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满意度88.7%,站点500米覆盖率超九成 中山公交集团 打造高品质公交体系的新使命

南方日报 2019-11-29 06:39

进入新发展阶段,中山公交集团肩负起了构建高效率、高品质公共交通体系的新使命。王云摄

1975年,一辆大客车从人民医院驶向石岐氮肥厂,开启了中山第一条公交路线;1997年,中山在全省率先实现镇镇通行公共汽车;2010年,中山实现“公交一盘棋”,促进城乡公交规模化、集约化、一体化发展;2014年,全省第二条快速公交在中山投入运营;2015年,中山公交集团荣获“全国文明单位”并于2017年底蝉联此殊荣;2019年,中山创建广东省首批公交示范市通过验收,被授予“广东省首批公共交通示范城市”称号。

一条公交线路,改变了许多老百姓的交通出行,也提高了城市公共服务水平。从1975年开通首条公交线路到2019年底开通194条线路,从“公交一盘棋”战略到多元化公交服务,从打通公交服务“最后一公里”到融入大湾区公交圈,从IC卡乘车5折优惠到60岁老人不论户籍一律免费……以惠民便民为出发点,近年来中山市大力推动公交事业高质量发展,搭建人民群众满意的公交。

见证城市发展之变,记录百姓出行之便,助推城市高质量发展,中山公交跑出了新速度。随着中山新一轮改革发展事业的推进,面对化解城市交通面临的突出问题、进一步满足市民出行需求、进一步服务社会经济建设的命题,中山公交集团肩负起了构建高效率、高品质公共交通体系的新使命。

撰文:罗丽娟

惠民公交?打造全民“普惠”公交体系

随儿子从外省来中山生活的王慧芬阿姨,在60岁这年体会到了中山公交的优惠力度:非本市户籍60周岁以上老年人,持公交IC卡同样享受免费乘车政策。

“我和老伴都办理了公交卡,早上从张家边出发送完孙子上学,然后坐车到紫马岭公园转转,到点了回家,方便又实惠。”王阿姨说。

公交惠民,中山是省内少数几个实现了非户籍老年人免费乘公交的城市。

从1996年2月起,博爱中山就在国内公交同行中率先实施“70岁以上本地户籍老人免费乘坐公共汽车”。2003年7月起,免费乘车的门槛进一步降低,年满65周岁以上的老年人以及独身和无儿女的老年人,均可免费乘坐市内公交。2009年,惠及面进一步延伸,60周岁以上本市户籍老年人、离休干部、现役军人等特殊人群持IC卡免费乘车。2014年9月1日起,中山正式实施非本市户籍60周岁以上老年人持公交IC卡免费乘车政策。

不仅如此,在普通市民的乘车优惠力度方面,中山也走在全省前列。2008年以来,中山市连续三次实行刷普通IC卡优惠:2008年12月起开通并实行刷IC卡享受9.5折优惠;2010年12月28日起实行刷IC卡7.5折优惠,90分钟内换乘车7折优惠;2011年10月1日起实行刷IC卡5折优惠。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底,中山已发行各类普通IC卡近362万张,每年近1.4亿人次享受公共汽车乘车优惠,成为周边城市中公交票价优惠幅度最大的城市。

2019年8月28日起,腾讯乘车码上线中山公交,市民可使用微信刷码乘车,与普通IC卡享受同等5折优惠。惠民范围、惠民力度进一步扩大。当前每日约38.8万人次享受优惠乘车,优惠乘车比重占公交客运量近八成。市委、市政府通过实施惠民便民政策,真正实现了公益性初衷,让利于民。

如果说公交惠民在做着一道道减法,那么供给服务则在做着一道道加法:加快实施“互联网+公交”战略,大力推进智能公交发展,全市所有公交线路实现WiFi信号覆盖,超过150万人成为实时公交查询用户并实现“掐点坐公交”出行,实现岭南通、中山通、二维码(微信、支付宝、银联等)支付全覆盖。

以紧贴城市发展需要和满足市民出行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近年来,中山积极推动公交事业高质量发展。目前,主城区公共交通占机动化出行分担率37.1%,公共交通站点500米覆盖率93.6%,公交社会满意度88.7%,越来越多市民把公共交通作为出行首选。

便民公交?服务经济大局优化工业园区线路

今年11月19日起,逢周一至周五,中山开通公共汽车098路线高峰区间线G098路线“兴中体育场北—翠亨新区(规划馆)”,解决在翠亨新区工作但居住在主城区的市民早晚高峰期出行难题。

098路线(中山海关—翠亨新区规划馆)是连接市区与翠亨新区的直通快线,行车路程覆盖翠亨快线全程;而G098早晚高峰线路区别于常规公交,仅停靠在人流量较密集的公交站点,缩短了市民通勤时间。

创新公交服务方式,满足市民多样化的公交出行需求,是中山公交不断优化供给推动服务从量变到质变的重要举措。到目前为止,中山已在002、991、022、993路常规公交的基础上先后推行了高峰线,解决公交线路运力与客流不能及时响应匹配调整的现状。同时不断完善常规公交、快速公交、大站快车、跨市公交、定制公交等多种方式的公共交通网络体系,提高公交服务水平和出行效率。

以快速公交B1路为例,行走在高客流走廊的中山路,运营速度25公里/小时,高峰时段为常规公交的1.7倍,使得主城区与东部组团的公交出行时间缩短至30分钟。整个系统每天运送乘客近6万人次,其中36%客流是从私家车(小汽车)和摩托车等其他交通方式转移过来,缓解了城市交通拥堵。

公交服务经济大局,是“便民公交”的应有之义。翠亨新区是中山参与大湾区建设的主阵地,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是营造良好营商环境的重要举措。公交集团强化问题导向和实践导向,主动深入工业园区、厂企实地查看,调研园区企业员工出行现状、客流特点,通过增加公交站点、新辟线路等方式,优化工业园区公交线网,解决园区市民、企业员工的出行难题。如从11月1日起,公共汽车060路线部分班次途经“翠海道中(医药园)”站;10月31日起,对公共汽车060、068、095、096路线途经的站点进行优化等。

事实上,公交集团先后于2014年7月开通了095路线,2016年5月开通了098路线,2017年6月开通了096路线,2018年6月将098路线延长首末站服务时间,持续完善翠亨新区工业园区员工上、下班以及居民公交出行配套服务。目前翠亨新区的公交线路有060、068、095、096、098路共5条线路,公交站点覆盖了纬创光电园、临海工业园(金晖苑)、中铁南方公司、中泽重工等工业园区和厂企。

“城市建设到哪里,公交就开到哪里”,近年来公交集团新开通、优化调整公交线路,为一批工业园区、重点企业提供公交配套服务,极大解决了市民、企业员工的出行难题,增强了城市吸引力,助力中山培育引进并留住人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据统计,今年中山1—11月累计开通了11条公交线路,优化调整17条,加密班次3条,延长服务时间2条。

品质公交?打造多元化服务体系融入大湾区交通网

公交服务不仅反映了一个城市的速度,更体现了一座城的温度。

通过推动“公交好人”“党员示范岗”“青年文明号”“巾帼文明岗”“四好车组”“文明线路”等文明创建活动,公交服务的软实力不断提升,使中山公交服务成为展现城市博爱精神的重要窗口。数据显示,近年来,公交集团每年登记在册的见义勇为、助人为乐、拾金不昧等好人好事均超6000宗,涌现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2名,“中国好人”2名;还有多名“最美公交车驾驶员”“最美见义勇为交通人”“中山好人”等。

如果说公交服务是一座城市公共服务水平的“里子”,那么践行绿色公交理念就是公共配套的“面子”。当前,中山正加大投入推广应用纯电动公共汽车,优化公共汽车运力结构。2018年底购置的1100辆新能源车已全部投入运营。2020年底将实现100%纯电动化,实现污染零排放,改善市民乘车体验。

在提升公交软实力的同时,一场全面提升服务水平、融入粤港澳大湾区交通网络的公交配套提升举措也在中山全面铺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市民多元化出行需求给中山市对外公共交通系统的规划和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为此,中山提出了以客运走廊为纽带,以换乘枢纽为节点,建立起市域和湾区跨市主动适应市民出行的一体化大公交体系,引领公交升级并促进城市空间布局优化,推动粤港澳大湾区交通建设。

公交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中山公交线路基本形成了以中运量和城镇主线公交系统为骨架,常规公交为主体,公交小巴、定制公交为补充的多层次、多元化公共交通服务体系。2200多辆公交车、190多条公交线路,覆盖了所有的镇区、村和社区,初步实现了城乡公交一体化,促进了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保障城乡居民“行有所乘”,有力推动“行有优乘”;另一方面,搭建“一环一横”主线,“两交叉三横四纵”为支线的快速公交骨干网,实现主城区快速公交线网500米站点全覆盖;开通高密度发班的19条大站快车,实现城区与镇区之间快速往返;开通往返广州、佛山(顺德)、珠海、江门等周边城市的20条跨市公交,主动服务大湾区市民城际间往来。

新闻推荐

12月份重点传染病风险通报会召开,市疾控专家提醒市民 重点防控诺如病毒和流感

本报讯(记者周映夏通讯员黄海航)11月27日,市卫生健康局召开12月份重点传染病风险通报会,市疾控专家在会上提醒,下个月要重...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