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科大中山学院90后教师入选2019年中科协中外 青年交流计划名单 专攻半导体 强我“中国芯”

中山日报 2019-12-17 06:58

高庆国图片由受访者提供本报讯(记者 唐益 通讯员 张远秀)近日,2019年中国科协优秀中外青年交流计划入选名单公布。记者通过名单了解到,本年度共225名青年人才入选,其中中山市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教师高庆国榜上有名。中山学院也成为全国同类高校中,唯一有教师入选的学校。

据悉,中国科协优秀中外青年交流计划面向全国高校科协、省级科协、全国学会征集青年人才,资助中国籍全日制在读博士生、在站博士后和青年科技人才(包括助理教授、助理研究员、副教授和副研究员)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赴国外大学、研究机构、实验室开展短期访问、交流。经推荐申报、形式审查、专家评议等环节,2019年青年交流计划共确定资助225名入选者。

今年27岁的高庆国是一名工学博士,今年6月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光学与电子信息学院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专业,随后入职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成为一名专任教师。

“能够入选这次中国科协优秀中外青年交流计划真的非常幸运。”谈及此次能成功入围,高庆国表示,也许和自己的研究方向以及研究背景相关。“这个项目主要支持青年科技人才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开展国际访问交流,我主要从事新型半导体器件及其高频应用的前沿研究,有在高水平刊物发表论文的经历,在新型半导体器件的构建和研究上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和潜力。”

高庆国说:“导体器件是现代社会自动化和信息化的基石,我从事化学气相沉积二维材料射频器件研究工作,在石墨烯、二硫化钼等材料的化学气相沉积制备与表征、相关器件设计与制备,和射频微波器件设计与测试等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在他看来,自己的研究领域正切国家紧迫战略需求,是能在一众竞争者中入选的主要原因之一。

接下来,高庆国将赴国外实验室进行交流。“希望通过交流访问解决超短沟道二硫化钼射频晶体管的制备问题以及新型高性能晶体管结构设计问题。”高庆国介绍说。

“关键半导体器件和芯片是国家高科技和信息产业的核心技术,新型半导体材料和器件研究对于未来半导体器件和芯片领域的应用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从博士阶段就一直从事于半导体物理与器件方面的研究工作,高庆国对于即将到来的出访,有自己的方向,“省市共建和"冲补强"提升计划是学校和老师的重大机遇,我希望通过访问交流学习提升自己的科研水平和能力,走在国际科技前沿,拓宽自己国际科技视野,更好地为学校和地方的科研工作服务。”

新闻推荐

中山市5年投入了近2亿元开展低保、低收入家庭危房改造工程 惠及3443户“双低”家庭

本报讯(记者卢兴江)中山市不断探索解决困难家庭和优抚对象住房难的方法,致力改善困难群体的居住环境。12月13日,市民政局...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