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获果实的惊喜 《香山草木:中山市常见观果植物识别手册》出版

中山日报 2019-12-07 02:02

学名“黑老虎”、别名“臭饭团”的一种植物,其名如此“霸气外泄”,其花(见下图)却红艳动人,球形的聚合果(见左图)饱满诱人。 书内插图中山观果植物园林应用尚待开发

对非专业出身的人而言,从热爱自然到认识自然,跨越知识的门槛,走进自然的课堂,像《香山草木:中山市常见观果植物识别手册》这类书籍是必不可少的指南。

翻阅书中的内容,感觉虽然它和上两本手册一样,对植物背后的文化渲染不多,更多是科学性的简介,但图中形态多样、名称奇特、色彩鲜艳的果实,还是一次次引发我进一步深究的好奇。如学名“黑老虎”、别名“臭饭团”的一种植物,其名如此“霸气外泄”,其花却高贵典雅,球形的聚合果饱满诱人。另一种名为“金钱豹”的植物,紫色的浆果外形如长了数角的洋葱,其花却白如雪莲,含羞低垂,与名字形成巨大的反差。

我想,果实带给人们的惊喜,在于其蕴藏着种子的密码,它是大自然赠给人类的神秘礼物,你永远不知将它种下以后会生出怎样的生命。果实给人带来希望、满足、甚至诱惑。以苹果为例,从亚当和夏娃偷食的“知识之果”,到希腊神话里因金苹果引发的战争,到激发出牛顿科学灵感的“牛顿的苹果”,果实在人类的生活中不可或缺,它不仅是给我们提供营养,还能满足精神审美的需求。早在两千多年前的周朝,我们的祖先已开始栽种果树观赏。《诗经》有云:“栗在东门之外,不处园圃之间,行则道树也。”

在人们的印象中,岭南应是佳果飘香之地,以果树作为观赏势在必得。可根据中山市自然保护地管护中心的调查,中山域内虽然分布着多种具有巨大开发潜力的观果植物,但“远在深山无人识”未被开发使用。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研究员、博导邢福武也指出,与北方园林、江南园林和巴蜀园林的观果植物使用比例相比,岭南园林目前对观果植物的使用相对较少。而在《香山草木:中山市常见观果植物识别手册》 的编辑过程中,编制小组成员查阅了大量历史资料及文献,实地走访了中山市内主要的公园、绿地、道路绿化和重要林地,对中山市常见种植或野生并具有最佳景观效果的观果植物进行了统计,最终得出这一植物名录。它的出现,为研究岭南园林对观果植物的引进也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参考。

近年来,中山市自然保护地管护中心相继编辑出版了两册“香山草木”植物科普系列丛书,为市民观花赏树、辨别有毒植物提供有力依据。在这初冬季节,中山出版又添一“果”——《香山草木:中山市常见观果植物识别手册》出版,为本地自然观察爱好者们又提供了一本“知识利器”。

本报记者 廖薇

在中山的冬季

邂逅果实的惊喜

11月底至12月的周末,由中山传媒·中山网主办的“小家大爱·与城市共生美好”系列活动在紫马岭公园开展了多场自然观察亲子沙龙。在中山出版《自然课堂》丛书责任编辑吴可量的带领下,孩子和家长认识了池塘边的十多种植物精灵,在游戏和故事中领略植物的智慧与优雅。

在活动现场,吴可量以无花果为例,为我们讲述了果实与昆虫的密切关系。所谓无花果,其实它的花就藏在果内。这类隐花植物对授粉伴侣的选择也极为挑剔,能够通过无花果花托顶部的小孔进入国内授粉的仅有榕小蜂。榕小蜂把卵产在无花果花里面。等花序长大了,卵羽化成榕小蜂。身上沾着花粉粒的它便从无花果顶部小孔飞出,又飞到另一个无花果中去产卵,从而帮助无花果授粉,雌花被授粉后,就会结出种子。

我和自然课堂中的孩子和家长们一样,在一旁听得津津有味。原来,我们触手可及之处就有这么多生趣盎然的自然传奇。自然课堂,是博物学文化融入生活休闲的一次体验,拉近了自然与人之间的距离。

让人惊奇的是,在萧瑟的冬季里,大自然馈赠给我们的果实仍然不少。在建有十二生肖雕像的池塘边,我们发现了一棵铁冬青树,枝条上果实累累,正是红艳。与它隔水相立的地方,另有一棵柿子树,橙红色的果实满地打滚,裂开了大嘴。偶然,我们还能在地上捡起乌榄和乌桕的果实。相比枝叶和花朵,果实的发现让孩子们尤其欣喜。

事后,翻阅最新出版的《香山草木:中山市常见观果植物识别手册》得悉,原来在中山,赏果的最佳时节并非在盛夏,而是在秋季,域内近三分之二的果实在九月呈现,其次是十月。甚至在十一月期间,中山仍有81种果实“在线”。等到一月至三月期间才是赏果淡季。

新闻推荐

中山农行:坚持严控风险 维护地区金融稳定

风险防控是商业银行稳健运营的基石。作为国有大行,中山农行始终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持续提升内控管理水平,努力防范金融风险...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