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中型城市社会治理中山模式 奋力谱写“重振虎威”公安新篇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对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提出了明确要求,为新时代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指明了方向。新一届中山市委班子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抢抓国家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深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双区驱动”重大历史机遇,审时度势发出了“解放思想、重振虎威”总动员令,提出要传承中山敢为天下先的传统,以更宽广的视野、更长远的眼光谋局定位,在变中求新,变中求进,变中求突破,坚决打赢中山经济翻身仗。
中山曾连续6届24年获评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地市、4次捧得“长安杯”。在千帆竞发的新时代,社会治理不进是退、慢进也是退。我们要积极响应市委发出的“解放思想、重振虎威”号召,放下荣誉、重新出发,主动来一场思想上的变革,从一切不合时宜的思维定势、固有模式、路径依赖解放出来,以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勇气和担当,破障前行,推动中山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特别是作为公安机关,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对公安工作的绝对领导,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工作主题主线,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最大限度地把制度优势、经验优势、基础优势转化为警力赋能、工作动能、治理效能,全面推进中山市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努力打造中型城市社会治理“中山模式”,奋力谱写中山“重振虎威”公安新篇,着力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新格局,为中山市打赢经济翻身仗创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
要以人民为中心推动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为了人民、社会治理依靠人民。我们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把社会治理变成全民参与的生动实践,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要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完善正确处理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的有效机制,深入创建“枫桥式公安派出所”,最大限度地把矛盾化解在当地、消除在萌芽状态。要坚决严厉打击群众反映强烈的黄赌毒、盗抢骗、黑拐枪等突出违法犯罪,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要坚持专群结合、群防群治,坚持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探索创新新时代下群防群治工作方式,提高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水平。要加强基层社会治理,坚持大抓基层、大抓基础的导向,推动重心下移、警力下沉、保障下倾,培育创建一批群众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时代品牌,全力打造手段智能化、主体多元化、形式多样化的基层社会治理模式。
要以智慧公安建设提升社会智治水平。科技是社会发展的引擎,也是社会治理的巨大推动力。近年来,市公安局主动顺应现代科技发展趋势,创新推进“智慧公安”“五智五精”建设,率先建成警企联合创新中心,形成了污水验毒监测、动态人像识别、互联网+智慧交通、摩托车智能防控等系列实战应用成果,得到了省委李希书记的充分肯定。智慧无限,警务常新。我们要始终瞄准前沿科技,升级建设智慧公安2.0,依托警企联创中心,把大数据、云计算、5G、人工智能、区块链等现代科技与社会治理深度融合起来,全力打造“1”个能力中心,通过智慧新指挥和移动警务“2”大抓手实现情指一体化,建设标准保障、安全保障、运维保障“3”大保障系统,夯实感知网、传输网、警务云、视频云“4”大基础工程,精耕智情预警、智感防控、智侦合成、智服惠民、智管强警“5”类核心实战应用平台,探索打造数据驱动、人机协同、跨界融合、共创分享的智能化治理新模式,实现公安工作的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要以法治营商环境助推经济重振虎威。法治是最有效的社会治理模式,也是最好的营商环境。当前,中山市正在谋划新一轮大发展,打赢经济翻身仗,重振中山虎威。在这历史性关口,中山公安机关要将法治摆在更为突出的位置,深入推进法治公安和执法规范化建设,着力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为中山市经济重振虎威保驾护航。要紧紧抓住公安执法关键环节,完善执法权力运行机制和管理监督制约体系,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要规范涉企行政执法,构建轻微违规首次不罚等“审慎为民”涉企执法模式,最大限度减少公安执法办案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负面影响。要严把证据关、事实关、法律关,严格规范涉企受立案和经济案件侦办执法行为,建立检法机关提前介入指导、集体审议决定、依法慎用羁押性强制措施等涉企案件办理工作机制,依法保障企业合法经营。要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处理的记录、通报和责任追究制度,严防利用刑事案件插手经济纠纷,着力营造“亲”“清”政商关系。
要以深化公安改革增强社会治理效能。改革是社会发展进步的永恒主题,是破解社会治理难题的关键。中山是市直管镇区的地级市,24个镇区公安分局的设置导致机构、警力严重分散,难以形成社会治理拳头效应。要以破旧立新的智慧和勇气,深化公安体制机制改革,在行政体制不变的基础上,探索实施中心分局改革,合并四分之三左右的分局,缩减三分之一以上的派出所,推动警力资源集约化、高效化,形成五指合拢、强劲有力的拳头,更好地发挥公安机关在社会治理中的主力军作用。要深化“放管服”改革和“互联网+政务”改革,对标“双区”建设要求,不断优化公共服务体系,探索推出更多减证放权、人才入户、自主办证、绿色通道等惠企便民措施,营造尊商、爱商、扶商、护商氛围,让政府成为招徕商机的“桥梁”、服务发展的“帮手”、排解难题的“娘舅”,更好地服务中山市经济社会发展。
(作者系市政府副市长、市公安局局长)
新闻推荐
供澳门矿泉水,七成来自五桂山中山海关严格监管确保供澳矿泉水安全
中山海关对出口矿泉水进行严格的安全监管何雪雁摄羊城晚报讯记者林翎、通讯员冯云报道:五桂山因五桂飘香而得名,这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