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秀美村庄” 扮靓“世外桃源” 坦洲镇新前进村沾涌形成“山水人文相融”的宜居面貌
见习生 王蔚然 通讯员 张颖铭
坦洲镇新前进村沾涌自然村,曾因地处偏远如同被人遗忘的“世外桃源”。近年来,政府将其纳入“秀美村庄”建设,随着铁炉山森林公园的基础建设基本完成,沾涌的面纱也在慢慢被揭开,露出生态宜居的面貌。
●村民世代守着“宝库”
沾涌位于五桂山余脉铁炉山脚下,三面环山,因沾溪从村中蜿蜒流过而得名。这条小小自然村是森林小镇坦洲的一片重要林区。
村民陈国文,是一名护林员。他每天的主要工作就是骑着摩托车,在村中通往山林的各条道路上巡视。
采访当天他比约定的时间迟了一点到来,文叔说来的路上刚阻止了两个想上山拍摄鸟的游客。“为防火灾,不能进山。就是我们本村的村民也禁止。”
有时文叔还会走进村后的风水林里,去看看那些与村庄世代相依的古树。风水林是中山乡村一道独特的风景,也是旧时村民乘凉、拾柴、采中草药的“宝库”。许多村庄的风水林因各种原因消失,沾涌风水林却因村民的保护而存留着。
文叔带着记者钻进后山的风水林,遮天蔽日的大树将阳光挡在了外面,只余下斑斑点点的光线射在落叶上。原本山上有铺好的小路,但近年山林保护不准外人进入,走的人少,茫草落叶把小路捂得严实,看不见了。
文叔钻进这林子里,却像回了家。不仅脚下生风,还随手指认每一棵树,“这是五味子、这是香樟树、这是银稔树……”这些树,都是他从小看到大的好伙伴,也让村民懂得相依相靠的道理。文叔说,以前生活最困难的时候,村民也不会在风水林里乱砍伐。只会上山捡些枯枝、有病痛寻些草药、或摘些野果。要是砍树被村里的老人知道了,是要被骂的。
村民们世代用心守护的这个大宝库,却因名木古树而被盗贼惦记上。在文叔指引下,记者看到密林中一棵比成年人腰身还要粗壮的大树,被近两米高的铁栏杆团团围住。这是一棵让沾涌人自豪的土沉香,已在这里长了几十年。
●森林公园成为新“宝库”
“铁炉山474米!位于新前进村沾涌,是中山第二高峰。在镇志里都有记载的。”新前进村沾涌经济合作社的党支部书记陈顺兴,翻开比砖头还厚的镇志,自豪地告诉记者,沾涌现在即将又多一个“宝库”——铁炉山森林公园。
据了解,2017年动工建设的铁炉山森林公园,是新一轮绿化中山大行动的重点项目。其规划面积456.9公顷,以“森林养生”和“登山健身”为发展定位。公园依托铁炉山优越自然条件,通过林相改造种植特色树种,并规划登山步道,配套森林休闲设施,将建设成多样化集森林生态旅游、休闲养生、科普教育和健康娱乐多种功定位的绿色生态休闲场所。为了方便游客登山,公园不仅铺设了进山的登山主干道,还在铁炉山顶新建了1.2米宽登山步道、观景瞭望台3座、安装生态防火指路等标识牌一批。同时对铁炉山做了林分改造近200亩。这些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已全部于去年底基本完成。
坦洲镇作为中山最南端镇区,靠近出海口,受台风影响严重。正在建设中的铁炉山森林公园相关设施也受到破坏。为保证市民登山和游玩安全,目前坦洲镇正与相关建设单位积极进行修复,争取铁炉山森林公园尽快开放。
●村落的活化保护意识在提升
风水林、铁炉山、铁炉山水库,这些都是沾涌村独特的山水。它们因着村落地处偏远而得以完好地保护,却也曾让这个小村如同被时代发展所遗忘的“世外桃源”。为了环境保护,村里的工业、商业发展都较缓慢,就业机会不多。许多年轻人都外出打工,现在村里常住居民只有600多人,其中老人居多。
以前村里的道路都只是简单的硬底化,磨损严重,村集体的收入有限,想修都难。还有一些村中的空地、烂地,也想打造成小广场等公共空间,却苦于村集体没钱。沾涌面临的尴尬,直至近年被政府纳入“秀美村庄”建设计划中才得以被破解,整个村子发生了巨大变化。村子的入口广场、沾涌祖庙前的小广场、以及村中河涌的一河两岸、道路及路灯等建设 ,全部由政府投资,高标准建设。
在政府的带动作用下,村民们又热情地自发筹资重建了沾涌祖庙。如今的沾涌水清、路通、灯亮、墙绘美。“秀美村庄”建设不仅让村民的居住环境更舒适,也让村民有了更高的村落保护和活化意识。陈顺兴说,村中还有一些成片的清末旧民居,村民中有些有识之士已提议,将一些旧民居打造成民宿,让来沾涌的游客深度领略古村的文化韵味。
站在沾涌的青山碧水间,陈顺兴说,无论今后村庄怎么发展,但国家的生态环保政策是底线:“一滴水也不能污染,一棵树也不能随意砍!”
新闻推荐
梁梽煊向记者介绍永大生产的新型粘胶。“我们已经在湖北拿下了150亩土地作为永大粘胶的产业基地,工商注册刚刚批了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