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流十二勇士: 壮烈如狼牙山五壮士

中山日报 2019-12-06 05:20

铁流十二勇士,是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珠江纵队第一支队铁流队的12名战士。

1945年5月,五桂山抗日根据地粉碎日、伪“五九扫荡”后,为坚定群众坚持抗战的信心,珠江纵队第一支队副支队长罗章有与政治处主任杨子江商量,决定成立一支宣传工作队——铁流队,到滨海、谷镇平原地区活动,一方面宣传、发动群众,坚持抗日斗争;一方面监视敌情,伺机打击敌伪。1945年5月27日,珠江纵队第一支队铁流队在石门宣布成立。全队共12人,中队长梁杏林、指导员郑新。

铁流队成立当天,即出发深入到三乡附近的雍陌乡进行抗日宣传,当晚在塘敢乡宿营时被敌人发现。叛徒郑兴及国民党地方部队挺进第三纵队肖瑞豪、巢添林部和国民党中山县特务大队高宋保部,以及五区伪联防队共100余人连夜出动,于28日凌晨3时包围了塘敢乡,向铁流队宿营地发起进攻。叛徒郑兴厚颜无耻地向铁流队战士诱降,遭到战士们的拒绝和痛斥。在十倍于己的敌人面前,12名铁流队战士毫无惧色,英勇战斗,从拂晓坚持战斗至下午4时,先后打退敌人五次进攻。

在弹药将尽、无法突围的情况下,指导员郑新主持召开紧急支部会议,共产党员带头表态决不投降。12名宁死不做俘虏的战士,把仅有的几颗手榴弹和一个炸药包留给自己。他们将文件烧毁、枪支砸烂,然后围在一起高唱《国际歌》,拉响了连同炸药包捆在一起的手榴弹。贺友仔、李权、郑楷、郑福培、李光、梁标六名战士当场壮烈牺牲,其余战士身受重伤,落入敌手。指导员郑新和一名战士在被押送途中因伤重牺牲,队长梁杏林及另外三名战士被押解到三乡。在敌人的威逼利诱面前,梁杏林等四名铁流勇士坚贞不屈,后经地方党组织及当地群众多方营救,才脱离虎口。

铁流队只存在了短短几天时间,但他们不屈不挠的英雄气概及勇于牺牲的大无畏革命精神,激励了广大抗日将士继续投身抗战事业。他们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为中山的抗日斗争史写下了壮丽的一笔。

市委党史研究室供稿

新闻推荐

牢记初心使命 重振中山虎威

》》》上接01版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杨安队为政法委机关全体党员干部讲党课时强调,当下正在进行的扫黑除恶是一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