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每年约1500例心梗患者获救治 近年来心梗发病率居高不下,患者呈年轻化趋势

中山日报 2019-11-27 06:29

中山市胸痛救治地图随着天气的变化,急性心肌梗死又进入了高发季节,昨日,记者采访了中山市胸痛中心主任、市人民医院院长、心血管内科学科带头人袁勇博士,他提醒,市民有胸痛应及时拨打120急救电话,心梗救治要把握黄金救治120分钟,才能构筑起心梗防治战线。

本报记者 周映夏通讯员 林茹珠

心梗发病率逐年升高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冠心病尤其是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率及死亡率逐年升高,并呈现年轻化趋势。根据《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7》,2002~2015年我国急性心肌梗死死亡率总体呈上升态势,2015年心脑血管疾病的住院费用中,因急性心肌梗死产生的费用高达153.4亿元。

2018年中山市急性心脑血管事件监测的主要结果显示,中山市急性心梗事件粗发病率为117.65/10万,高于广东省急性心梗事件粗发病率89.40/10万。2015至2017年,中山市急性心梗的院前死亡人数占全部发病例数的48.12%至50.64%之间,2018年院前死亡占比下降至40.74%。

为了更好地救治心梗患者,2017年10月中山市成立了胸痛中心,中山市胸痛中心设于中山市急救中心。中山市胸痛中心基于信息化平台,实行双向转诊,即使患者首诊于基层医院,仍然可以实现信息共享,实时互动,最大限度为急性胸痛特别是急性心肌梗死的救治赢得时间,实现院前急救与院内绿色通道的无缝衔接。

据市胸痛中心统计,中山市每年救治约1500例心梗患者,心梗患者的发病年龄多为中老年人。市人民医院作为中山市第一家国家级胸痛中心,平均每年救治700多例心梗患者,今年1至11月已救治669例心梗患者。

“高血压、糖尿病,吸烟,高血脂,肥胖人群都是心梗发病的高危人群。”袁勇博士表示,急性心肌梗死是由于给心肌供血的冠状动脉堵塞或全部堵塞,导致心肌缺血和缺氧,使得心肌坏死。当心肌坏死面积过大时,心脏就会发生停跳,最终导致患者死亡。因此缩短心梗救治时间对于降低其死亡率至关重要。

40岁以下患者有上升趋势

前几天,城区一位32岁的男子突发胸痛,在家休息了七八个小时后,胸痛症状没有减轻,家属开车送他到了市人民医院就诊,做了相关检查后确诊为急性心梗。医院马上启动胸痛中心工作流程,为他做了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手术,从进医院到血管开通仅花了68分钟。虽然血管开通很及时,但由于胸痛后拖了七八个小时才入院,对心脏还是有一定影响。

“中老年患者仍是急性心梗发病的主要人群,但40岁以下患者占比有上升趋势。今年市人民医院救治的最年轻的心梗患者仅32岁。”袁勇博士介绍,根据该院相关医生一份临床调查显示,2015年前,医院每年收治的心梗患者中,30至50岁的中青年人占12%左右,近几年中青年人占到18%,心梗发病年轻化趋势明显。

今年,广东省卫生健康委、省心血管病研究所项目办首次发布广东省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与治疗大数据。调研组对广州、茂名、顺德、东莞、番禺等地2015年至2018年间4000余例急性心肌梗死病例进行深度剖析,发现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多见于50至69岁年龄段,低年龄段发病人数增多,40岁以下年轻患者达5%,最低发病年龄为21岁。

为何心梗发病会出现年轻化趋势?袁勇博士表示,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有不少年轻人爱熬夜、过度疲劳、嗜烟酗酒、暴饮暴食、不爱运动等,都是引发心脏病甚至是猝死的“罪魁祸首”。

心梗救治要把握“黄金120分钟”

“临床中并非所有的心梗发作都有先兆,但通常50%~80%的患者在发作前都会有一些预警的症状。生活中绝大多数人都不了解心梗常识。”袁勇博士提醒,出现这几个症状可能是心梗前兆:如长时间的心绞痛,胃肠道反应,休克、晕倒等症状,与劳累有关的全身性疼痛,有的患者一劳累或一激动,就出现身体疼痛,一休息疼痛就消失了。疼痛不一定是心脏相关部位,可能是肩膀疼痛、后背疼痛,胃疼甚至可能是牙疼、腹泻。如果有以上症状,应立即平躺,及时拨打120,呼叫急救车。

袁勇博士表示,急性心梗的最佳救治时间为发病后的2小时,俗称“黄金120分钟”,若能在120分钟内打通堵塞的血管,恢复心肌的血液供应,绝大多数心肌可免于坏死。急性心肌梗死的救治必须争分夺秒,因为心肌梗死发生后,随着时间的延长,坏死的心肌越来越多,死亡率也越来越高。如果心肌梗死能在1小时内得到有效施救,康复后跟正常人一样;但如果在1个半小时后抢救,心肌将出现坏死,且时间越长,心肌坏死越多。但遗憾的是,有一半患者因为自身或家属的原因,而错过了急救的时机。

如何预防心梗?袁勇博士提醒,生活中心情要保持开朗,情绪要稳定、乐观,少生气,不发火,避免过度情绪波动;生活有规律,劳逸适度,保证充足的睡眠与休息时间;饮食要均衡、多样化,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戒烟,勿饮烈性酒;根据自身情况进行体育锻炼,保持正常体重;定期体检,注意检查血压、血糖、血脂和心电图。

“每年11月至次年的3月是心梗的高发季节,在天气冷暖变化较大的时候更要注意做好急性心肌梗死的防治措施。”袁勇博士提醒,在寒冷季节或冷热突然变换时,会使血管痉挛,更容易导致急性心梗的发生。另外,大喜大悲、暴怒等情绪严重波动时,也易引起交感神经的高度兴奋,形成相对应的血管痉挛,从而诱发心梗。

实用医讯

心肌梗死急救办法

心肌梗死患者身边无救助者,患者本人应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作为家属,如果发现家人突发心肌梗死,应该保持镇定,果断急救:

1、拨打120,尽快与医院联系,请医生速来抢救或送医院抢治;

2、就地平卧,立即让病人就地平卧,双脚稍微抬高,严禁搬动,因为任何搬动都会增加心脏负担,危及生命;

3、吸氧,如有供氧条件,应立即给予吸氧;

4、人工呼吸,如病人心脏突然停止跳动,家人切不可将其抱起晃动呼叫,而应立即采用心肺复苏的急救措施,直至医生到来。

新闻推荐

“小巨人”携手“龙头”构建大健康产业链 中山国家健康产业基地加快迈向高质量发展

国家健康产业基地拥有各类科研平台140多个,让企业拥有强大“后台”。图为火炬开发区中智药业的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破壁饮片...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