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万物皆可为水墨旅美画家虞兰因新水墨近作《墨魂》在何香凝美术馆开展

深圳侨报 2019-10-28 00:54

艺术家介绍虞兰因,祖藉浙江宁波,幼时随父母赴台湾,毕业于台湾大学,获学士学位,20岁时在台北市中山堂举办首次个展,同年9月获全额奖学金赴美深造。在美国获艺术创作、艺术史双硕士学位。后在纽约随大师工作深造多年。虞兰因的水墨画呈现出来的是其多年潜水与冥想时所形成的独特内心世界。她的光影空间中的色彩相互融合、重叠,就像一个多样性与和谐性同时存在的生态系统一样,让人体会到生命的宁静和深邃。

旅美画家虞兰因新水墨近作《墨魂》在何香凝美术馆开展。

虞兰因新水墨近作《墨魂》。

侨报融媒记者 张珊 文/图

山为画,水为画,画尽百态,万里江山皆能入画;山为水墨,水为水墨,水墨巅峰,世界万物皆可为水墨。10月26日下午,旅美画家虞兰因新水墨近作《墨魂》在何香凝美术馆开展。明蓝的是海水流动、翠绿的是海草摇曳、艳红的是鱼群游动、嫩黄的是阳光跳跃……虞兰因用中国水墨绘出了海洋的缤纷瑰丽。

1985年,虞兰因作为美国第一位华人艺术家个人潜水爱好者开始了在海底世界的寻奇探秘之旅。“海底与世界上其他任何一个角落是不一样的,奇妙无穷。当你潜入到海底,对于鱼来说,你也是鱼。人与自然得到和谐相处。”虞兰因如鱼翔海底,灵魂游动。她说,正是几十年的潜水经历,她感受了海洋的震撼力,自己在这个过程中也逐渐变得包容和豁达。“那是一种如海洋一般博大精深的浩瀚。”

每一次的潜水经历都伴随着意外收获,虞兰因逐渐有了一个想法。“我要把自己在海底看到的,感受到的,很专心、很系统地画出来。”于是,虞兰因踏上了绘画海洋的征途。扎实的传统中国画技法功底与系统的中西艺术理论学习相结合,以及数十年的旅美经历,使虞兰因在长期的中西文化艺术浸染中,对中西艺术手法运用自如,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理念,开创了别具个性魅力的新画风。二十多年来,她一边探索海底的神秘,一边用手中的画笔将海底搬出水面,呈现于大家的视野中。

虞兰因说,为了能充分地释放创作的自由神思,和个人对现实生存状态的感悟,她常常利用拓印、流淌、洒泼、水拓等超越笔墨功能的、半自动性的技法, 经过解构和重组的制作过程,将体验、观察、创作、思考之间的循环流动呈现在创作上。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虽然身居海外多年,但虞兰因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根魂所在。在中国这片沃土上,她不断地创作,并不断在中国各地举办个展及参加各类联展。同时,虽远在美国,她与先生余保贤对祖国发展作了许多贡献。1991年夏,当我国长江流域和华东等地发生特大洪灾时,余保贤发动捐款救灾。他俩还与美国爱助基金会联系,捐赠药55吨支援灾区。同时,夫妇俩为中外友好交流作出的积极贡献也不胜枚举。

新闻推荐

第十六届中山市科协学术活动月启动仪式暨院士论坛昨举行 中山籍院士孙靖夷解读人工智能魔力

孙靖夷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讲述了人工智能在人脸识别、审美、健康医疗、指纹采集等方面的广泛用途。本报记者夏升权摄本...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