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城市之“魂”是什么? 专访“广东四小虎”提出者、中国著名战略咨询专家王志纲
三十多年后的今天,面对经济发展下行压力,面对粤港澳大湾区和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双区驱动”的重大机遇,中山再次提出思想解放,吹响重振虎威的号角。
在机遇和挑战并存的时刻,中山如何定位城市?虎威从何处振?道路该如何走?12月5日,本报记者专访了“广东四小虎”的提出者、中国著名战略咨询专家、智纲智库创始人王志纲,以及智纲智库广州战略策划中心总经理金凌冰。两位专家从全球和中国发展的视角剖析“四小虎”城市宏观走势,并为中山发展新定位、新动力、新方向给出建议。
文/本报记者 谭华健 图/智纲智库提供
话说“四小虎”:给全国上了一堂市场经济课
○记者:上世纪八十年代,您在《广东跃起四小虎》《珠江三角洲启示录》报道中提出了“广东四小虎”的概念,能否简单讲述下当时的背景及意义?
●王志纲:写“广东四小虎”,大概是1987年,到现在已有三十多年了。当时中央提出加大开放,广东主要城市全线开放,整个中国进入一个激动人心的时代。当时我是新华社广东分社记者,在珠三角采访。采访时,发现大家盯着的只是深圳、珠海特区。其实当时更激动人心、更有创造力、更有活力、更具学习参照对标条件的,反而是深圳和珠海之外的其他珠三角城市,因为特区具有“开小灶”“特殊政策”等优势,而其他几个城市,很多是由农民群体直接进入制造业,并搞得风生水起 。
当时可选的还有番禺、宝安等,但后来发现最有活力的还是顺德、中山、东莞、南海。为什么叫“四小虎”,主要是对照亚洲“四小龙”(中国台湾、中国香港、韩国、新加坡)。
在对标中发现,珠三角“四小虎”非常有意思。中山当时还是县级市(1988年升格地级市),南海、顺德、东莞也都是按照县一级体量来对标。“四小虎”各有特点。我们当时最看好的是顺德,把顺德排在第一,顺德是乡镇企业大发展,既接“地气”又有“活力”;南海主要发展个体经济,村村点火,户户冒烟,全民致富;中山是地方国营企业,其优势是可以举全市之力来打造一个平台,在规模上占优势;东莞走的是“借腹生子”“借船出海”的道路。
以地方国营企业为主的中山还涉及到规划、设计、整合资源、管理、现代化大企业之类的东西。如果说“矮子里面挑将军”,中山比其他“三小虎”更像个将军。东莞那时是“草莽时代”,从香港客商那里拿订单过来,然后到村内租一块地,迅速把厂房盖起来,“东西南北中,发财到广东”,把各地打工者吸引过来,做成产品,再通过港口,向全世界发集装箱。产品基本谈不上技术含量,即便是这样,但在当时的中国已经很了不起。
可以说中国改革开放后工业化第一阶段是在珠三角实现的,当时的《广东跃起四小虎》文章就是给全国人民上课的,市场经济是个大学校,走市场经济发展道路,充分释放人的天性,解放思想,让人民充分去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根据自身特点走出一条道路来。“四小虎”对整个中国影响和推动是非常大的,已定格成一个时代的光荣与梦想,但这只是改革开放后中国工业化的第一个阶段。
错失良机:没有把握好中国工业化第二阶段
○记者:现在回过头来看,其他三只“小虎”都走出了各自很有特色的发展道路,而中山近年却面临了一些困难,经济发展下行压力较大,您能从几个城市的发展脉络中给出一些分析吗?
●王志纲:改革开放后中国工业化第二阶段,主要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和二十一世纪初。第一阶段结束了,短缺经济时代也过去了,部分产品出现过剩,特别是制造业,开始转向以营销为王,品牌成了很重要的话题,成为带动当地经济很重要的一个“火车头”。在“四小虎”中,本来最有条件的应该是中山,但这一阶段没有把握好,错失了一些企业和企业家。比如,胡志标与爱多、何伯权与乐百氏、段永平与“小霸王”等,这是在整个中国经济发展史上值得研究的现象。
现在回过头来看,当时的中山还没有意识到,未来将是一个知识经济时代,是大脑的时代。而顺德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开始了“靓女先嫁”,乡镇企业顺利实行了改制,这一次冒着风险的改革,直接给顺德企业找到了“源动力”。结果是一个美的成了世界500强,不仅带旺了顺德,成全了一个小镇,而且成为广东“粤军北伐”的响亮品牌。另一个就是碧桂园,现在做成世界500强的房企。再看中山,当年的地方国营大企业基本上都不在了,当年的一些本地和外来的企业俊才大多也不在中山了。这是一个很值得思考的问题。本来人才就不多,有些人才又往外跑,人来了最后却又跑了,这是为什么呢?该怎么办?
寻找定位:以优质生活带动产业转型升级
○记者:您曾经写过一本《找魂》的书,所谓“找魂”就是一个地方要发展,关键是要将自己的最大价值挖掘出来,在全球化的时代,特点越明显,越独特,越能吸引人。中山曾打过“伟人牌”“华侨牌”“旅游牌”“生态宜居”和“专业镇”牌等,您认为中山的城市战略定位应该是什么?如何在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中“找魂”?
●王志纲:我对中山其实是非常看好的。我认为中山在珠三角这些城市里面是最有品位的。比如,中山在餐饮上是一流的,东莞、南海这点没法跟中山比,只有顺德可以,但顺德食材没有中山好,环境也比不上中山。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到现在,中山环境一直保护得很好。另外,中山制造业基础好,但又不是无限的工业化。我对中山的专业镇印象深刻,但这些专业镇未来如何升级是个很大的问题。
我认为中山下一步要产业升级,不能东施效颦。世界已发生深刻的变化,这种变化从中央来说就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地方来说就是新旧动能转换;从全球来说就是产能过剩。中国下一步高质量发展,要讲究精细化。前段时间一位朋友送我三副高尔夫球手套,国内大概卖80元每副,他送我的是1000多元每副。因为他是找日本一位大师做的,那位大师一辈子只研究打高尔球人的手部肌肉弹性、手纹等,最后成为全球第一的高尔夫球手套设计大师,把一件产品做到了极致。
我们讲生产、生意、生活,中山应该倒过来做,不是简单的生产和生意,而是先讲求生活。正如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不平衡不充分具体可以表现在产品上、生活上。中山是有条件成为世界级品牌的奢侈品、生活品生产之地的。在这方面我觉得中山比其他“小虎”更有优势,但这就需要善于学习,善于把自己的生活和品位融化到产品和服务上。做到这一点,中山的工业怎么会没有未来呢?
中山的工业发展应该是向上走,而不是横着走,这就需要敢于嫁接国内国际资源,敢于规划。比如,我们现在与意大利商会合作,不是走数量,而是往质量上走,意大利商会过来谈过,涉及了几乎所有的奢侈品行业,他们对珠三角非常感兴趣,我看最有条件嫁接这种资源升级的应该是中山。改革开放后中国工业化的第三个阶段,更注重品牌化,高科技化,其背后需要强大的产业和人才支撑。中山应该对于新兴事物有一种更加敏锐的嗅觉。
抢抓机遇:深中通道可助中山站上全新平台
○记者:面对粤港澳大湾区和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双区驱动”重大战略机遇,中山作为珠江东西两岸融合发展的支撑点,如何把握这一机遇,谋划未来发展?
●王志纲:现在的中山有点“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历史性的契机也许即将在中山面前“爆炸”。2024年深中通道开通,将打通珠江东部和西部,对接了东莞与深圳,大湾区巨大的能量涌动起来,这时中山就会完全站在一个新的平台上吐故纳新,这才是战略,这才是抓手,这才是机遇。
中山这些年来为什么停顿,就是缺乏长远的战略眼光。战略不是就事论事,不是见子打子。面对这个历史性的战略机遇期,中山需要谋定而后动,不能像东莞接受深圳的那种漫延式发展,而是要“接财接福接机遇”。据我了解,现在深圳的2000多万人口,相当多的高精尖人才都渴望半小时“改天换地”,就半小时就可一步到了中山,在中山享受比深圳还好的生活。这是很大的机会,不光是过来买点房子的问题,而是他们带来的是对生活的向往,还有带来更多合作的机会。
任何一个城市的发展都有一个战略机遇期,深中通道的打通就等于是把珠江东部强大的势能引到西部来,在粤港澳大湾区这将是一个划时代的历史性事件。这对于中山是外在的战略性能量,中山在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的同时,要大力发展高端服务业,推动中山新旧动能转换。
在深中通道打通后,中山这个“小弟”如何弯道超车?成为大湾区的一个水平最高的生活平台,休闲平台,由生活再到生产、生意,最后带出创新平台,新的高端产业平台。而面对这个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期,关键是中山准备好了没有。
正如孔子所说:“近者悦,远者来”。本地人感到很喜悦,远方的人很向往,中山是具备这种条件的。深中通道开通后,这里有深圳人向往的高端生活,怎么去迎接,并让他们心服口服,这才是超级的招商引资。面对“双区驱动”,中山迎来了新时代,中山需要抢占制高点,才能开创新时代,打造新生活。
中山要打造大湾区
高水平生活平台
——专访智纲智库(王志纲工作室)广州战略中心总经理金凌冰
○记者:刚才王老师提到,中山可以打造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的一个水平最高的生活平台,休闲平台,由生活再到生产、生意,最后带出创新平台,高端产业平台,您认为中山在大力发展现代高端服务业方面有哪些优势?
●金凌冰:“风起伶仃洋,潮涌大香山。”中山是一个神奇的地方,这一片土地对于中国有着特殊的意义。放眼全中国,很少有载体能将沧海桑田的时代变迁、西风东渐咸淡文化的交融、近代波澜壮阔先行者以及改革开放不走回头路开拓精神等元素凝聚在一起。
如果仅从面积看,中山地域有限, 但从产业和经济发展看,中山基础好,特色主题产业鲜明。其中西北部民营经济的集中产业区,如古镇灯饰、小榄五金等享誉全国;环湾东部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势头好;中心城区尺度宜人的岐江蜿蜒穿城而过,孙文西路老街风韵犹存;中部及南部以金钟湖公园、三乡中山温泉、长江高尔夫等为核心形成了五桂山生态休闲旅游区;东南则以南朗镇伟人故里为核心成为人文旅游和观光旅游的重点。人文历史厚重、工业基础好、生态旅游资源丰富、区域优势明显等等,这些都是中山打造大湾区水平最高生活平台的优势资源。
○记者:中山如何成为粤港澳大湾区水平最高的生活平台,智纲智库能给提些具体建议吗?
●金凌冰:深中通道开通后,中山要打造大湾区水平最高的生活平台,适度工业化并保持优越的生态环境是基础,文化是本底,当然生活形态上离不开吃、住、行、游、购、娱。正如王志纲老师前面所提到的中山餐饮业发达,上万家食肆组成中山特色美食群体,而吃好是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基本需求,餐饮业做特,完善美食之旅,并形成积聚效应,将构成中山的特殊魅力。从空间上看,五桂山区域也是珠江西岸山水生态环境最为优越的地方,是珠三角工业化海洋中难得的一片“绿洲”。五桂山以南可以珠澳联动,以大香山文化为连接,打造珠江西岸国际休闲度假目的地。历史上的香山,风云际会,中西交融但开风气之先,人文隆昌群星灿烂,中山、珠海、澳门三地历史上同属香山,香山文化是珠江西岸的文化主体及核心。中山可凭借优良的生态环境,深厚的文化底蕴,休闲的城市氛围等,与珠海和澳门实现错位发展,从旅游过境地到旅游目的地。以香山文化为魂,以五桂山自然山水为背景,以翠亨国际旅游小镇为核心引擎,以中山温泉、长江度假区、海上温泉等为重要支点,整合小榄菊花会、咀香园、沙溪凉茶等传统工艺、醉龙舞、南朗崖口飘色、鹤舞、白口莲山歌等国家级或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构建能触摸、能感知、能回味的大香山文化整合平台,大力发展产业文化旅游,将可以构建中山旅游目的地体系,使中山成为与珠江西岸“澳门——横琴”休闲娱乐板块交相辉映的生态人文度假目的地。
新闻推荐
中山市文化艺术中心创新艺术普及方式“剧场体验日” 让观众与剧场零距离
“剧场体验日”活动现场市民跟随工作人员参观剧场“没想到,舞台竟然比观众席还大,站在舞台上往下看,感觉太震撼了!”“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