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市构建快速高效的急危重症救治体系 让患者在黄金1小时内获有效救治
“病人处于重度休克状态,生命极度危险!”日前,中山某镇区印刷厂年轻工人黄某在上班时上半身不慎被机器严重绞烂,右上臂流血不止,当即失去知觉,同事立即呼叫120将其送至就近医院。经检查,是严重的多发创伤导致患者重度失血性休克。患者病情危重,已超出了当地医院综合救治能力,于是向市中医院提出转院援助申请,10分钟后,市中医院的严重创伤抢救小组骨干迅速前往当地医院参与抢救。这是市中医院成立创伤中心后救治的成功案例之一,展示了中山市严重创伤救治的高水平,也体现了中山市急危重症区域救治网络联动模式的成效。
■积极推进五大救治中心建设
根据《关于印发中山市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实施方案(2018-2020年)的通知》精神,以危急重症为重点,创新急诊急救服务。结合医疗资源布局,按《广东省卫生计生委办公室关于推进胸痛、创伤、卒中、重症孕产妇、危重儿童和新生儿救治中心建设的通知》要求,积极推进五大救治中心建设。
其中,2020年底前,市胸痛中心通过质量控制督导、技术与管理辅导,实现有PCI条件的医院通过省或国家级胸痛中心认证,其他医院以省或国家级胸痛中心为中心组成网络医院;市脑卒中救治质量控制中心加强对现有卒中中心的监督与指导,继续在条件成熟的相应区域内扶持建立新的卒中中心;2018年底,综合三甲医院完成创建创伤中心方案,2020年底逐步有效运行,其他各级急救网络医院根据条件创建创伤中心或分中心,形成一级、二级创伤中心。
2020年底,结合急救指挥系统升级改造,各医院建立院前院内工作联系网络,院前医疗急救机构与各中心实现患者信息院前院内共享,构建快速、高效、全覆盖的急危重症医疗救治信息体系,有条件的医院建立急诊信息系统,未能建立急诊信息系统的医院建立急诊分诊系统。
■市中医院成立多个专病救治中心
市中医院近两年来以多学科联合诊疗为抓手,以专病专治为重点,依托医院的4个广东省高水平临床专科重点专科、3个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23个省级重点专科的强大技术力量,相继成立了胸痛中心、卒中中心、房颤中心、创伤中心、蛇伤救治中心等多个专病救治中心。医院通过积极引进医疗设备,优化工作流程,畅通绿色通道等措施,利用专科联盟优势与多家基层医院协助,构建出快速、高效、覆盖面广的危急重症医疗救治体系,取得较好的成效。
据了解,市中医院平均每年收治住院的创伤患者约10000人,较严重、复杂的创伤患者约2500人,危重病例347人。今年1月-8月收治创伤病人6208人,创伤患者1606人。市中医院副院长李乐愚介绍,创伤救治涉及多个科室,若不能第一时间调配多科室专家联合救治,有可能错过救治的黄金时间。该院于去年12月正式成为中国创伤救治联盟创伤中心建设单位,成为中山市首个区域性创伤救治中心。严重创伤病人在受伤后的1小时内是救治的关键时期。市中医院作为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打破以往的旧模式,实行院外院内无缝对接的新模式,即伤者在救护车上进行抢救转运的同时,医院急诊团队已经对病人病情进行全面评估,并根据病情提前通知专科医生待命,大大缩短救治时间。
李乐愚表示,医院根据患者伤情启动院内预警,将院前急救团队、急诊急救团队、专科救治团队有效紧密衔接,将“病人等医生”、“医生不动,病人动”的旧模式转变为“医生等病人”、“病人不动,医生动”的新模式,建立急救各环节时间窗的监控手段,将院前院内的重要环节打造成无缝连接的生命顺畅通道,让患者在黄金1小时内得到有效的救治,促进区域救治水平的不断提升,从而进一步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
■全市急危重症救治水平进一步提高
市博爱医院新生儿科成立于1987年,1995年9月成为中山市新生儿急救中心,2009年成为中山市新生儿ICU医疗质量控制中心,2009年成为广东省新生儿护理抢救分中心,2016年成为广东省新生儿专科护士培训基地。中山市新生儿急救中心负责全市危重新生儿管理和新生儿科工作质量,抢救成功率达98%以上,极低出生体重儿抢救成功率达90%以上,双向转运覆盖27个市镇区医院,29家助产机构。
2017年10月,中山市胸痛中心成立,为急性胸痛患者开辟“绿色通道”。创建胸痛中心的意义在于规范全市工作流程,减少延误,提高中山市急性胸痛的救治质量。中山市胸痛中心基于信息化平台,实行双向转诊,即使患者首诊于基层医院,仍然可以实现信息共享,实时互动,病人未到,信息先到,按照科学的救治流程,通过现场分诊,直达中心医院导管室,减少了各个环节的延误,最大限度为急性胸痛特别是急性心肌梗死的救治赢得时间,实现院前急救与院内绿色通道的无缝衔接。
目前中山市已有市人民医院、市中医院、小榄人民医院等3家国家级胸痛中心,成为国家级胸痛中心后,各大医院与基层医院协作,形成区域救治网络,利用三甲医院优势及更大网络医院覆盖,搭建良好的分级诊疗模式,真正做到“基层首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双向转诊”,更好地造福广大心血管病病人。
市卫健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各医院专病救治中心的建设和区域救治网络的搭建,使中山市急危重症的综合救治能力进一步提高,更多的急危重症患者获得及时有效救治,进一步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
本报记者 周映夏 通讯员 黄海航 乔建萍
新闻推荐
国庆期间,部分境内旅游产品价格涨幅达35% 红色游、美食游成两大热门主题
国庆假期日渐临近,记者从市内多家旅行社了解到,目前出境游产品的报名已渐入尾声,境内旅游产品的咨询量在迅速增加。据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