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区心苑社工中心党支部书记张子倩立足社区,链接资源,服务困难群体 10年社工路 居民贴心人

中山日报 2019-10-10 05:28

张子倩(右)在社区居民家里了解有关情况。“10年前刚来中山从事社工工作时,我完全听不懂粤语,但是社工服务对象中多是老年人,他们只会讲本地话;开始时老人家都不愿意理我,我就一边转去做青少年服务,一边开始拼命对着电视学粤语,用小半年时间,终于可以和老人家们交流了。”提起最初从事社工工作时,东区心苑社工中心党支部书记张子倩没想到最先遇到的是语言关。不过,现在张子倩走进花苑社区一些老人家里,能熟练地用粤语和他们交流。

秉承着“守初心、担使命”理念,张子倩发挥共产党员的带头作用,立足社区,通过链接外部资源,为社区的老人们和困难群体解决了许多身边的困难。2018年,在《非公有制企业党建》杂志和中国非公企业党建网组织的“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我为两新党建打call”大型活动中,张子倩荣获最高奖“金雁奖”,并被特聘为两新党建“先锋导师”。

党建引领 为民服务

花苑社区黄启添老人今年已经93岁了,张子倩对老人非常记挂,“老人家一个人住,虽然身体很好,但是年龄大了,我们不放心,要经常上门探望。”近期他们根据老人需求,对老人的卫生间进行微改造,将蹲厕改成坐厕。

住在花园新村81栋的李杏珍阿姨很喜欢张子倩,“她经常来看我,嘘寒问暖,帮我解决问题,很贴心。”“珍姨想加装电梯,她在这里住的时间长了,随着年龄增加上下楼不方便了。”张子倩说,社区里有这个需求的老人不少,他们一方面收集居民意见,另一方面也在社区大力做好旧楼加装电梯的宣传,同时搭建平台与居民沟通做工作,希望能帮助这些长者尽快顺利过上电梯生活。

张子倩告诉记者,心苑社工在2012年成立党支部,她担任党支部书记,为社工活动深度植入“红色基因”,引导和支持机构有序参与社会治理、提供公共服务、承担社会责任,该支部也先后成为东区两新组织党建示范点、中山市两新组织党员教育示范基地、广东省先进基层党组织。

立足社区 救难助困

花苑社区内小广场的路边上,立着一个很大的金属心型的“微心愿”墙,里面由近百个手掌心大小的小心型组成,每个小心型里面都贴着社区有需求困难家庭或者个人的一些“微心愿”,而这些心愿也已经被相关党组织、社会爱心企业认领。

张子倩介绍,心苑社工中心的一项工作就是协助社区开展“微心愿”项目,社工经常要去困难家庭走访,所以会了解他们生活中遇到一些需要解决的困难,如有的人需要一张电热毯、需要一床新被子、需要一个新电饭锅等等,在搜集到相关“心愿”后,社工们就将信息对接相关党组织及爱心企业,帮助困难群体实现“微心愿”。“今年我们共挖掘121个微心愿,现在已经达成115个,共链接社区内外资源共计183007元。”

十年社工路,张子倩一直立足社区,链接资源,致力于服务帮助困难群体。张子倩说,社工开展服务需要运用专业的助人技巧、方法和心理学等知识,同时链接各种社会资源去帮助有需要的困难群体。今年上半年,心苑社工中心的党员社工已经成功链接肢体、视力、智力等康复资源给东区有需要的15名残疾人,并为9名有就业能力的残疾人提供就业资源对接服务。

时刻不忘党员的初心使命。心苑社工中心近年来已经培育和发展了10支助老义工队伍,在册志愿者有131名;他们还为东区低保户及低收入家庭建档,整合社区资源,今年心苑社工中心共开展38例双低特困家庭帮扶个案,为困难家庭提供物质帮扶和心理咨询等精准帮扶服务,提升困难家庭生活质量。

文/本报记者 李丹丹 图/本报记者 黎旭升

新闻推荐

小手术大提速 日间手术带来全新医疗体验

10个日间手术病种名单6岁的小平(化名)因包皮过长,家人带他在市博爱医院小儿外科门诊预约了医生就诊,经过医生的仔细检查,...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