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治理精准施策,以河长制促河长治 中山东区全力打好黑臭水体整治攻坚战

南方日报 2019-11-22 06:39

围绕改善水质目标,东区大力开展黑臭水体整治工程。

东区将每月集中岸上岸下同步保洁工作常态化,切实维护河道水环境。

东区成立保水质攻坚工作领导小组,促进黑臭水体污染防治常态化和机制化。

城市黑臭水体是百姓反映强烈的水环境问题,不仅不利于城市人居环境,也严重影响城市形象。打赢中心城区黑臭水体治理攻坚战,是中山东区高度重视的一项民生工作。

近年来,东区成立保水质攻坚工作领导小组,持续发力,综合治理,精准施策,以河长制为抓手,围绕改善水质目标,在大力配合市黑臭水体整治工程的基础上,把全区污染源防控工作落实到位。

撰文:吴帆杨荣柱图片均由中山东区提供

以问题为导向以整改到位为目标

日前,东区办事处再次召开河长制暨保水质工作会议,会议以问题为导向、以整改到位为目标,就整改工作作出明确分工。

要求举全区之力,由区副书记以上领导带头,制定好长效整治方案,按照职责分工,责任到人,明确时间表、路线图,全力做好河道两岸拆违、污染源防控、河道清淤清漂及两岸卫生保洁等工作,同时要求各职能部门及社区岸上、岸下两手抓,严防死守涉河问题,找准问题易发风险点,自查自纠,及早发现、及早消除,确保岸上岸下均保持良好状态。

为及时有效落实黑臭水体问题整改工作,中山东区主要领导迅速联合部门、社区负责人和人大代表到羊角涌、白沙湾工业明渠、白石涌、恒大二期排洪渠、大小鳌溪排洪渠等黑臭水体整治问题点进行现场督导。要求各级河长在现有巡河机制的基础上加大巡查力度,及时协调处理问题整改;职能部门协调配合,排查问题成因,迅速行动处理,坚决打击污染水体的违法违规行为;相关社区做好岸上保洁工作,切实维护好河道环境卫生。同时,人大代表发挥监督履职作用,积极跟踪整改情况,促进问题切切实实得到解决。

在社区层面,为促进黑臭水体污染防治的常态化和机制化,东区以五条黑臭水体所属社区为重点,结合所属社区的实际情况,以问题整改为硬指标,以常态管理为抓手,制定“巡河+”的基层河涌管理方案,通过强化基层河长属地管理职责,进一步推进黑臭水体问题整改工作的长效落实。

拆除涉河违建及乱搭乱建10288平方米

与此同时,东区相关职能部门和社区按照职责分工的部署,协同配合,迅速对黑臭水体问题点开展全面排查和垃圾清理等工作,并开展系列有针对性的治理工作。

中山市综合执法局东区分局对各类涉河违建及乱搭乱建实行“边查边治、边治边查”,对涉河违规散养户违章搭建的棚舍、白沙湾工业明渠、羊角涌、岐江河河道保护区范围内的建(构)筑物实施拆除,涉及拆除面积10288.93平方米。

市生态环境局东区分局连日多次排查白沙湾工业明渠等沿河企业,防控工业废水偷排问题;对白石涌新村段叠水口、恒大二期排洪渠等河涌水质进行有针对性的采样分析,明确污染成因。

市场监管局东区分局对沿河周边学校及餐饮商户厨房隔油设施等进行检查,要求相关单位规范废弃油脂及餐厨废弃物处置并完善台账记录。

东区住建局联合社区及第三方保洁单位,全区开展岸上、岸下集中清理垃圾行动;同时,对大小鳌溪排洪渠实施清淤;在现有河长公示牌的基础上,新增和更换河长牌18个,并对公示的监督电话逐一进行核实,确保有人接听来电和跟进相关工作,接受群众监督。

下阶段,东区将切实履行水环境保护的属地职责,通过管治结合的双线治理措施,整合全区资源力量,打好部门联动协作组合拳,推进水污染防治工作取得成效;同时,继续积极探索,先行先试,研究出适合东区的污染源防控机制,科学地发挥河长制机制,使东区各河涌实现“河长制、河长治”。

■相关

岸上岸下双管理

统一行动护河涌

为推进全区河涌水质环境改善,减少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的互为干扰,中山东区在长效保洁的基础上,制定下半年岸上、岸下垃圾集中清理专项行动方案,连月来组织职能部门、各社区、第三方服务单位开展多期水面漂浮垃圾、岸上垃圾集中清理行动,确保渠洁岸净的岸上岸下环境。

集中行动采取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河涌岸下清漂与属地社区岸上垃圾清理相配合、专业清漂队伍与社区护河队伍相融合的“三合”工作方式,确保全区水面漂浮物清理和沿岸垃圾治理工作全覆盖、无死角、无遗留。第一期的集中清漂行动已对全区管养的20条河涌共22.02公里的漂浮物及两岸的垃圾进行了为期一周的清理,累积清理水面漂浮物10吨,清理岸上垃圾71处。

中山东区还将每月集中岸上岸下同步保洁工作实行常态化,实现河道及岸上点面、上下的零漂浮物、零垃圾堆放的长效管理机制,切实维护河道水环境。

新闻推荐

和胜股份获发明专利

商报讯(记者梁展宏)本月初,和胜股份发布公告,称公司于近日取得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发明专利证书》,专...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