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门口轻点鼠标 可“卖全球 买全球” 分析人士认为,中山成功获批设立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可进一步促进产业和消费双升级
本报记者 黄启艳 徐世球 黄凡
通讯员 唐勇义
线上“打品牌”
家门口“卖全球”
“今年疫情发生后,通过跨境电商线上开店的外贸企业增多。”5月7日下午,广东莱特美特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叶碧茵告诉记者。在她看来,中山获批设立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有助推动更多传统出口企业转变方式,利用跨境电商渠道,及早部署,拥有自己的品牌、自己的网店,才能有自己的出路。
因业务扩大,他们复工复产后,又增加了办公场地的面积,目前公司帮助运营的客户有六七十家,其中大约一半是中山企业,涉及灯饰、小家电、厨房用品、家具、户外产品等。“这次疫情的居家令,导致国外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也发生了变化,家居类的产品销量增长较为明显。”叶碧茵介绍说,“例如户外灯饰、室内灯饰,销量增长都超乎我们想象。”
去年,叶碧茵已感受到所服务客户的焦虑。过去,中山不少外贸工厂通过传统贸易方式获取订单,一些企业通过贸易商出口,一些企业增加参加线下展会开拓客户。外贸环境的变化,毛利越来越低,令工厂代工之路越走越艰难。一些外贸工厂开始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尝试在线上打造自己的品牌,交给运营公司代运营。通过货物筛选、包装、新媒体推广,开店后,货物的价格得到了明显的提升,而且通过减少中间流通环节的成本,工厂仍然保持消费终端的价格优势。今年疫情,让原本能够勉强生产的代工工厂雪上加霜,倒逼企业加快网上开店。“都想多一条腿走路。”叶碧茵总结说。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获批设立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全球采集,定点直送”的模式将帮助中山人实现在家门口“买全球、卖全球”。中山外贸依存度高,贸易方式一直较为传统,通过采购商获取订单,再将生产出来的成品一个个货柜出口,在当地的超市货架销售;如今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将提供便利,使得中山外贸进出口增加了新的线上模式、新的线上销售渠道,工厂可直接开店,对接消费者,线上拓展品牌。与此同时,可利用中山的仓储成本以及地理位置优势,吸引龙头电商平台企业在中山设置物流仓,促进物流业的集聚发展。
中山市跨境互联网促进会执行会长吴家燕表示,经初步统计,协会目前有各类跨境电商会员1200多家,跨境电商综试区有利于吸引跨境电商人才,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并让利消费者。
培育外贸新业态 促产业升级
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分析,中山发展跨境电商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作为制造强市,中山制造业基础雄厚,中山美居、古镇灯饰、小榄五金、东凤小家电等优质产品非常适合通过跨境电子商务拓展海外市场,还可以充分利用跨境电子商务,建设新型数字营销体系,提升自主品牌建设水平;其次,作为外贸大市,中山出口市场已遍布世界近200多个国家和地区,通过跨境电商平台可以将中山制造的产业链条延伸至海内外终端消费市场,跨境电商新业态的应用,将重构中山市传统外贸的交易流程和采购体系。
此外,中山利用其区位优势,可以依托中山综试区扩大海外优质产品的跨境电商零售进口,建设“全球购”跨境零售进口分销基地,辐射湾区及珠西地区。
不仅如此,随着综试区建设的深入推进,在制度创新方面的引领示范效应也将进一步显现。按照国家赋予综试区先行先试的目标任务,商务、海关、税务、外汇、金融等部门都将推出一系列改革创新举措、先行先试,试出更多带有中山特色、中山元素的可复制、可推广的跨境电商发展经验,增强中山市外贸发展新动能。目前,海关已率先在跨境电子商务进出口通关监管方面提出了便利措施,以支持中山市跨境电子商务进出口业务的拓展。
促消费升级
“买全球”更便利
张小姐是“海淘”的忠实拥趸,除了急需的物品外,家里的日用品、家电、孩子的奶粉、家人的衣服都是她“海淘”回来的。对于综试区获批,她在电话里思索了一下说,这将给中山人带来更多的便利,“可以买到的东西更多了,物流的速度更快了,而且价格上会更优惠,基本上是坐在家中"买全球"。”
市商务局负责人分析,获批综试区及零售进口试点后,中山市的企业将能开展9610直购进口、出口和1210保税进口、出口4种模式的跨境电商业务,并享受到1210保税进口免进口通关单;零售出口货物免征增值税和消费税、企业所得税按4%核定征收等优惠待遇,企业开展跨境电商通关更便利了,成本更低了。同时,今后,像张小姐这样的消费者在跨境电商平台上下单,购买了选中的进口商品后,通过网购保税模式,可享受到更快捷的服务,而且由于全球直购,商品品质也更有保障,且能更快地送达。届时,中山的消费市场结构将更趋多元优化,物美价廉的奶粉、新鲜直送的海鲜等,将满足消费多样化需求,推动消费升级。
发展仍面临短板
弯道超车压力大
“月薪上万元还找不到熟练的技术人才。”恶魔果实(中山)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张恺星说出了公司目前的困境。公司成立于2018年,是依托虾皮平台从事跨境贸易的企业,目前有自营店20家,业务主要面向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度尼西亚、越南等6个东南亚国家,以及中国台湾,今年复工以来,每月纯利润超过60万元。公司整合了广东尤其是广州的服装资源,和几百家服装档口成为长期合作伙伴,客户只需做好销售,仓储、发货均由公司统一负责。
张恺星表示,近年来,中山跨境电商得到一定发展,但吸引人才的氛围还有待提升,招人特别难,希望中山成为综试区后,跨境电商氛围会更好,也会吸引更多的行业人才进来。
与广州、深圳、东莞、佛山、珠海等省内先行一步的其他综试区城市相比,中山市综试区建设面临的短板也较为突出,弯道超车的压力更大,主要体现三大挑战:与周边综试区跨境电商进出口规模的巨大体量相比,中山市跨境电商新业态规模效应不足,进出口业务拓展亟需突破,迎头赶上仍需破题;中山市跨境电商发展动能后劲不足,在产业配套、通关便利、人才支撑等方面缺乏竞争优势,需要花大力气补齐短板,才能吸引天猫国际、京东全球购、唯品会、考拉海购等跨境电商平台优质项目优先首选落户中山;中山市跨境电商发展的理念、政策、管理、服务等方面创新不足,如何在科学监管与促进便利方面取得平衡,在规范中发展,在发展中规范,以发展为主,是摆在政府职能部门面前的重大考题。
相关链接
中山申报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历程
1、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有关工作部署,2018年市商务局牵头,正式启动建设中国(中山)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的申报工作。
2、经过反复认真研究论证,2019年上半年,市商务局编制完成中国(中山)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的申报方案报呈市政府审定,8月份市政府正式向省政府提出建设综试区的申请。
3、2020年4月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透露将新增设立46个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市商务局联同中山海关、中山港海关等部门,加大力度积极谋划促进中山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创新举措,营造良好的通关营商环境,形成合力争取国家、省对中山经济发展的政策倾斜支持。
4、5月6日,国务院正式公布了新增的46个综试区名单,中山名列其中,申报工作取得圆满成功。
新闻推荐
30年只为中山人端上一碗好饭 中山市聚丰园粮油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邱岛谈“永不落幕的行业”
聚丰园董事长邱岛如今,很多中山人买米都会认准“聚丰园”这个品牌。30年前,中山还是广东的重点产粮区,潮汕人邱岛便从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