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菊花傲霜时

潮州日报 2019-12-15 09:32

□谢娇兰

一年中的花事,最红火的除了过年的花市,似乎便是初冬公园里粉墨登场的菊展了。因而,每年的菊花大擂台,我是必看的。女人对花天生有一种怜香惜玉之情。

走在熟悉的中山公园湖滨路上,才幡然,公园已久违了,近在咫尺的风景常常是最被遗忘的风景。因熟视而漠然。

我们看菊花,看的是它姹紫嫣红、争芳斗妍的那一份热闹,也看摆花的艺术种花的技巧。从不敢说“赏”字,赏菊花仿佛只是那些文人雅士之事。《红楼梦》里那个海棠诗社的群芳们便是一群赏菊高手,单一种菊花,从“忆菊”到“残菊”,便写了十二题。其中林黛玉的《咏菊》最胜:

无赖诗魔昏晓侵,绕篱欹石自沉音。

毫端蕴秀临霜写,口齿噙香对月吟。

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

一从陶令平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

把赏菊的那一份痴迷到内观情绪的表达,勾连出陶渊明式的格调,短短几行诗,便有了思想的立体感。

历代名家对菊花的歌吟也不在少数,尤喜宋·郑思肖《题菊》诗中的一句,“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堕北风中”,诗中菊花已被赋予了高尚的人格化。据说著名大诗人苏东坡也曾因写菊花诗得罪了王安石被贬海南,王安石的《残菊诗》是这样写的:

黄昏风雨打园林,残菊飘零满地金。

折得一会还好在,可怜公子惜花心。

苏东坡读后颇不为然,就写了一首诗取笑他“秋英不比春花落,为报诗人仔细看。”因此惹恼王安石而结怨,后遭贬到了海南之后,苏轼才发觉菊花果然是会飘落的。想不到天然一菊,竟惹动人间忒多情事。

我来,中山公园的菊花还未曾全情盛放,然来看花人却不少。手挽手闲情逸致地流连的青春少女或小情侣,他们或对花的别致漂亮作惊叹状,或俯首低头偷偷地轻嗅一下花朵儿上的香气;而那些信步闲庭的老者,与其说是来看花,不如说是来公园散步,呼吸新鲜空气,浓烈与素淡对他们来说都一样;最兴奋的莫过于那无邪小童,若穿花蛱蝶般,指认着花株系着的标签,牙牙学语。难怪冰心老人晚年游香山“只拣儿童多处行”。菊花的冷艳与儿童的朝气,成了一幅人间美意图。

“地冷石阶秋菊小,一丛开得两三花”,说的是秋菊。然粤东的秋天已过去许久,天气依然温煦、暖和,菊花并不见得小且稀。倒有一些是刻意培养成一枝独秀的,也不瘦,蓬蓬勃勃昂首含笑。栽培技术之先进已衍化出其繁多的种类,非旧时天然所生可比。全球气候变暖自不待说,人工技术的高超已足令花序逆时而发。传说女皇武则天称帝时曾着令百花盛开以示威风,惟牡丹傲慢,被贬洛阳。设若以现时条件与技术,一介老花农已足顶过什么真命天子的旨意,催放牡丹也非神话了。

在这些参展的菊花中,有不少便是为应此盛况而从花棚赶来赴约的,花本无意苦争春,只为主人效力耳。每一届的花事,从含苞待放至枝头抱香死,至多为一两个月。这么短智的花期,不能不令人顿生“寻春须是先春早,看花莫待花枝老”之慨。

多情还数看花人!

新闻推荐

中山市得志金属表面处理有限公司新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征求意见稿)信息公开

中山市得志金属表面处理有限公司新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信息公开情况如下:1、征求意见稿全文及公众意见表网络链...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