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鱼”变“活鱼” 三角镇鲤鱼山蜕变记
●湿地公园成“网红打卡点”
鲤鱼山是三角镇最高的山峰,海拔77米,因山形酷似一条肚皮朝天的鲤鱼而得名。鲤鱼山地处三角镇北部,沿环山路上行几分钟就到了。4月28日一早,记者到访时,虽天气炎热,但仍有不少市民到鲤鱼山游玩。
说是鲤鱼山,实际上现在已经变成生态湿地公园了。入大门后,近处是党群共建场所,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写有廉洁自律警示语的宣传栏,有新三角青年林,三角梅花园,也有供市民歇息的石凳、散步的林间小道;远处,如同刀切过一般裸露的山体上,印制有两行红色大字:“绿水青山 就是金山银山”,非常醒目。
山下围绕一片湖泊,打造了一湾湿地公园,供市民游乐。到访时,记者虽然没有看到保洁人员工作,但公园里干干净净。顺一条水泥板铺成的台阶路上行,沿途层林叠翠,鲜花盛开,攀登十分钟左右即可到达山顶,美丽的三角镇尽收眼底。
何文林说,背靠金句拍照留念和登顶眺望三角,都是市民喜欢的打卡点。
●破坏严重
鲤鱼山一度成“死鱼”“臭鱼”
在公园里,我们看到一间“生态环境科普工作室”,工作室没有上锁,随时对游客开放。室内的一面墙上,图文并茂记录了鲤鱼山蜕变的过程。
资料显示,早在1958年,根据发展需要,三角镇工交办就在鲤鱼山开办了采石场,大片山体开始裸露。1992年,三角镇建设南三公路填路基时,大量的砂粘土和风化石均来自这里。粗放式的开采,导致鲤鱼山出现“只见石头、不见树木”的退化景象,不仅留下了刀切一般的山体,还留下了几个深坑,风吹沙尘飞,鲤鱼山可谓遍体鳞伤。
不仅如此,由于缺乏管理,2017年以前,山边一带还被一些养猪人占据,高峰时期,违规养殖达300多头,这使得鲤鱼山不仅恶臭难闻,而且原始生态遭到极大破坏。
公园附近一位陈姓老人告诉记者,鲤鱼山脚下就是三角中学和居民所住的村子,鲤鱼山变成了“死鱼”“臭鱼”后,村民怨声载道,对政府管理部门的意见很大。
●鲤鱼山涅槃重生
源于生态修复
三角镇宣传办有关负责人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变化源于2016年,当时三角镇决定对鲤鱼山进行生态修复,建设鲤鱼山生态湿地公园。2017年12月29日开始,鲤鱼山生态湿地公园工程正式动工建设。
根据规划,鲤鱼山生态湿地公园总面积136亩,其中湿地水域面积51亩。三角镇在鲤鱼山山顶种植了山松、荷木、黎蒴、山杜英、黄樟、楝叶茱萸;在山坡种植杜鹃、爬山虎;在山脚下种植黄花梨、细叶榕、竹柏、沉香等,总计近2万棵。最关键的是,违规养猪场被彻底清出了鲤鱼山。
这位负责人向记者讲述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细节。鲤鱼山南侧因开采石料,出现一片直立裸露的山体,面积很大,没有一粒土,想要复绿几乎不太可能,怎么办?镇领导调研现场后,灵机一动,何不巧借裸露山体,印制金句,表达生态建设理念,警示后人呢?大家一商量,“绿水青山 就是金山银山”随后印制其上。随后,鲤鱼山湿地公园渐渐成为了一处集党建教育、湿地游玩、健身休闲、科普教育等功能于一体的“网红打卡地”。
本报记者 卢兴江 见习记者 王蔚然
新闻推荐
中山市交通运输局以“双罚制”倒逼网约车平台规范化 平台违规派单 每次最高罚3万元
“针对网约车平台"违规派单"的问题,近期市交通运输局开展了一系列督查行动,对违规公司开出了3万元的罚单。”4月26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