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职妈妈”爱上海底畅游 “美人鱼”呵护“蔚蓝心”

中山日报 2019-10-21 10:32

水中的陈蕾,犹如一条“美人鱼”。陈蕾视频影像中,朦胧而迷幻的海底,神秘中带着生机,陈蕾纤细的身体灵活地在水里舒展游摆,她自由地在鱼群中穿梭,她的身边,是奇异的珊瑚丛、多变的海底地形,这些都是大自然馈赠的美景。从不会游泳的旱鸭子、一位生了二胎的全职妈妈,到中山首名SSI国际美人鱼教练、SSI浮潜教练,陈蕾展现出坚持梦想的执着。在努力平衡好照顾家庭与潜水爱好的同时,她还致力于海洋环保。她说:“无论什么身份和处境,即使再难,人也应追寻心中的热爱。”

文/见习记者 王欣琳 图由受访者提供

●“旱鸭子”考取专业潜水证

对陈蕾而言,爱上潜水改变了她原有的生活方式,带给她无尽的快乐与惊喜。

1986年出生的陈蕾是湖南长沙人,原本在外企做翻译,组成家庭后来到中山,为照顾孩子当起全职妈妈。2011年的一次泰国游,让不会游泳的陈蕾体验了潜水的乐趣,在水中浮沉的失重感和海底别样的风景让她难忘,回家后她便开始学习游泳,“之前不熟水性,学游泳这一年里我几乎不间断地在游。”陈蕾说。

要想探索海底,游泳者需要专业的游泳技术,这使陈蕾跃跃欲试。虽然孩子们还年幼,但她并不想放弃所爱,而是踏上兼顾考潜水证和带娃的道路。2015年,她在菲律宾考水肺潜水证,考试内容包括水中穿脱BCD(浮力调整装置)、自救求生技能等,第一次尝试考试的她难免紧张,“考试者需从船上跳入水中,坐在船上的我内心挣扎,磨蹭10分钟都没勇气下水,最后被教练推入水里,刚开始极力扑腾,后来心态逐渐稳定,完成了考试。”陈蕾坦言,因为怀着对未知的恐惧,人在迈出第一步时往往非常艰难,但只要不退缩,就会迎来柳暗花明。

通过初级水肺潜水证考试使陈蕾信心大增,也让她看到自己的潜力。2016年后,她又相继考取了进阶水肺潜水证、自由潜水证。

●孩子一句赞美促使她成了“美人鱼”

考证之路并非一帆风顺,陈蕾也遇过瓶颈和危险。“考高级自由潜时,我花了很多精力训练攀绳下潜,每下潜一米都需要身体适应、心态调整和技巧练习,有时练习20多天。”陈蕾分享道,在下潜时最困难的过程是人对上升水压的适应。一次训练中,下潜至22米左右的陈蕾感到胸腔受到压力,但她未能及时加以调整,导致体内耗氧快,身体不适,上岸后她被发现喉咙因挤压受伤,“此后,我反思了自己,不能急于求成盲目训练,要保持身心放松。”困难没有让陈蕾退缩,休养好后她又继续训练,最终突破自我,成功下潜至34米。

在海底自由潜,人不仅能与大型海洋生物近距离接触,还能进一步探索自己的身体,通过自身调节腹式呼吸,屏气深潜,宛如在海底飞行般自由。谈起对潜水的热爱,陈蕾笑称自己“中毒不浅”,这几年,陈蕾经常带着孩子前往菲律宾、马来西亚、泰国潜水和考证,孩子也随之爱上与水的亲密接触。她尝试做“美人鱼”也是因孩子的一句话。

“在菲律宾潜水时,孩子形容我像美人鱼,这让我对此产生了兴趣。”陈蕾在今年拿到了美人鱼教练证,这种带有观赏性的潜水项目有着独特的服装和游法,让她沉醉其中。因“美人鱼”需靠腰腹力量游动,有助于减脂塑形,受到很多女生青睐。她逐渐将爱好发展成职业:“现在我从事美人鱼教学,平时在游泳池里授课。有时还做创造性的水下表演。”

●潜泳时不忘捡垃圾 还海洋一片蔚蓝

因为经常浸泡在海里,陈蕾对海洋环境的感知比旁人更敏感。美好的潜水体验与良好的海洋环境密不可分。每次看到海中漂浮的垃圾,她都会习惯性地将其带回岸上处理,“有次考证训练时,我与伙伴3人2小时内捡了100多公斤垃圾,它们多为塑料和泡沫垃圾。”

今年初在菲律宾潜水时,陈蕾与长尾鲨的“奇遇”坚定了她致力于海洋环保的决心。在长尾鲨潜点,本不常出现的长尾鲨现身海底约20米的海域,陈蕾等人发现,这条长尾鲨身上缠着鱼网,身体完全被网卡住,部分网丝已陷进肉体中,触目惊心的画面使众人决定对它展开救援,“当地潜水员发起拯救长尾鲨行动,由于没有资格证,我只能在旁观察。救援前3天我们与它保持距离,彼此熟悉,减少它的警惕与害怕,第4天慢慢靠近它,潜水员拿着长剪刀每天剪一点鱼网。”由于长尾鲨不仅体积巨大,而且处在游动中,众人用了三、四天才完成了救援。

陈蕾将环保付诸于行动。在远离陆地的菲律宾的妈妈岛,她与其他潜水人士自发制作了垃圾桶,教当地人分类处理垃圾,拾捡街上的烟头,帮助当地人形成垃圾分类意识和环保意识。在潜水时,她也以物理防晒代替化学防晒,努力减少对海水的污染。“美人鱼是守护海洋的使者,海洋环保,我们义不容辞。”陈蕾笃定道。

新闻推荐

中山市公安局国内安全保卫支队支队长赵建强 接受中山市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本报讯中山市公安局国内安全保卫支队支队长赵建强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日前正接受中山市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