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古樟园:云中翠幄樟添绿

潮州日报 2019-10-08 11:19

程福田

古樟园,位于苏州太湖西山、大毛山和马山交界处的东麓。因园内有千年古樟树而得名。

园前为牌坊,四柱三门,花岗石造。“古樟园”三字为杨在侯书,联“长天接广泽,群岛散仙乡”为谢孝思书;坊背额“拥翠撷秀”为瓦翁书,联“列岫欲穷吴越胜,古樟曾阅宋元来”为钱仲联书。山门为单檐歇山式,额为“纳胜”,由吴进贤书,抱对“云中翠幄樟添绿,佛外慈光园更幽”由杨在侯撰,谭以文书。山门明间立“古樟园”碑,碑中间为全园鸟瞰线刻图,上下为碑文、落款。这好比一篇文章的铺垫,未曾见到古樟树,已先被匾额联语的文采感染了,顿生先睹为快之念头。

游客入门,不妨静观1995年镌刻的碑记,中间提及:“古樟园者,昔系庙堂,宋供观音,清祀城皇,年久而圯,甲戌重建。千年古樟,挺拔参天,浓阴覆地,蔚成大观。山池裁云,窈若深渊,有水赏清,晶莹可鉴。青山为障,绿树成屏,云灿霞铺,苍枝掩径。”此碑记写得雅俗共赏,简明扼要。我们再细看园内“领衔”的“明星”——古樟两棵,一宋一元。西面樟树为宋代古樟,高30米,干粗1.8米有余,需5个壮汉方抱得拢,约一千龄,号称“独威”,它挺拔舒展,端庄雍容,有力地印证了“世上难寻千龄树,人间少有百岁人”的古语;东面樟树为元代樟,高15米,胸径1.1米,约五百龄,号称“争雄”。这两棵翠苍入画的古樟,近在咫尺。它们接叶交枝,好像在低声耳语,说着悄悄话。远观之,两树遮天蔽地,给人以气势恢宏、雄姿卓立的感觉,“密叶隐歌鸟,香风留美人”,这等风景,是花多少巨款也造不来的超级天然美景啊。

古樟是全园的中心,园中建筑无不环树而立。古樟之西为慈航堂,单檐歇山式,内供杨枝观音。堂额“慈航”两篆字为袁苏丹书,堂联“紫竹慈风施惠泽,净瓶玉露润乾坤”为费之雄书。愿如斋,硬山式,额“愿如斋”为吴木题,抱对“云横树梢风如黛,雨过岚光翠欲流”为潘振元题。兰舟榭在园南部的弄硬池,有联为“一路好花开胜境,满堂春水送归舟”。堂横亭列,曲廊缀亭。园内有“绣幕”、“天趣”、“临流”、“竞芳”、“乘红秋色”等石刻和砖刻30余处,匾额十余块,抱柱对联十多幅,书画作品四十多幅,多为苏州书画家的作品。园中建筑及饰物均为新建或重建,所存《重建城隍庙记》碑及捐款功德碑为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所立,弥足珍贵。

1999年,西山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与中科院南京中山植物园等合作,以古樟园为基础,将其扩建为120亩古樟植物园,内有各类珍奇观赏植物近千种,是旅游、植物研究的著名观赏区。园西北有一山池,池水清澈,周围均植西山枇杷、杨梅等花果,清幽开阔,独具园林之美,更富山野之趣。古樟园的妙景,“唯将寒色资琴兴,不放秋声染俗尘”,确实是世所罕见的啊。

新闻推荐

中山市鄱阳商会企业家爱心助学 31名贫困高中生获三年资助

本报讯(记者张鹏)爱心的暖流跨越1000多公里,从中山岐江河边绵延至江西东北部的鄱阳湖畔,为贫困学子点亮了希望之灯。近日...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