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伍不褪色 助人解忧愁 南头镇成立退伍军人志愿者服务队,为镇上有需要的退伍军人、孤寡老人以及困难家庭提供服务

中山日报 2019-12-16 05:17

南头镇退伍军人志愿者服务队着力提升服务技巧,为越来越多的人提供暖心服务。踏着整齐的正步,伍展红与南头镇退伍军人志愿者服务队的其他成员一起走上第七届博爱100最强公益决赛的舞台,将他们精心打造的项目“暖军红色行动·南头镇退伍军人关爱增能计划”娓娓道来。作为一支由退役军人组成的志愿服务队伍,他们秉承“退伍不褪色”的信念,活用自身优势为镇上有需要的退役军人、孤寡老人和困难家庭儿童提供恒常的暖心帮助,并通过丰富的活动将军事技能展演带进学校,向学生们展现军人风采的同时,激发他们对军队的向往和对祖国的热爱。

小档案

项目名称:暖军红色行动·南头镇退伍军人关爱增能计划

实施地点:南头镇

项目内容:由退役军人组成的志愿者服务队活用自身优势,既为南头镇有困难的退役军人提供链接就业资源等帮助,也为社区孤寡老人、困难家庭中的儿童提供恒常的暖心帮扶,更通过“爱国主义日”等活动把军事技能展演带进学校,激发学生对军队的向往、对祖国的热爱。

文/本报记者 王欣琳

见习生 陈家浩

图/受访者提供

成立志愿者服务队 以同理心帮扶战友

南头镇退伍军人志愿者服务队成立于2018年,其前身是南头镇预备役志愿者服务队,“2014年退伍后,我加入南头镇社工委,因此接触到中山市博爱100公益创投活动。积累一定经验后,我将目光投向预备役志愿者服务队,思考能否在此基础上打造一个服务范围更广的公益项目。”伍展红笑着介绍,在镇组织人事办和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的支持下,他从预备役志愿者服务队中精选25名成员,于2018年重新组成了南头镇退伍军人志愿者服务队,这支队伍的成员几乎全部由本地退伍军人组成,服务对象从孤寡老人扩展到南头镇的儿童和退伍军人。

“孩子们是祖国的未来,对他们多点关心和帮助是理所当然的,我们也曾在去年春节前后走进社区困难家庭,送去慰问和暖心帮扶。同时,作为一名退伍军人,我能体会战友们退伍后的迷茫和无所适从。”伍展红回忆道,不少战友退伍后,既感到与社会脱节、难以找到工作,也容易产生落差感,服务队的成员之一阿辉便是如此。在部队时,阿辉深受器重,由于家庭原因他不得不退伍回乡。最初,阿辉成为一名警卫员,但薪水较低、社会价值得不到体现等因素使他心理落差较大,随后辞职进入一家染布厂工作,却不幸误入歧途,并车祸住院。“作为阿辉的战友,他的心理我们感同身受,同理心更坚定了我们帮助他摆脱困难、重回正轨的决心。”伍展红高兴地说,在服务队的努力下,他们不仅成功帮助阿辉扶正心态,还为他找到一份不错的工作。如今的阿辉事业、生活越来越好,更主动申请加入服务队,帮助更多战友和有需要的孤寡老人、孩子们。

着力提升服务技巧 不畏困难情暖人心

伍展红说,他们曾想帮扶南头镇将军社区一位孤寡老人,却遭到老人的激烈反对。老人认为帮扶是一种施舍,气愤地拒绝了服务队,这让伍展红十分苦恼,“与社工不同,我们缺乏专业知识和技巧,难免遇到困难。为了弥补不足,我们常虚心向专业社工请教,也与他们联动开展服务。”

针对老人拒绝帮扶的情况,社工给出了“揣摩心理、恒常帮扶”的绝招,既要像子女般和他深入谈心,更要以恒常的服务敲开老人心房,建立信任与情感交流。“听从社工的建议,我们每周坚持探望老人三到四次,由于成员绝大部分是本地人,志愿队能够充分发挥邻里优势,增加亲切感。”伍展红表示,居住在附近的志愿队成员把探访老人变成日常,在天气变化或节庆时,他们更是积极入户陪伴、嘘寒问暖,坚持了整整三个月后,老人卸下防备。“后来,每当我们经过或上门探访,老人会积极和我们分享生活趣事,这让大家十分开心。”

作为由退伍军人组成的队伍,南头镇退伍军人志愿者服务队的成员也不忘将自己在军队中学到的技能融入志愿服务活动当中。伍展红骄傲地说,从今年起他们积极走进校园,开展“爱国主义日”活动,结合军训汇演为学生们带去精彩的擒拿术等军事技能展演,“希望激起年轻人对军队的向往,燃起浓浓的爱国情。”

伍展红说,与困难家庭孩子一起进行拓展活动、促进团结,联系中山市国防教育基地,为老一辈退伍军人提供重温军旅生活的场所是南头镇退伍军人志愿者服务队下一步的计划,“在最强公益决赛的舞台上,专家评委对我们充分肯定,更提出了期望。接下来我们也将尽力将这样的模式在全市范围内推广,惠及更多的退伍军人、孤寡老人和困难家庭的孩子。”

新闻推荐

知名作家、评论家郭小东做客中山“莲峰论坛” 中国现代小说如何彰显“现代”?

郭小东长篇小说是当代文学出版领域中最为重要的文学体裁,它不仅广受读者的关注,也备受作家的青睐。何为长篇小说?如何写...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