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战略性产业集群培育发展路线图出炉,6处提及中山 “稳”支柱“进”新兴 中山产业集群如何发力
经过多年发展,中山形成了以东凤、南头、黄圃为主的家电产业集群,产值规模已突破千亿级。图为黄圃格兰仕微波炉生产线。南方日报记者叶志文摄
5月20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培育发展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意见》(下称《意见》)在省政府官网发布,提出到2025年,瞄准国际先进水平落实“强核”“立柱”“强链”“优化布局”“品质”“培土”六大工程,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培育若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产业集群,打造产业高质量发展典范,为战略性产业集群发展绘出路线图。
记者注意到,《意见》中共有6处提及中山,涉及智能家电产业集群、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集群两个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以及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集群、智能机器人产业集群、激光与增材制造产业集群、数字创意产业集群四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意见》为中山产业指明了培育发展方向,也赋予了提振优化的重任。依照广东战略性产业集群培育发展路线图,中山需进一步加强谋划对接、推动转型升级,再造支柱产业优势,进军战略性新兴产业,力争在全省战略性产业集群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
●南方日报记者吴帆何伟楠雷海泉
赋能产业狠抓项目打造平台
世界产业发展实践表明,产业集群是产业现代化发展的主要形态,是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的内在要求,也是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主要内容。
目前,中山全市有42万家市场主体、6万多家制造业企业和23个产业集群。形成了一批颇具规模的现代产业集群,涌现了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家用电器、健康医药等一批千亿级产业集群,以及灯饰光源、红木家具、游艺设备、五金锁具、燃气具等一批特色产业集群。
此次《意见》列出了新一代电子信息、绿色石化、智能家电、汽车产业、先进材料、现代轻工纺织、软件与信息服务、超高清视频显示、生物医药与健康、现代农业与食品10大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上述产业具有坚实发展基础和增长趋势,是广东经济的重要基础和支撑。
半导体与集成电路、高端装备制造、智能机器人、区块链与量子信息、前沿新材料、新能源、激光与增材制造、数字创意、安全应急与环保、精密仪器设备,则被列为10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相关产业集聚效应初步显现,增长潜力巨大,对广东经济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
对于中山而言,在智能家电产业集群、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集群两个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具有一定基础及优势;在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集群、智能机器人产业集群、激光与增材制造产业集群、数字创意产业集群4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方面具备一定条件及发展空间。如何做好“稳”支柱(产业)、“进”新兴(产业)的文章,对推动中山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资金链、政策链相互贯通,加快建立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意义重大。
紧抓狠抓大产业大项目,正是中山“重振虎威”的重要抓手之一。今年,中山市委十四届八次全会提出,大力实施“5321”工程,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新动能,焕发传统优势产业新活力。到2024年,努力争取形成1个5000亿(智能家居)、1个3000亿(电子信息)、1个2000亿(装备制造)、1个1000亿(健康医药)产业集群。
另一方面,只有打造大平台,才能引育大产业。中山正在加大市级统筹力度,推进总面积175平方公里的翠亨新区、岐江新城、火炬开发区建设,集聚优势资源打造“三核鼎立”的重大发展平台,引领带动中山产业布局、创新布局的全面优化。
夯实根基两大支柱产业群优势有望扩大
进入5月,位于中山北部的家电产业圈生产节奏加快,随着疫情平稳,国内外订单正逐步恢复正常。
经过多年发展,中山形成了以东凤、南头、黄圃为主的家电产业集群,产值规模已突破千亿级。与顺德家电等周边家电产业集群相比,制造是中山家电产业的基础,也是其在珠三角家电产业链中拥有的突出优势。在中山家电圈中,不乏伊莱特、弘丰电器、大王椰电器等细分领域的制造“单项冠军”。
《意见》提出,建设智能家电产业集群,打造以深圳、珠海、佛山、惠州、中山、湛江等为核心的制造网络,中山家电的制造优势有望进一步扩大。
事实上,通过生产智能化、数字化改造巩固和提升制造环节优势,已成为中山家电企业的共识。2016年,格兰仕在中山引进全球首条微波炉自动化装配生产线,成为中山家电生产智能化改造的一个标志性事件。而在中小企业圈子中,生产技改步伐也不断加快。中山家电重镇黄圃镇拥有家电产品制造企业1000多家。据统计,近3年该镇的工业技改累计投入近10亿元,机械手和实现多环节整合的智能化生产线已成为大部分中小型家电制造企业生产车间中的标配。
除了在生产环节加快进军智能化领域,中山家电在产品方面也不断创新。近年来,加快研发智能家电,加快与互联网融合,进军智能家居是其中的重要方向。2018年8月,中山市出台实施《中山市优势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行动计划(2018—2022年)》,提出“引导家电产业集群提升产品智能化水平和打造工业物联网”,进一步明确了家电产业智能化和融入智能家居的方向。
健康医药产业是中山的另一大支柱产业。近年来,该产业快速发展,产值已迫近千亿级。除了规模不断扩大,中山的健康医药产业的创新标签愈发凸显。
《意见》在建设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集群方面提出:“打造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东莞、中山等创新集聚区”,中山健康医药产业的创新标签有望进一步擦亮。
明确方向进军四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此次《意见》的出台,为中山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再次指明了方向和目标。
《意见》明确中山将瞄准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集群、智能机器人产业集群、激光与增材制造产业集群、数字创意产业集群4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建设发力,支持中山打造主导产业突出的全国高端装备制造重要基地,建设机器人生产基地,打造具有特色的激光与增材制造产业集聚区,以及全球数字创意产业高地。
实际上,这一产业规划与中山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方向不谋而合。
2018年,中山同时印发了《中山市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8—2022年)》《中山市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8—2022年)》等3个产业发展行动计划,明确了中山市将用5年时间打造高端装备制造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等3个千亿级产业集群的目标。
在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方面,以工业立市的中山,经过近40年的发展,已经积累了扎实的制造业产业基础,为在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领域更进一步发展积攒了“本钱”。目前,中山市装备制造领域拥有4个国家级产业基地、5个省市共建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近年来,中山先后引进和培育了明阳智慧能源、迈雷特数控机床、江龙船艇等一批行业领先的重点企业。这些企业已经成为新能源和节能环保装备、智能制造装备、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等产业领域具有影响力的重量级企业。
在引育智能机器人产业集群、激光与增材制造产业集群、数字创意产业集群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中山近年来也取得较大进展。
以激光与增材制造产业为例,在原有的光电产业土壤中,中山已经培育出了以广东华快光子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广东华快”)等为代表的激光装备制造龙头企业。从产业视角来看,尽管中山激光产业链条尚不完善,产业配套仍然薄弱,产业竞争力未能显现,但中山正在重点布局的大科学装置——中山光子科学中心,正在为中山激光产业发展带来新的想象。
中山光子科学中心项目由中物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和中山市政府联合共建。中心建成后,将结合中山市在先进制造、先进材料、光学光电等产业发展上的需求,带动先进激光技术开发。在先进技术创新、高端装备研发等方面构建国际一流平台,形成国家级先进激光技术产业创新示范基地;集聚国际顶尖科技人才,构建先进激光技术创新和产业应用拓展的人才培养基地。
瞄准国际先进水平,高端创新平台的建立,必将为中山战略性新兴产业注入强劲动力,为培育具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打下坚实的基础。
新闻推荐
名称:中山市澳逸酒店有限公司住所:广东省中山市大涌镇兴涌东路338号1-5、7-13层法定代表人:陆志丽遗失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