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孙翻看旧照发现中山籍外婆的惊人秘密 她年轻时曾是百代唱片创作型歌星

中山日报 2020-06-13 06:31

梁萍和小时候的Johnny梁萍演出时的照片梁萍年轻时的照片梁萍参加选秀的剪报。梁萍与伊丽莎白·泰勒、迈克·托德,以及邵逸夫在一起。梁萍和玛丽安·安德森在一起。梁萍拍摄的广告梁萍登上《丽的呼声》百代唱片出的梁萍专辑舒饭

早些时候在微博,看到好些人在转一条来自美国脸书上的信息,说一个叫Johnny Quan的华裔小哥在分享一组他外婆年轻时的照片。2020年2月,她在旧金山去世,享年93岁。

外婆遗物里的照片让他发现,外婆年轻时竟是上海滩的一名歌星,后来辗转到了香港、新加坡,上世纪70年代定居美国旧金山,直到去世。这位外孙是第一次见到这些照片,照片上的外婆光彩夺目且优雅:在自行车还没有普及的年代,年轻的外婆骑着摩托车,英姿飒爽;她参加过“世界小姐香港区竞选”,还有许多和那个时代的明星的合影,如上海滩七大歌后之一的姚莉、第一位登上纽约大都会歌剧院演唱的黑人歌手玛丽安·安德森。以及奥斯卡最佳女主角的伊丽莎白·泰勒等 。

微博里说,小哥的外婆在上海出生,是广东中山人,顺着这条线索,笔者发现了更多她的踪影——梁萍,“旧上海”难得一见的创作型歌星。

●与名歌星兄妹是“发小”

关于新中国成立前的上海滩中山籍演艺明星,大家都知道影星阮玲玉,但中山籍的歌星似乎之前没人提及,直到她的出现。

梁萍,又名梁爱音,是在上海出生的中山人,祖父梁琴轩,父亲梁燕云,属书香门第。她自小就喜欢唱歌,每天放学后就跑到大同音乐社去听歌。那里有大她5岁的姚莉和大她10岁的姚敏。姚莉,是《玫瑰玫瑰我爱你》的原唱,她还有一系列代表作,如《春风吻上我的脸》、《恭喜恭喜》、《苏州河边》等等。而她的哥哥姚敏,则是著名的作曲家,有作品《情人的眼泪》、《站在高岗上》、《采红菱》、《卖汤圆》、《春风吻上我的脸》、《我要你的爱》等等。姚敏除了是作曲家,也是个歌手,他和妹妹姚莉合唱了不少歌,后来也和梁萍合唱了好些歌。

梁萍自小就跟着这样的“哥哥姐姐”一起玩,她的母亲也为她请了音乐老师,让她一边读书一边学习声乐。她就读的广肇小学,其创办人和董事中相当部分是富有的中山同乡,她中学毕业后考取的上海国立音乐学院,其创办人之一,就是中山著名音乐家萧友梅。这座中国第一所音乐专业学院正是在梁萍出生的1927年创办。不过她应该没缘受到萧友梅的教诲,他在梁萍13岁那年就去世了。

●15岁加盟百代唱片

在考取上海国立音乐学院之前,15岁的梁萍就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了百代唱片公司,当时姚莉和姚敏都在该公司名下。

此后,她得到了黎锦光、严华、姚敏和姚莉等人的指导,很快就掌握了时代曲的歌唱技巧。梁萍说过,她一生中最高兴的事,就是考入百代唱片公司。或许,是因为学院里不少师生对时代曲的排斥令她深感为难吧。据说,她的别名梁爱音就是在这个时候取的,就是因为她不想学院里面的老师和同学知道她就是梁萍。

梁萍在百代公司录制唱片时,对她帮助最大的是黎锦光。他是湖南湘潭著名的“黎氏八骏”的老七,他和其余七个亲兄弟组成的“八骏”,要不就是学者,要不就是中国流行歌坛的开拓者和奠定者。

大哥黎锦熙,汉语言文字学家、词典编纂家、文字改革家、教育家(他曾经做过毛泽东的历史老师)。老二黎锦晖,是中国流行音乐的奠基人,中国舞蹈之父、儿童歌舞剧的创始人。一般认为,中国第一首流行歌曲《毛毛雨》,就是他的作品。

黎锦光1939年入百代唱片公司任音乐编辑,为上海各电影公司作曲。

一般来说,在民国时期的上海滩,一线的流行歌曲女歌手公认是这6位:白虹、白光、周璇、李香兰、姚莉和吴莺音。这6位中的白虹、白光、周璇和李香兰,都有黎锦光为她们写过很多名曲,其中白虹还是他的前妻(另一位对梁萍帮助甚多的作曲家严华则是周璇的前夫)。

和这6位一线女歌手相比,梁萍在上海滩只能算是二线的,毕竟她出道比较晚,她的成名曲《少年的我》(黎锦光作曲)是在1946年才推出的。根据现有资料的显示,梁萍在上海滩走红的时间是1946年到1949年。除了《少年的我》,她的“红歌”还有《蔷薇和玫瑰》、《丁个儿铃鼓铛》(这两首都是黎锦光作曲)、《不老的爸爸》(梁萍作曲,姚敏修改)、《千里盼知音》(梁萍作曲,黎锦光修改且作词)、《小小云雀》(也是梁萍作曲,黎锦光修改且作词)等,从这份歌单可以看到,在黎锦光和姚敏等人的帮助下,梁萍已经成为一名创作型歌手,这在上世纪40年代的上海滩并不多见。

●《王昭君》的国语原唱

梁萍的“招牌歌”,大家都公认是《王昭君》与《昭君怨》,这两首歌的主旋律是相同的,但歌词和音乐的编排以及演绎方式则不一样,它们都是黎锦光根据广东音乐的旋律为梁萍度声改编的,可以说是难度极大的艺术歌曲,一度成为女歌手们的高音试金石。据不完全统计,《王昭君》这歌,梁萍之后的翻唱者就有这么一大串:董佩佩、姚苏蓉、蔡幸娟、许玉兰、萧丽珠、李燕萍、阎荷婷、凤飞飞、杨燕、萧丽珠、美黛、叶倩文、刘燕燕、甄妮、谢采妘、韩宝仪、张伟文、卓依婷等。

之前一直认为,梁萍就是这歌的原唱,后来有人提出,李丽莲才是原唱,再后来又有人说李唱的是广东官话,应算是粤语版,国语版的原唱还是属于梁萍。

1949年底,随着时代的巨变,百代唱片退出中国内地,梁萍也在1950年离开内地到了香港,她仍在“丽的呼声”姚敏及庄元庸的节目中演唱。按照她外孙Johnny在社交账号发出来的图片,香港《丽的呼声》杂志其中一期的封面人物就是梁萍,而封底则是她为一款啤酒拍的广告。

Johnny发出来的,还有一份关于梁萍参加“世界小姐香港区竞选”的剪报,她在照片中位居C位中间。按照她在香港停留的时间推断,她参加的应该是1952年的香港小姐竞选,那一年的冠军,可代表香港参加在美国举行的首届环球小姐选举。可本届香港小姐最后五强的名单中没有梁萍或梁爱音的名字。这一届的冠军是但茱迪,她后来获得了环球小姐的第4名。

资料显示,1952年后,梁萍就定居新加坡,获当地电视台聘请教授人们唱歌。1971年,她移民美国旧金山,生活渐渐归于平淡,至于她为何生前不给子女展示她的精彩照片,至今仍是一个谜。

信息链接

上海百代唱片与中国音乐

上海百代公司的创始者为法国人E.Labansat,中文译为乐浜生。19世纪末,他远渡重洋来到上海这个冒险家乐园,起初的境况颇为潦倒。几经周折,在20世纪初,乐浜生开始沿街设摊播放唱片。他的摊点位于南阳桥(即今西藏南路)附近,生意一天比一天好。据说,当年他的小摊,卖的最火的唱片是“洋人大笑”,里面收录了5个洋人的大声怪笑,当时,他的唱片不仅可以买,你还可以给10个铜钱听他为你播一次。几年后,乐浜生就这样积聚了一笔资金。

1908年,乐浜生不再摆摊了,他创立了自己的洋行。他的洋行从创立之初起即为法国百代公司(Pathé Frères)的在华代理商,销售该公司出品的各式留声机、唱片、电影机械、影片等。洋行的中文名字“柏德”,就是法语“Pathé ”的音译,两年后,不知哪位高人为他改成音义俱佳的“百代”。

乐浜生请了华人张长福做洋行的买办,且很快就开始了中国声音的录制。一开始是京剧,接着就是各地方戏种,请来录音的都是名角。到梁萍出生的1927年,百代公司推出了有别于以前的“特别时曲”和“特别新曲”,其中有黎明晖的《妹妹我爱你》与《毛毛雨》,这公认是中国最早公开发行的流行歌曲唱片,可以说是中国唱片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1930年,英国哥伦比亚唱片公司收购了法国百代公司的唱片生产部门及法商东方百代公司,随即向香港政府进行了企业注册。鉴于百代唱片的品牌影响力,他们决定继续沿用。新公司定名为英商东方百代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50万英镑。接下来,新公司推出的唱片,戏曲的比重逐渐下降,而以电影插曲、商业歌舞团演唱曲目为基本内容的时代曲开始占据了重要的位置。无论是歌手还是制作人员,百代都网罗了上海乃至全国的顶尖人物,连《义勇军进行曲》的创作者聂耳都曾经是百代音乐部的副主任。从1917年到1949年,上海百代唱片公司制造和销售的唱片品种,可考证的数据是6357张,不可考证的更可能高达近两万。

新闻推荐

全中山都在等的半山别墅,他来了!

中山碧桂园·凤凰城中山碧桂园·凤凰城《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发布,时代的潮头再次从城市间的江海扬起。珠...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