功处置求助报告2宗。
南朗:57艘渔船全部回港避风
受台风影响,南朗镇普降暴雨至大暴雨。强降雨造成全镇树木倒伏约500棵。南朗镇工地工作人员在19日6时前安全转移,57艘渔船全部回港避风,全镇开放应急庇护场所15间,共接纳应急庇护人员105人,各村(居)转移危险区域人员561人。
神湾:转移危险区域人员176人
神湾镇落实做好堤外围垦地作业人员、危房居住人员、渔船上岸人员、工棚居住人员等人员转移工作,共转移危险区域人员176人,42艘回港避风船只已全部回港。此外,全镇9个应急庇护场所全部对外开放,并收容安置130人。
西区:安全转移3226名群众
西区全力做好台风防御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截止至19日10时,西区共转移独居老人、危旧住房、低洼易涝地带、种植户、养殖户等重点人群共663人,转移至安全区域人数3226人(含自行转移及转移至区避护场所等安全场所),转移率达到100%。
建筑工地
将施工人员
转至安全场所
更换加固围挡、封闭施工井盖、施工现场亮起警示灯、转移施工人员到安全区域……台风“海高斯”来袭,全市建筑工地提前做好防御,迅速开展工地现场管理和施工人员安全转移工作。
“这里的围挡松动了,需要立即加固。”“路口的水马倒了,赶紧灌砂灌水。”……台风来临前,中国一冶中山项目部已经在做防御工作,该公司负责沙溪、横栏、南区的黑臭水体治理工作,由于施工现场离水近,而且部分作业还在河涌、暗渠里,为了保障施工安全,中国一冶中山项目部的建设者从17日17时开始,采取24小时值守制度,对施工区域开展全面巡查核查工作,加强台风防御工作。
针对在建工地人员庇护需求,石岐区住建局协调该区三防办、民政部门,连夜启动庇护场所,提前转移危险区域人员。截至8月19日凌晨1时,完成转移安置石岐区总部经济区400多人、华发广场项目140多人至区庇护场所,石岐区在建工地实现应转尽转,共转移安置工人1075人。
台风过后,全市各个建筑工地已经组织人员进行工地现场修复工作,下一步将尽快恢复生产。
交警部门
出动警力2400人次疏导交通
台风期间,交警支队在全市范围内共组织执勤队伍35支,其中路面执勤队伍27支,机动增援队伍8支,共出动警力2400人,路面执勤人员1625次,警车412辆;122接处警数共1304宗,其中交通事故数427宗,群众求助数34宗。
据介绍,交警支队动用高科技手段,通过视频监控系统、122接处警平台、高德地图平台、马路通等,全面收集、研判全市道路水浸和交通拥堵的实时路况,并指导各大队开展疏堵保畅工作。通过道路交通安全导航提示信息采集和处理系统等渠道,持续发布全市积水路段实时情况和车辆绕行提示,科学指引群众避开积水路段和交通拥堵点。
农业农村部门
出动2000多人次赴一线防台风
全市各农业农村部门出动2000多人次,做好台风防御和灾后农业生产恢复工作,减轻灾害损失,确保农业生产安全。
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海高斯”来临前,该局便积极落实24小时防台风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通过中山农业应急群、渔政支队短信平台及农科中短信平台及时向各镇区农业农村部门、全市渔船及广大农户发布防台风预警信息。
市农业农村局还组织相关镇区、村(居)落实渔船回港避风,通过中山市渔船动态监控系统实时监管渔船,加强海上巡查。
受台风影响,坦洲镇、三乡镇、板芙镇等镇区11000多户停电。此次停电的地区,板芙镇、坦洲镇两地涉及水产养殖面积3500亩左右。停电后,除了相关责任部门紧急抢修之外,市农业农村局立即部署防御措施,让各养殖户采取发电机临时发电解决鱼塘供氧问题。
目前,全市种植业受灾面积9000多亩、水产养殖受灾面积3000多亩,经济损失大约1600万元。截至19日19时,市农业农村局组织各镇区农业农村部门2000多人次,深入农业生产一线指导防台风工作,检查指导农业企业6000多户,发现隐患235处,已经排除隐患220处,其它隐患正在加紧排除。
消防部门
营救疏散被困群众158人
全市消防各级部门启动一级应急响应,全力抗击强台风“海高斯”。截至8月19日12时,全市消防救援支队共出动消防指战员330人次,56台消防车,舟艇2艘,营救疏散被困群众158人。
19日6时14分,坦洲镇海伦堡施工现场因台风吹袭,工人临时宿舍倒塌,有人员被困,坦洲镇专职消防中队接到报警后紧急出动。消防员到场后,及时将25名未及时撤离的被困工人安全转移。
深中通道
人船机全部撤离
记者从深中通道管理中心获悉,项目全线启动停工防台部署,有序组织安排人员、船机撤离、设备加固,此次台风没有造成人员伤亡及船舶碰撞、走锚等损失。
面对台风过境,深中通道管理中心于18日下午下发《关于全力做好第7号台风“海高斯”防御工作的通知》,全线启动停工防台部署,有序组织安排人员、船机撤离、设备加固。
数据统计显示,截至19日中午12点,深中通道离岸参建人员1894人、陆地参建人员4943人、施工船舶111艘全部按计划撤离至安置点及防台水域,此次台风没有造成人员伤亡及船舶碰撞、走锚等损失。
“随着台风影响逐渐减弱,中心已于19日16时30分结束Ⅰ级应急响应。”深中通道管理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对项目现场、起重机械、施工船舶、临建设施、临边防护等方面进行复工前全面安全检查,确保满足复工安全条件后,平稳有序推进生产建设。
本报记者 隋胜伟 付陈陈 柯颂 黄凡 黄启艳 徐世球 黄廉捷 冷启迪 李鑫 陈伟波 何淼 陈伟祺 李丹丹 王伟 见习记者 陈雪琴 陈家浩 见习生 陆倩柔
通讯员 蔡焯浩 张志敏 蔡玉婷 李泰杰 袁旺 许继明 仇晓媚 单泽玲 左堃 庞莉莉 游玉华 冯玉芳 梁妙铃 刘洪希 朱燕波
新闻推荐
从非洲中西部到亚洲东部,远隔重洋,相距万里。20年之后,70岁的施玉麒仍保存着数十叠记录着她在赤道几内亚生活的老照片。镜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