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大数据精准防疫、高效打击犯罪、助力复工复产 中山“智慧公安”彰显智慧战“疫”力量

南方日报 2020-06-05 06:40

疫情期间,中山公安利用大数据防控高效化解各环节疫情风险。中山公安供图

今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然来袭,全省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中山市立即进入抗击疫情的“战时状态”。中山公安全警闻令而动、尽锐出战,迅速组建起一支抗击疫情的铁军。

抗击疫情,靠使蛮力无法奏效,更讲究科学、精准、高效。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抗疫战争中,中山公安积极运用近年来“智慧公安”建设成果,实现精准防疫、高效打击犯罪、服务复工复产同时抓,并利用大数据、移动警务等创新工具,为全市疫情防控工作提供科技支撑,不仅守好公安本职,又服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彰显了中山公安智慧战疫的新力量、新担当。

大数据防控高效化解各环节疫情风险

要打好防疫阻击战,首先要守好城市路口的第一道防线。

2月1日,根据中山市防控指挥部统一安排,中山市范围内已经建立42个道路防疫检查站,其中九成以上检查站由公安民警担任负责人,各检查站24小时对往来车辆、人员逐一开展检查。

如何保证防疫无漏洞?靠人海战术,显然不行。

为支撑中山防疫检查站的一线查控工作,确保精准防疫,1月30日,中山市公安局开始在全市检查站推广应用“警务法眼APP”,以移动警务指导前线精准防控重点车辆。市公安局情报信息中心主动从公安部、省公安厅以及社会企业等渠道获取重点车辆大数据,将58万辆次疫区入粤、疫区返回中山车辆数据作为比对库,第一时间落地“警务法眼”,高效支撑一线核查人员识别疫区车辆。

为保障查控工作成效,市公安局情报信息中心对系统持续优化升级,实现了OCR控件自动识别,将比对并发数从120升级到300,实现比对结果秒级呈现。在整个核查过程中,一线民警无需反复拍照、多次点击,只需将“警务通”对准车流,系统大数据比中重点车辆后就会自动提醒。“警务法眼”的启用,大大降低了民警的工作强度,提高了一线核查效率。据统计,截至2月20日全市道路防疫检查站撤销,中山公安人员已累计核查机动车253万多辆,排查疫区车辆25300辆,日均核查量超过10万辆次。

大数据战疫的高效性,还体现在人员防控环节。

依托2019年采集“四标四实”实有人口数据,中山市公安机关在疫情发生伊始就迅速筛选重点疫区人员在本市有登记信息的数据,将其作为第一轮重点排查目标,保证了疫情初期防控工作的有效和高效。截至5月5日,中山公安已处理涉疫情线索1176批99221条,涉疫人员18787人次全部落实研判核查和反馈报送工作,实现了“内防扩散”的战疫目标。

依托大数据系统强化智慧研判,中山公安还实现了涉疫情线索的快速精准预警。在疫情期间,中山市公安局深度开展警企协作,借助省公安厅“智慧新警务”和市公安局“智慧公安”建设成果,先后开发了涉疫情数据管控系统和批量精准落地数据模型,实现了快速过滤冗余数据和线索批量精准落地,推动研判民警单警数据处理能力从每日100条大幅提升至每分钟100条。利用大数据系统主动开展跨市研判,中山市公安机关高效处理了多宗涉外地疫情人员排查,及时化解了疫情输入风险。

紧扣疫情防控工作重心,深化公安大数据支撑服务模式,精准助力疫情防控的各环节,中山“智慧公安”大数据战疫模式“首战告捷”,收到了显著成效。

在无形战场上打击犯罪的“智慧武器”

全力抗击疫情的同时,也不能放松打击违法犯罪。在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中,还贯穿着一条中山公安持续打击涉疫情违法犯罪的主线。

疫情发生后,不法分子又利用疫情动起了歪脑筋,各类违法犯罪开始在网页上、手机端多了起来。例如,疫情发生后不久,利用防疫物资紧缺实施诈骗的违法犯罪苗头就开始在中山显现,诈骗分子利用疫情将罪恶的手伸向了群众的钱包。

2月12日至14日,中山坦洲公安3天内就连续破获了2起口罩诈骗案。2月11日14时许,事主李某某被微信网友以虚假售卖口罩的方式诈骗了1.1万元,在中山市反诈中心的指导下,坦洲民警通过大数据排查、信息研判等手段,迅速锁定犯罪嫌疑人,在珠海、汕头抓获涉案的两名男子,案件告破。

“智慧公安”不仅是破案能手,还是帮助群众挽损、止损的利器。

随着疫情的稳定,各类诈骗案件开始抬头。4月26日下午,东凤镇同一小区内的两户居民,在5分钟内相继遭遇同一类型的“冒充公检法人员”电信诈骗骗局。接报后,根据中山“智慧公安”提供的精准研判线索,东凤民警在短短10分钟内就及时劝阻了两名事主,避免事主向骗子转账,避免了经济损失。

这样的情形,发生在中山各个镇区公安民警的战疫岗位上。在这个无形的战场上,中山近年来开展“智慧公安”建设的丰硕成果,成为公安机关攻克防疫大关、守住打击犯罪主业最无形、却最智慧的武器。

依托“智慧新侦查”,中山公安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严打涉疫情电信网络诈骗、制售伪劣防疫物资案件,加大对涉疫情违法犯罪活动的打击力度,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创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中山公安强化运用大数据平台为侦查破案服务,充分运用技术勘查、视频追踪等技术手段,加强现案研判和嫌疑人落地抓捕,为快速破案提供技术支撑。

据统计,自疫情发生以来,中山市反诈中心、中山市公安机关共抓获涉疫情类电信诈骗嫌疑人205名,破案251宗,共为群众挽回损失2016万元。

“智慧服务”打通复工复产“最后一公里”

如果说,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考卷”上,严守防疫关、打击违法犯罪,是中山公安机关接到的一道“必考题”;那么,在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之时,服务好企业复工复产、学校复学复课,就是中山公安要答的一道“附加题”。

如何在战疫工作推进到纵深之时,做好这道服务经济社会回归正轨的“考题”?中山公安依然选择用好手中的“智慧之笔”。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中山市公安机关积极响应中山市“戴着口罩抓生产”的号召,坚持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两手抓,积极发挥“智慧公安”大数据的支撑保障作用,创新推出了户政服务六大举措和交管服务十项措施,全力营造和谐安全生产环境,助力企业复工复产。

在积极推动复工复产的工作方向下,中山市公安机关紧盯“服务群众不停歇、服务防控不缺位、服务企业不打烊”的工作目标,依托大数据平台,实现数据互联互通,从优化户政服务、畅通交管服务等方面,以“智慧服务”切实打通保障复工复产的“最后一公里”。

为了优化疫情期间的户政服务,中山公安推出了六大助企便民服务,让数据“多跑腿”,群众少跑路。及时推出了“上门办”“延期办”“自助办”“预约办”“邮寄办”以及业务窗口“安心办”等便捷政务服务,既控制了疫情传播的风险,又提高了政务服务的效率和便利。

为了畅通交管服务,中山市公安交警部门针对复工复产企业、群众的服务需求,通过数据赋能,围绕通行保障、政务服务、事故处置、疫情防控等方面推出了助工复产的十项措施。

科学有序撤除交通检疫卡口,打通道路循环;优先保障医疗、农业等生产物资运输等车辆通行;配合交通运输部门和相关企业,协助做好务工人员返程;深化“警邮合作”,推出车驾管业务“网上办”;推出绿色通道优先办,采取“一企一策”服务措施为企业复工复产做好查验服务工作;加强交通大数据研判分析,依托“智慧交通”等智能交通项目,做好重点车辆、人员精准落地查控工作……一系列组合拳,大大提升了疫情期间的道路通行效率,加快了复工复产的节奏,提升了全社会运行速度。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为社会治理出了一道前所未有的考题。面对这场大考,中山市公安机关以“公安智慧”迎战应战,将“智慧公安”建设新成果创新应用到抗疫实战中,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双胜利”。

撰文:何伟楠李蕾

新闻推荐

热销玩具被告侵权 中山数十商家涉及 法官提醒商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本报讯(记者张倩通讯员顾丽娟徐艳)记者昨日从中山市第二人民法院获悉,中山数十家销售儿童玩具、文具的商家,近期因为售卖...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