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乡村: 耕好“试验田” 蹚出“振兴路” 二论中山发展创新局

中山日报 2019-12-11 02:28

》》》上接01版

中山乡村振兴基础条件不错,但发展程度与国内先进城市比,与周边兄弟城市比,都存在不小的差距。比如浙江16年久久为功打造全景式的美丽大乡村,“千万工程”成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基层农村的成功实践,荣获联合国“地球卫士奖”;省内的粤东西北地区,美丽乡村建设热火朝天,各个领域赛龙夺锦,比如梅州以“六个一”机制倒逼人居环境整治任务落实,沿交通线、沿省际边界线、沿旅游景区、沿城市郊区“四沿”示范带环境综合整治卓有成效;还有中山对口帮扶的肇庆、潮州,都有一些贫困村、落后村蜕变为美丽乡村建设样板村,实现弯道超车、后发先至。

反观我们自身,乡村振兴发展还有不少深层次矛盾问题亟待突破。比如,农村建设项目照搬照套城市建设管理模式和标准,造成项目立项、规划设计、用地审批等环节相互“卡位”,真金白银无法投入发挥效力;有的村缺乏振兴发展的长规划和组合拳,工作停留在“零敲碎打”的初级阶段;农村工业园区、厂房、村民住房混杂交错,用地碎片化、低效化等严重制约发展动能转换。

问题更为突出的是,中山农村人居环境水平总体不高,全市自然村建有农村生活污水收集管网及分散式处理设施仅占四成,黑臭水体治理任重道远;生活垃圾处理能力存在需求缺口,扰民问题时有发生,垃圾分类处理和源头减量有待迅速铺开;还有“三清三拆三整治”、“五大美丽”行动、窝棚和“三线”整治、“厕所革命”……在乡村发展大变革大转型的关键期、城乡要素双向流动交换的机遇期,倘如不能更好地统筹谋划、科学推进,中山城乡协调均衡发展的优势或将荡然无存,甚至可能在城乡融合发展的时代洪流中掉队,产生新的历史包袱。

可以说,美丽乡村建设,既是党和国家的大战略,湾区建设的硬要求,也是中山重振虎威的“试验田”,需要全市共同行动起来,打一场美丽乡村建设翻身仗。今天我们播下了希望的火种,期待有更多的左步、曹边、永宁拔节孕穗、开花结果。当“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走出诗礼传家的定格画面,当记忆中的故园变得可亲可感,当人才“上山下乡”成为新时代的潮流,当农民成为让人向往的职业,那么,中山重振虎威、实现高质量崛起便为期不远。

新闻推荐

彩霞满天

连续两天,中山市傍晚天空的彩色云霞夺人眼球,它们在日落的过程幻变出不同颜色,绚丽多姿。中山气象台的数据显示10月...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