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商环境的优化没有休止符
近日,《后疫情时代中国城市营商环境指数评价报告》(2020)出炉,根据评价结果,中山政务服务环境位于第一梯队。
据报道,此次城市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在市场环境、创新环境和生活环境等客观指标的基础上,加入了政务服务环境、监管执法与法治保障环境两大主观指标,将市场主体的满意度纳入城市营商环境的评价体系中。调研时间从去年10月至今年3月,跨越疫情前后。而且,与中山一起进入政务服务环境第一梯队的,主要包括直辖市、副省级城市、省会城市和经济特区。
“惟其艰难,才更显勇毅;惟其笃行,才弥足珍贵”。不难看出这份调研的含金量,也不难看出,这样的结果对中山来说有多么来之不易。
去年,中山发出重振虎威动员令,加快高质量崛起的步伐。为应对经济下行压力,中山立足长远发展,厘思路、治乱象、去泡沫、调结构,促进全市经济运行逐步回到健康轨道。今年1月19日,市委十四届八次全会明确,2020年是“交通攻坚年、项目落地年、稳企安商年”,稳企安商被摆上了重要的日程。在疫情发生后,即便面对经济下行和疫情防控等多重压力,中山及时在疫情期间出台稳企安商20条。4月14日,市委书记赖泽华调研“数字政府”建设工作时强调,要继续对标最高最好最优,找准全省各地市政务服务的“单项冠军”,见贤思齐、比学赶超,逐步实现从跟随先进、追赶先进向开拓引领转变。
目前,中山推动36个部门2300多项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进驻“广东省政务服务网”,中山市市级政务服务事项(7类)网上可办理率达到97%,全流程办理率达到61%。围绕“办成一件事,只需跑一次”的目标,中山推出开餐馆、美容店、超市、诊所、书店等主题式服务,梳理完成首批75个“一件事”主题服务事项,形成66个“一张图”全流程导办指南,形成独具特色的中山“一件事”目录体系……
从报告排名和一项项实打实的数据中,可以看出,中山在政务服务环境建设的“长跑”中,赢得了漂亮的“起跑”。与此同时,也应该清楚地认识到,对于中山而言,优化营商环境仍需要奋发前行。
“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营商环境包括4个维度: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高效廉洁的政务环境、公正透明的法律政策环境和开放包容的人文环境。营造更好的营商环境,政务服务仅仅只是其中一部分。报告还明确了各分项榜单,包括市场环境、创新环境、生活环境、监管执法与法治保障环境等内容,与入围各分项榜单第一梯队的上海市、北京市、广州市、深圳市、杭州市等城市相比,中山仍存在差距。
“水深则鱼悦,城强则贾兴”,毫无疑问,营商环境是未来城市的生产力、竞争力,营造更好的营商环境,是中山实现高质量崛起之路上的关键一环。对中山而言,这是一道综合“考题”,不仅需要构建完整的营商环境体系,还要从城市定位出发,在多个维度来打下基础,加快建设国际化现代化创新型城市,以城市的自我蜕变赢得未来的城市引力升级。
在优化营商环境的征程里,中山的“后劲”仍在“加码”。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以更大的魄力和勇气深化改革开放,着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要求要完善行政管理体制机制、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国资国企改革创新、全力做好稳企安商工作、推进高水平开放,强调要加快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改革,大力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激发内生发展动力。
只要明确定位、保持定力,毫不松劲地以“开弓没有回头箭”的决心、“壮士断腕”的勇气坚持优化营商环境,这座城市将逐步打开经济社会活力的闸门、形成万商云集的氛围。
新闻推荐
全市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交通是日常工作生活的重要内容,共建文明和谐的交通环境,有赖于全体市民的共同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