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区征集二期社区兜底服务联络员,传递邻里守望的正能量 首期31名联络员成为街坊好帮手

中山日报 2020-05-07 04:40

谢浩超(右一)和社工一起探望陈伯,帮他解决困难。受访者 供图本报讯(记者 徐钧钻)俗话说,“千金买宅,万金买邻”“远亲不如近邻”,邻里和睦是文明城市的重要基石,是文明城市创建不可或缺的一环。记者昨日从南区社会事务局了解到,经过首期社区兜底对象联络员培育和实施后,近期计划征集第二期社区兜底对象联络员,织密邻里守望的网格密度,传递和发扬邻里互助的社区正能量,为南区打赢创文翻身仗营造全民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社会氛围。

今年22岁的谢浩超是南区兜底服务对象联络员队伍中的一员,家住南区的他平时就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是社区有名的热心肠。去年7月,他报名并成为了树涌和沙田两条自然村的兜底服务对象联络员。在街坊口中,谢浩超是一个语言较少的老实人,但对服务对象却热情细心,尤其是面对残疾人服务对象时,同样作为残疾人的他,能够很好地站到服务对象的角度看问题。

疫情防控期间,谢浩超帮助家住树涌村的陈伯解了燃眉之急。原来,今年71岁的陈伯在老伴去世后,独自照顾着两个智力障碍的女儿。虽然大女儿和小女儿都先后过了而立之年,然而大女儿却只会做简单的家务,小女儿依然不能自理。3月上旬,陈伯的小女儿在一次进食中,误吞鱼骨头、刺穿胃部需要手术,让陈伯难以应对。得悉情况后,谢浩超很快伸出援手。“其实我也没做什么,只帮陈伯填写了住院手续。每天开摩托车载陈伯往返市人民医院-树涌。”谢浩超腼腆地说。

“联络员除了是困难街坊的好帮手,也是我们的好助手。”中山志远社会工作服务社的社工罗香清对记者说,“南区常住人口6万人,其中老年人超过6000名,残疾人超过440名,社工难以及时、有效地跟进。”去年9月3日组建的兜底服务联络员队伍,31名成员大部分是社区的退休老人和热心街坊。有了他们,不管是开展恒常探访,还是日常向社区反映困难群众的生活困境,在特殊天气、抗击疫情期间进行紧急走访、及时通知,了解服务对象情况都变得更加轻松。疫情防控期间,这批兜底服务联络员积极参与到防疫需求排查、生活物品代购、陪伴就医等服务当中,直接参与防疫需求排查达130户次,代购生活用品2次,陪伴就医若干次。

据悉,该团队正在招募新一期成员。报名成功的志愿者将在社工的引领下,发展和培育成“兜底服务联络员”一员,参与家门口、邻里互助的公益活动。联络员具体工作包括关注所在村居兜底服务对象的基本情况,有紧急情况及时通知反馈区域负责的社工,及时给予安慰和帮助;协助南区社会事务局、南区志远社工服务中心开展活动宣传、活动协助等服务;为该村居兜底服务对象提供精神慰藉、人文关怀等。

联络员加入方式

●报名地点:南区西环一路3号良都全民公益园B栋202室

●报名资料:本人身份证、1寸证件照1张

新闻推荐

中山12345政企通上线试点 企业有诉求,就有专人跟,开启暖企惠企“高速通道”

南方日报讯(记者/吴帆通讯员/曾毅峰)“中山相关部门能够及时倾听了解我们的需求,并提供热情高效的服务,在企业需要的时候鼎力...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