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旬老人悉心照顾瘫痪女儿53载 已患上轻度帕金森病的横栏镇三沙村黄梳仔,仍用颤抖的双手诠释着“父爱如山”

中山日报 2020-05-29 06:41

80岁,本该是尽享天伦、安度晚年的年纪,然而在横栏镇三沙村,自女儿2岁生病那年起,八旬老父黄梳仔就挑起了照顾女儿的重担,从黑发到白发,53年从未间断。光阴流转,如今患上轻度帕金森病的黄梳仔,尽管行动迟缓、双手止不住地颤抖,但仍坚持要亲自照顾好瘫痪在床的女儿。父爱如山,大爱无言,黄梳仔的不离不弃令无数人感动。他被评为“广东好人”“中山好人”。

本报记者 陈伟祺 文波

■颤抖双手承载着他对女儿的爱

5月27日,记者来到黄梳仔的家,进入黄梳仔女儿房间的第一眼,床铺、蚊帐收拾得很整齐,两扇窗户敞开通风没有异味,桌面上摆放着保温瓶水瓶,床底下颜色各异的塑料盆一字排开。“粉红色的用来洗脸,橙色的用来装温水擦身体,便后清洗就得用红色的。”满头银发、身材瘦小的黄梳仔精神状态很不错,他告诉记者,53年来已经数不清用坏多少个了塑料盆了。

80岁的黄梳仔依然坚持每天到菜市场买新鲜菜给女儿吃。长期卧床缺乏运动,再加之消化功能弱于常人,为了方便女儿进食而又不缺营养,黄梳仔多年来形成一套以猪肉、蔬菜、水果为主搭配的菜谱,会把菜切成小块状,遇到鸡鸭等禽类,则会细心地把骨头剔掉,好让女儿吞咽。

女儿不能自主翻身,每隔一段时间,黄梳仔就会过来帮女儿翻一次身。如果女儿要解手怎么办?“把她抱起来,架在这个痰盂上,清洗身体后再倒掉。”黄梳仔从床头抽出一个痰盂,一边模拟过程一边说,女儿体重60多斤,现在自己年纪大了,要多加一张椅子在旁边借力才抱得动。

■遭逢不幸 女儿落下瘫痪重疾

“她小时候很乖、很听话,不怎么哭闹……”1965年女儿出生,这是黄梳仔的第一个孩子,内心喜悦,溢于言表。可才不过两年,女儿遭逢大病高烧不退。黄梳仔撑着小艇,妻子背着孩子,连夜穿梭在黑漆漆的河网间,赶往医院救治。然而,这次高烧后,女儿莫名落下了不爱走路的后遗症,再次检查方知,原来患上了小儿麻痹症。

据黄梳仔回忆,当时为治病已借遍所有亲戚朋友,但女儿的病情却随着年龄增长愈发严重,后来更是被确定为肢体一级残疾,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只能整天待在床上。2007年,黄梳仔的妻子因冠心病去世了,所有照顾女儿的担子都压在黄梳仔身上。

随着年龄渐长,女儿的语言表达能力退化严重,但53年来朝夕相处下,女儿突然一声叫唤、拍打床板的动作,黄梳仔马上就能领会其意。“以前每次帮她清洁完,她都会说一句"爸爸,辛苦了!",我感到很安慰。”年事已高,记忆日益模糊,但女儿的这句话始终铭刻在黄梳仔脑海里。

■多活一天便能多照顾女儿一天

“每天总能看到梳仔叔风雨不改地为女儿奔波买菜做饭,我们很同情他、敬佩他,镇村工作人员、左邻右舍、志愿者、义工,时不时都会给他们送去柴米粮油。”谈及黄家的状况,邻里们都为之动容。黄梳仔还特地站起来指给记者看,家里的冰箱、抽油烟机、门柜是政府捐赠的,来自各方各面的善举托起了这个积贫积弱的家庭,为此他一直心存感激。

“我的愿望是自己能健康长寿,多活一天便能照顾女儿多一天,因为这么多年来,唯独我最清楚她最需要什么。”即使遭遇不幸,黄梳仔在与记者交流时总是面带微笑,这种积极向上百折不挠的精神令人感动。现在黄梳仔年事已高,体力跟不上,但他有一个上和下睦、相亲相爱的家庭,他的儿子和儿媳妇每天都会抽时间过来帮姐姐换衣服、梳洗、买药,尽可能减轻父亲的负担。

新闻推荐

又一提效降费通关作业新模式在中山开展 “船边直提”货物昨顺利通关

本报讯(记者黄凡通讯员施宽)5月27日9时30分,一批满载进口打印机碳粉盒的集装箱随船抵达中山港外运码头。收到海关的放行...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