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落实河长制 清淤治污护湿地 中山市结合主题教育大力构建和美水乡
本报讯 (记者 李丹丹 通讯员 宗轩)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贯彻落实中央及省关于河长制工作决策部署,中山市委、市政府把抓好群众反映的热点民生问题和省委巡视整改紧密结合起来,围绕“河畅、水清、堤固、岸绿、景美”河长制目标,全面推动河长制落实。扎实推进中山市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以更坚定的政治担当,更务实的有力举措,确保相关工作落实落细,推动了主题教育更好地惠及群众。
中山市全力构建市、镇、村三级河长体系,实现河长制全覆盖。市级河长带头深入各地开展巡河指导,现场督导解决难点问题,累计发现问题3208个,落实整改2887个,整改率90%,有效解决大批影响河湖健康的重点难点问题。其中扎实推进专项整治,推动河湖面貌逐步改观。包括拆除非法侵占河湖建筑物396栋、建筑面积43.86万平方米;清理(清漂)河流1765公里,清理水域39平方公里,推动河道保洁从“短期集中整治”向“常态管护”转变。对纳入国家监管平台的黑臭水体15条进行清淤疏浚,已完成清淤12条,完成率80%;全市清淤河道128条,已清淤疏浚长度153公里,并清理整治入河排污口352宗。
中山市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强化水污染源头治理。加强工业污染防治,共排查“散乱污”工业企业(场所)2756个,完成整治2756个,整治清单任务完成率100%;积极推进企业绿色清洁生产,审核评估验收企业80家,省级以上产业园区实施循环化改造比例为100%,其中华南现代中医药城、中山火炬开发区产业园区等两园区被评为广东省循环化改造试点园区。并加强城镇生活污水防治,全市新增管网278公里,21座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已完工13座,8座在建设阶段,检测污水管网长度224.34公里,修复管网长度17.72公里。
中山市重视湿地公园建设,构建和谐水生态环境。全市共建成开放各类湿地公园16个,面积415公顷。2019年度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指标25平方公里。建立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出台《中山市饮用水源保护区生态补偿实施办法》,首次实施饮用水源保护区生态补偿考核,落实饮用水源保护区生态补偿政策对镇区的激励作用。
新闻推荐
中山市率先在全省将三种气象指数同时纳入政策性农业保险 遭遇强风暴雨低温 水产养殖可获赔偿
保险公司负责人给港口镇养殖大户送政策性水产养殖保单。本报记者黄启艳本报讯(记者黄启艳见习生陈雪琴通讯员梁妙铃)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