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镇少年到连锁培训机构创始人,吴涛感言事业贵在坚持 做中山美术专业教育的“黄埔军校”
如今,吴涛是本地知名连锁教育培训机构的创始者和负责人,他希望发挥积累了15年的经验,打造中山美术专业教育的“黄埔军校”,协助更多中山孩子通过美术高考往上深造。审视自己的事业,向孩子提出期望,吴涛这样说:“任何一项特长坚持10年或以上,它必将成为你人生灵魂的终身伴侣。”
文/记者 范展颢 图/记者 洪喜鹏
○成长:参加美术高考不能“临时抱佛脚”
生于湖北随州一小镇的吴涛,是当地第一个考上美术类高校的高中生。
这位“80后”生于农村,未能像城里孩子那样拥有各式各样的玩具。从小,一群孩子忙着捏泥巴,吴涛玩得特别入迷。
他回忆说:“挖出田间地头的黄泥,捏成牛、猪、鸡、鸭、鱼,这个兴趣伴随我度过孩提年代。喜欢玩,就坚持下来,技法逐步精通,大人说我"把泥巴捏活了"。另一方面,我还会收集废纸,坚持在上面写写画画。”
及至少年时代,吴涛如同多数小镇学生那样忙于埋头苦读,终极目标是考上好大学,文科理科啥都行。
及至高一下学期,吴涛被选入美术班,高考目标直指艺术类高校。他开始了素描、水粉、蜡像等专业应考科目的正规训练。时间只剩下两年,吴涛形容整个过程“又累又刺激”。
最终,吴涛在美术高考的专业考试、文化课考试逐一过关,被湖北美术学院美术教育系的水彩画专业录取。
“大学要走艺术这条路,最好从初二开始准备。”吴涛建议说,“有些孩子自幼的梦想就是走美术路、音乐路。有了正规、及时的培训,而不是零基础去"临时抱佛脚",就不会像我那么"刺激"了。”
○坚持:“美术教育是我坚持一生的事业”
2005年大学毕业后,吴涛来到中山一所重点中学的美术科组教书。
“跟中山结缘的过程很奇妙。”他回忆说,“2004年底,该找工作了,在中山工作的堂姐建议我来南方玩几天。打开互联网搜索引擎,输入"中山"二字,弹出的第一条信息就是这所重点中学要招聘老师。买火车票南下,在广州转大巴到中山,下了高速,让我惊叹的是这座城市到了冬天,绿化还是那么漂亮,生机勃勃。”
吴涛秉持“玩一下”的心态参加面试和笔试,没想到一路过关,被中山的重点中学录取。
在美术科组,吴涛等教师的最重要任务,是协助有意参加美术高考的孩子,接受应考科目的正规训练。
“几年前,我刚参加完美术高考,还是"临时抱佛脚",也积累了不少后来居上的心得;另一边,在湖北美院那几年,水彩画、教育学、心理学也拿得出手,希望我能给孩子们提供一些有惊喜的帮助。”吴涛回忆说,“另一边,我和孩子们也要积极参加各类成人组和少年组书画赛事,以赛促训。”
一位中山艺术界的新人,以初生牛犊的劲头往前冲,拿到了过硬成绩,也获得了业界的认可。
2009年,他参加由文化部、中国文联、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每5年才举行一次的全国美术作品展览,凭借水彩画《远方的呼唤》夺取奖项,在当年的中山艺术界引起了强烈反响。其后几年,吴涛的作品屡屡获奖;他指导孩子们参加全国中小学生艺术展演、广东省中小学生艺术展演等重量级赛事,同样斩获各类奖项。
吴涛说:“这些经历,让我加强了一个信念。无论生活以何种形式往前走,但美术教育将是我坚持一生的事业。”
○创业:瞄准美术专业教育“黄埔军校”目标
教书10年,吴涛产生了困惑。该争取的职称和奖项,基本拿齐了。这一辈子,还能做些什么?
2015年,吴涛做出外人不易理解的举动——辞掉公职,“下海”创业。他却觉得很坦然,吴涛告诉记者:“我特别想在美术专业教育领域为孩子们尝试一些改革和创新,探索更为行之有效的方法,实现教育理念和情怀。”
在吴涛眼里,美术教育的理念和根本出发点是“艺术缔造品质人生”。他表示,美术是视觉语言,可让孩子的视野更开阔、更活跃。美术教育与文化课并不冲突,一周一次的美术学习,足以让孩子快乐、富有创造力。他回忆说:“一所重点初中的"学霸",中考前一天还来我这里上美术课,放松一下身心。第二天,她去参加中考,拿了全校第一名。”
另一方面,吴涛和伙伴们创办了连锁培训机构“哥特教育”,希望为有志于走艺术深造路线的中山孩子,办好一所有特色美术专业教育的“黄埔军校”。
最近5年,这所“黄埔军校”让大批孩子放飞梦想。一批高中生在吴涛的引领下围绕国际化的视野、方法、思想去接受训练,考取了英国皇家艺术学院、美国芝加哥艺术学院等海外知名院校。另一边,吴涛善于运用国内美术高考的思路,引导高中生参加艺术联考及名校单考,在专业训练阶段打下了坚实基础。至今,一批孩子在吴涛及市公立学校老师的共同指导下,陆续考取清华大学、中央美术学院的美术专业。
他总结说:“美术高考的专业课考试,有着基本的艺术法则和审美标准,所以专业培训要瞄准标准化的各项指标。另一方面,美术高考也在不断创新,要求学生建立创造性思维模式。与此同时,运营"黄埔军校",也需要与时俱进、不断求变。”
对 话
教育是中山
“重振虎威”的名片
建议创立“双年展”等城市艺术品牌
●记者:中山提出经济“重振虎威”号召。教育似乎与经济无关,但这个领域能为这座城市作出哪些贡献?
○吴涛:中山在“重振虎威”的进程中,建议站在更长远的高度,更重视教育,兴办好教育。
教育和医疗是“软实力”。各路英才最终选择在中山创业定居,肯定要考量事业平台、教育、医疗这三大因素。医疗,让每位家人放心定居;教育,事关后代的前途。
短期而言,如果中山教育的各个领域走在大湾区的前列,就为高端人才提供“定心丸”。长远来看,中山教育实现高质量崛起,将为整座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驱动力。
●记者:为此,您有什么好建议?
○吴涛:公办和民办教育有着不同的定位及优缺点。办好中山教育,协助城市“重振虎威”,必须要有长远、可持续、不会变来变去的规划,要有可操作的引导性文件,要持续提供资金和资源的支撑。最终,让各类机构走向优质,让优质教育实现推广和普及。
目前,民办教育正在为公办学校难以做到的事情提供了业务和服务的有效补充,突破各自的桎梏,实现百花齐放。最终,我们要让中山孩子的梦想萌芽、开花和结果。
●记者:在艺术教育和推广方面,您有什么好建议?
○吴涛:艺术缔造品质人生,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灵魂。为此,我建议创立“双年展”等城市艺术品牌,彰显中山特有的“精气神”,这也是推动“重振虎威”的重要举措。
例如,今年下半年起,市工艺美术协会、市教育学会美术书法教育专业委员会、市美术家协会正在筹办“梦想·家园”中山市首届少儿水彩水粉作品双年展,预计在12月举行线下展出。中山的艺术工作者们为了这个双年展也是拼了,邀请一大批国家级专家担任学术顾问及学术指导,从而引导更多小画家从孩子的视角,勾画对家庭、中国梦的理解。
每座城市都有不少艺术展览,但我们需要更高级别的展演活动。创立城市艺术品牌,这是推动中山城市文化实现升级和升华的有效途径。
新闻推荐
做大“笼子”换来“金丝鸟” 小榄九洲基社区推动低效厂房改造,建设高标准示范厂房,引来更具竞争力企业进驻
工业厂房改造后,配套设施正在抓紧建设中。黄艺杰摄工人作业的声音此起彼伏,上海盈普三维打印科技有限公司的办公室和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