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中山要办好这十件民生实事包括15条瓶颈路通车,完成10所公办中小学学校建设等,涉及环保、交通、医疗、教育、食品安全等领域
[摘要]包括15条瓶颈路通车,完成10所公办中小学学校建设等,涉及环保、交通、医疗、教育、食品安全等领域
2020年,中山市十件民生实事有哪些?5月27日上午,中山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七次会议召开第二次全体会议,会议电子表决出2020年中山市民生实事项目。南都记者了解到,今年的十件民生实事包括改善城乡环境卫生、提升道路通行能力、提升食品安全溯源监管水平和全民参与度、实施医保惠民行动、提升教育服务供给能力等,涉及环保、交通、食品安全、医疗、教育等领域,和我们每个人的日常生活都息息相关。
改善城乡环境卫生
提升垃圾处理、转运效能
生活垃圾能否及时转运处理,不仅关系着城市的市容市貌,也与每一位居民的生活质量息息相关。今年的中山市十件民生实事中,“改善城乡环境卫生”备受关注,主要内容包括了南部组团垃圾处理基地扩容项目动工,提升垃圾处理能力;开展中心城区垃圾转运站升级改造,其中4个完工、3个开工,提高生活垃圾转运效能;新建和改建农村公厕150座以上;围绕低碳环保宣传、践行节约水电、旧物回收等内容,建设5个碳普惠试点社区、校园或企业减碳项目,示范带动全市低碳发展。
从主要内容中不难看出,除了垃圾处理基地、垃圾转运站的扩容或升级改造之外,更是从生活垃圾集中处置、倡导低碳环保等举措,从源头上减少垃圾的产生,在转运过程中提升效能,在处理上提升能力,多措并举来改善城乡环境卫生。
市城管和执法局方面表示,中心城区转运站在2010年改造后使用至今,站内设施设备磨损、腐蚀严重,对转运效果和转运站内外的卫生影响较大。为提升城区7座转运站的效能,减少转运站对周围环境的负面影响,现正有条不紊地完成该改造项目的前期工作。
改造后的转运站在使用上、转运效能上、臭气处理、污水处理和整体感观上会得到较大的提高。本次改造重点对压缩设备、地面、排水以及除臭降尘系统进行更新改造。选用斜推式压缩机,提高压缩效率,同时有利于排出垃圾中的污水。通过将卸料平台高度提高到1.2米,扩大压缩机的安装空间,解决了原来压缩机维修空间狭小和撒落垃圾清理困难的问题。
本次改造也将群众反应强烈的二次污染问题作为重点,通过对污水、臭气、扬尘等污染物的源头控制和集中收集处理,将有效解决“邻避”问题。站内地面重新铺设高强度混凝土,表面刷环氧树脂,提高了地面抗腐蚀强度,也便于清洁。新构建排水系统,所有污水通过密闭管道收集排放。通过完善降尘、除臭系统,将有效控制转运站运行期间的灰尘和臭气扩散,所有臭气经收集集中处理后达标排放。
提升道路通行能力
推动15条“瓶颈路”改造
道路交通是一座城市经济发展的基础,继去年“提升道路通行能力”列入十件民生实事后,今年“提升道路通行能力”再次入选十件民生实事,从政府层面到民众,对交通的重视和关注可见一斑。
南都记者了解到,围绕去年十大民生实事“提升道路通行能力”这一目标,博爱路-翠景路立交、长江路先后于2019年10月8日、12月15日建成通车;松苑路、富湾南路康湾路等23条道路路面及综合提升改造,均于2019年12月10日前完工并恢复通车,机动车道及人行道出行环境焕然一新;G105线细滘大桥至沙朗段设置小型车辆专用车道工程,于11月29日完成完工验收,道路通行能力进一步提升。
今年中山市十件民生实事“提升道路通行能力”中,主要内容为“倚江路等15条瓶颈路实现通车;富华道及东苑南路改造、康乐大街及康乐横街拓宽改造工程完工通车;沙石公路主线、岭栏路全线实现通车;建立一支超百人‘铁骑勤务’,在中心城区主干道实行交通高峰时段扁平化指挥模式,实现轻微交通事故平均5分钟到场处置”。资金安排总数为31796万元。
市住建局局长郭明星表示,今年中山市将推动15条“瓶颈路”改造,鼓励有条件的先打通,为市民出行带来便利,明年打通另外23条。中山市交通局方面表示,古香林片区沙石公路扩建工程沙石公路项目正在进行箱涵施工,项目工程建设进度按计划推进,目前部分路段箱涵、路基、路面已完成施工,项目预计三季度可建成通车;岭栏路工程位于黄圃镇,全长7.09公里,双向六车道,是通往黄圃港的重要道路,项目预计上半年可完成标中、标尾段主线通车,全线年内完工通车。
2020年中山市十件民生实事
改善城乡环境卫生 提升垃圾处理能力、生活垃圾转运效能,新建和改建农村公厕150座以上,建设5个碳普惠试点等。
提升道路通行能力 15条瓶颈路实现通车,沙石公路主线等道路实现通车,中心城区主干道实行交通高峰时段扁平化指挥模式,实现轻微交通事故平均5分钟到场处置等。
提升食品安全溯源监管水平和全民参与度 全年开展100期“全民查餐厅”活动,81家千人以上学校饭堂全部建立快检室,建成中山市重要产品追溯平台等。
实施医保惠民行动 将城乡居民高血压、糖尿病门诊用药纳入门诊慢性病种医保报销,门诊基本医疗保险选点范围扩大到参保人选点镇区范围内的全部社区定点医疗机构,日间手术医疗费用纳入医保支付范围等。
提升教育服务供给能力 新增幼儿园规范化学位5000个,完成10所公办中小学学校建设,新增公办中小学学位7000个等。
增配市民休闲活动场地 开放多座公园,开发推广文化体验旅游线路,相应开发至少覆盖30个景点的电子讲解和智慧导览系统等。
提升群众就医便利度 25家公立医院全部上线健康中山“互联网+护理服务”平台,24个镇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其辖下站点周一至周五延长诊疗时间至晚上9点,开通“电子处方”并实现处方共享等。
完善居家养老服务体系 建成127个城镇社区和90个农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为600名以上本市困难、孤寡、空巢老人提供家庭厕所改造服务,每个镇区至少建成一家长者饭堂等。
增强儿童青少年体质 选取50所幼儿园开展学龄前儿童体质提升项目,为1万名学生开展体育课和课外活动运动负荷跟踪,为1万名学生提供视力健康管理精准服务,为10万名学生提供脊柱健康管理精准化服务等。
普及应急救护服务 在公共场所设立30套体外除颤仪AED和应急包,并对场所相关管理人员开展使用技能培训,全年开展红十字应急救护知识培训12万人次,新领证初级救护员2万人,提高群众自救互救能力等。
新闻推荐
5月中旬,邮储银行中山市分行营业部党支部、团支部代表前往新鳌岭社区困难家庭进行慰问。分行营业部慰问代表给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