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衣天使用爱守护生命之光

中山日报 2020-05-12 05:23

毛燕萍与患者比心加油,给患者精神力量。张小林在机场执行筛查工作。市中医院由伟。马活莉在检查液体输注情况。李成辉与同事为患者送上鲜花。梁燕嫦抱着刚出生的婴儿。2020年是近代护理事业创始人南丁格尔诞辰200周年,世界卫生组织将2020年定为“国际护士和助产士年”,今年国际护士节我国的宣传主题为“致敬护士队伍,携手战胜疫情”。 近年中山市护士队伍在不断壮大,目前共有注册护士14300多人, 2019年每千人口护士数达到了3.51人,提前达到了中山市医疗机构设置规划2020年的目标。在这场新冠肺炎救治工作中,这群天使,挺身而出,逆向而行,用爱与关怀守护着“生”的光亮。在卫生健康事业快速发展的新时期,中山市护理队伍将继续传承和发扬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以科学和专业的态度,扩大护理服务内涵,走进社区,走向家庭,参与预防,协助康复,关怀临终,围绕着大健康服务的理念,开拓全新的护理事业。

本版文字/周映夏 罗玲 黄海航 本版图片/被访者提供

市第二人民医院毛燕萍:

传递温暖与力量

1月22日上午,当市第二人民医院毛燕萍接到护理部通知:到新成立的感染三科报到时,她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感染三科是当天成立,很多东西都是边做边摸索中前进,当天下午就收治了一名高度疑似病例,医生要求马上进病房为病人抽血、采集咽拭子,毛燕萍一边安慰着病人,一边熟练地完成操作。作为前线的一名护士,毛燕萍理解并懂得病人的无助、焦虑,所以每次进病房,她尽可能从每个细节去温暖患者的心房,平时下班后也总想如何去缓解病人这种情绪。她用黑白打印机把相关漫画打印出来并过塑,然后每天定时在病房内通道隔着玻璃窗,拿着漫画与病人进行沟通、给予隔空拥抱等,这种创新的心理护理方式让患者们心情慢慢变开朗了,患者主动跟她说加油,隔着玻璃窗跟她比心,那一刻,她又想哭了。

毛燕萍说,在抗疫路上,是亲情、同事情,给了她爱的力量;而她又把这份爱传递给了病人,从而让他们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去配合治疗。

市大茅医院吴小君:

冲在疫情防控第一线

疫情当前,挺身而出勇往直前,市大茅医院吴小君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作为一名医护人员的初心和誓言。

1月31日,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吴小君主动申请回到一线去。让她感到欣慰的是,家人都很支持她的决定,也更加坚定了她的信念。2月2日,她被组织安排到医学观察点酒店,刚报到的第一天,很快就看到送过来要隔离的密切接触者,心有那一瞬间是有点慌的,在同事的帮助下她完成了穿防护服,跟着同事熟悉了一遍流程,每天在一栋9层楼里面穿梭,尽管她没能在抗疫的最前方,但她也和同事一样勇敢地直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

“只要疫情还没结束,我的使命就不算真正地完成。”在吴小君看来,在疫情面前护士冲在最前面,这是作为一名医护人员应该做的。应急病区的工作是繁杂的,收病房垃圾、擦地搞卫生、照顾病危患者、配合抢救,只要是工作所需,她必尽力而为。

南区医院护士:

从“白衣天使”到“白衣战士”

南区医院根据工作需要,从1月29日开始,分批安排了妇产科护师刘梅芳、外一科护士张平芳、儿科护士张雪等作为支援抗疫一线的志愿者,从“白衣天使”到“白衣战士”,她们义无反顾,勇于担当。

刘梅芳,是丈夫心爱的妻子,是孩子的好妈妈,也是妇产科护士长的得力助手。在市第二人民医院37天的支援工作对于她是刻骨铭心的记忆,她用心照顾着一位患者老爷爷,让老爷爷感受到如亲情般的温暖。

张雪,一双明亮的大眼睛,如精灵一般,笑起来特别好看。她是一名儿科护士,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当穿上防护装备的时候,她不断学习、不断地适应,虽然过程很煎熬,但她知道所有的付出与努力总是有回报的。从一开始穿上防护服的不适感到后来的习惯,病患从陌生到熟悉,再到看着一个个患者病情慢慢好转出院,让她感受到这份职业带来的自豪感和成就感。

张平芳,安静、亲切,宛如邻家女孩,作为一名90后护士,为了节约穿防护服时间和避免出现交叉感染,果断剪短头发,轻装上阵。虽然防护服裹住了她那瘦小的身板,却裹不住她对护理工作的那份热爱和对生命的尊重。

小榄人民医院助产组长许宇铃:

20年牵着产妇的手走进幸福

许宇铃,小榄人民医院产房助产组长,20年里她就像一片绿叶,在平凡的护理、助产岗位上,用精湛的技术,天使般的爱心,温婉儒雅,时刻为生命注入永恒的光芒和希望,她的双手为每一个家庭传递着幸福。

许宇铃,她是一名平凡的助产士,同时是一名不平凡的产房院感负责人。产房作为医院感染管理的重点部门,工作质量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喜怒哀乐,同时保障母婴安全是助产士的天职。在面对严峻的新冠肺炎疫情下,在分娩量仍然趋势上升的情况下,她放弃陪伴家人与孩子的时间,在科室开展培训,强化科室清洁消毒隔离知识工作。她经常亲自监测各种消毒液浸泡的时间、浓度,布置隔离产房、管理隔离产房。在今年2月1日,小榄人民医院收治了一名高度疑似新冠肺炎的孕妇,需要紧急终止妊娠,许宇铃那天正在值二线班,她仅带了一名助产士紧急到感染科配合医生处理病情,直至病人转送到市第二人民医院。

许宇铃说,助产士面对的是一个人两个生命一个家族,她需要握着孕产妇的手给予力量,牵着孕产妇的手走进幸福,时刻都与生命同行。

市人民医院张小林:

危难时刻挺身而出

张小林,市人民医院外科ICU主管护师。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他积极响应号召,报名参加新冠肺炎抗疫工作,进驻市第二人民医院,与来自中山市各大医院的同事们组成新冠肺炎特重症护理小组,负责中山市重症新冠肺炎患者的特护工作。

张小林所在的特护组负责2名危重病人,进驻第一天,他就与同事一道熟悉病人的情况,因为有着较强的专业技能,仅仅通过简单的新冠肺炎相关知识和必要的防护技能培训后就投入了战斗,昼夜奋战,超负荷工作。在救治的工作当中,他们一方面要执行医生的治疗方案,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关注患者呼吸循环的情况,同时要严格做好人工气道的管理、肾脏替代治疗、ECMO管理、俯卧位通气护理等等,对于危重症患者还要积极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深静脉血栓形成、压疮等一系列的并发症。

3月12日,在轮休期间,张小林又毅然加入了外防输入的队伍,跟来自全市不同部门的小伙伴们进驻广州白云机场,负责转运将经航空途径返回中山的旅客转运回中山。作为护理工作者,无论是在隔离病房救治病患,还是在机场筛查、转运,张小林始终用饱满的热情投入抗疫一线的工作当中,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南丁格尔的誓言。

市中医院由伟:

“我是党员,有困难我先上”

由伟是市中医院麻醉科的一名男护士, “我是党员,有困难我先上。”由伟说,他是医务工作者,“若有战,召必回”,这是他的使命。

由伟的工作是负责疑似病例和确诊新冠病人的转运,就是将这些患者从院外接回医院隔离治疗,以及进行所有疑似、确诊病人的咽拭子采样工作。他第一个任务是去乡镇医院接一个高度怀疑新冠患者回院隔离治疗,专家组相继将患者的信息发到微信群里,工作服—医用防护口罩—防护帽—一次性鞋套—防护服—长筒鞋套—面屏—三层手套,密不透风的二级防护武装完毕,飞驰的救护车来到了指定地点。推着负压舱来到患者跟前,对接之后指导患者趟入负压舱内,因为负压舱空间有限,且是封闭式,患者心生惧怕,迟迟不愿进入,由伟耐心地和患者进行沟通,直到患者终于能够配合。

回到医院,将患者推进她的房间,量体温,测血压。告别患者,返回救护车,终末消毒,来到第一缓冲间脱掉面屏、防护服、长筒鞋套,顿时神清气爽。到第二缓冲间脱下防护帽、医用防护口罩,看着立镜中的自己,瞬间觉得一切都值得。尽管工作服已经湿透,尽管汗水模糊了双眼,脸上印出一条条痕迹,这都不重要了,只因为患者需要。

黄圃人民医院马活莉:

做好准备随时奔赴战场

2月13日,黄圃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护士长马活莉接到支援二院的紧急通知后,匆忙告别家人和同事,立即奔赴战场。马活莉说她早已做好随时作战的准备。

马活莉从事ICU工作多年,熟悉ECMO、血透操作等,具有丰富的临床护理经验特别是危重症护理经验,马活莉支援的是二院的应急病区,报到当天晩上立即参与抗疫一线救治工作。身上厚厚的防护服,头上戴着头罩、护目镜,手上几层手套,身体的灵活性和敏感性变差,工作中操作的难度也变大。凭借十几年的重症护理经验,马活莉没有被这些困难击退,很快进入了状态。

马活莉主要负责重症确诊病人的护理救治工作,工作内容包括监测生命体征,采血、吸痰、呼吸机的应用管理、做床边血液滤过治疗,ECMO的护理,各种管道的管理等等,每个环节每个步骤都要做到精准、细致、规范。重症护理救治本身就是一项技术含量高、耗费脑力与体力的工作,穿着密封的防护用品期间不能喝水、不能上洗手间,一个班次下来,从头到脚汗水湿透,手套脱下时,十个手指都被汗水泡得发白。但是,在这样艰难的环境下,没有一个医护人员打退堂鼓,所有人都在坚持着。

火炬开发区医院古君庆:

“疫情不散我不退”

古君庆是火炬开发区医院急诊科护士长,也是发热门诊的护理负责人,新冠疫情暴发后,该院抽调了古君庆和其他7名护士在发热门诊轮值。接到工作安排后,他立即奔赴一线,随后便开始梳理工作流程、为第一例疫情严重地区返回人员进行咽拭子采样、做好疑似病人的留观等工作。

作为一名护士长,为了能照顾到其他同事,古君庆每天都坚守在发热门诊,一方面统筹急诊科及发热门诊的各项工作,另一方面关心同事的状态。他说:“我是发热门诊唯一的男护士,也是经验丰富的一线医护人员。我在这里,对年轻的90后姑娘们,也是定心丸。疫情不散我不退。”

从1月24日到2月14日,古君庆三次请战前往中山定点医院和湖北支援,考虑到发热门诊工作安排,护理部和院领导婉拒了他。2月25日,古君庆已连续高强度工作35天,为了保障其身体健康,医院不得已开出了“强制休息通知”,责令其立刻返回休息。

他的事迹激励和鼓舞了一大批奋战在防疫一线的基层工作人员。对于医院和社会的高度评价,古君庆说,自己只是一名普通的基层医务工作者,希望每个人坚守好自己的岗位,就是对社会的最大贡献。

沙溪隆都医院李成辉:

守卫患者健康的“宇航员”

李成辉,沙溪隆都医院ICU护士,一名90后的年轻党员。在这次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战斗中,他积极发扬模范带头作用,作为第一批志愿报名的医护人员参与中山市新型冠状病毒医疗救治工作,一直坚守在疫情最前沿,为守护患者的生命发挥自己光与热。

大年三十上午,接到医院支援一线的号召之后,李成辉火速报了名,彼时,同为护理同行的妻子正在为刚满一岁的孩子喂奶。得到家人的理解和支持,给李成辉莫大的鼓励。从1月25日开始,他和来自全市各医院参与支援救治工作的同仁们一直奋战在疫情一线,为患者们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和健康宣教,近距离引领患者与病魔斗争。

身穿厚重的隔离服,不到半小时就会闷热到浑身湿透,多个小时不敢进食、饮水、如厕,但李成辉苦中作乐,笑称自己像一个守卫患者健康的“宇航员”,和同事们游走在“生命的太空”。

本科毕业工作5年以来,李成辉一直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地工作着,作为一名男护士,他认为护理岗位是一个不平凡的职业,在ICU每天护理着危重患者,在抢救中与时间赛跑,肩负拯救生命的重任,能够更好地运用所学的专业为患者服务,更能体现他的人生理想和个人价值。

市博爱医院产房护士长梁燕嫦:

用自己照亮他人

市博爱医院产房护士长梁燕嫦,她用生命影响生命,用生命点燃生命,用生命照耀着更多的生命。有的人以为护士长没有上夜班,不用上临床班,不用上台接生。护士长梁燕嫦一年365天,经常在节假日顶班,做临床一线的工作,上台接生,按正常的轮值上夜班。她有这样一个信念:做我所爱,用自己照亮她人,用行动感染她人。

有一次的凌晨1点,天寒地冻,外面下着毛毛细雨,气温仅有4℃的一个深冬夜晚,人睡得正是最香最甜最美的时候,突然接到科室的急呼电话,被召回科室协助抢救。梁燕嫦接到电话后怀着忐忑不安的心,立即以最快的速度开车到科室协助抢救。当时是一位30岁的一胎孕妈妈分娩后羊水栓塞,出血1500毫升,心率快,血氧低,血压低,生命体征稳定,她一到场,马上融入抢救队伍中精心治疗,精心护理,精心观察病情,沉稳地处理每一个突发的环节。经过多学科共8名专家、医生、护士的组成的医疗团队全部到位,历经4小时持续抢救,在所有人齐心协力下,产妇血压、血氧、心率恢复正常,出血得以有效控制,化险为夷。

在平时的工作中,梁燕嫦还带领助产士们不断偱证探索,总结经验,精益求精,始终保持着饱满的工作热情和高度的责任心。

新闻推荐

稳企安商 尽全力用真情

本报记者黄凡“五一”以来,“促销惠民,乐购中山”促消费活动月主题活动如火如荼开展,市镇联动,用5000万元消费券,预计...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