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口腔保健 远离牙病困扰

中山日报 2019-09-20 05:25

正常牙浅龋破坏浅表牙釉质尚无痛感中龋破坏牙本质有冷热刺激痛深龋伤及牙神经有剧烈疼痛备洞(清除龋坏组织)填充补牙材料根管治疗拔除患牙正常牙 早期 中期 晚期今年9月20日是第31个“全国爱牙日”。今年爱牙日的活动主题是“口腔健康、全身健康”,副主题是“刷牙漱口用牙线,洁牙护龈促健康”,旨在贯彻落实《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和《健康口腔行动方案(2019-2025年)》有关要求,提升大众口腔健康素养,创建有利于口腔健康的社会环境。

“目前中山成年人的口腔疾病主要有牙体疾病和牙周疾病,以及由此引起的牙体缺损、牙列缺损、咬合关系紊乱、颌面部畸形等,当然还有更为严重的颌面部外伤和肿瘤。”市人民医院口腔分院牙周病科副主任医师黄容裕表示,该口腔分院平均每年门诊量在16万—17万人次。其中,牙体疾病以龋病(俗称“蛀牙”)及牙髓根尖周病最为常见。据不完全统计,中山12岁以下儿童患龋率约在70%以上,成年人患龋率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龋病就诊量约占总门诊量的30%左右;牙周疾病则以牙龈炎和慢性牙周炎最为常见,中山牙周疾病发病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就诊量约占总门诊量的10%以下。

日前,黄容裕医生就口腔疾病和成年人如何做好牙齿保健进行了详细解读。

文/本报记者 周映夏

通讯员 林茹珠

漫画/彭晓光

》》》口腔疾病影响全身健康吗?

黄容裕医生表示,很多人认为口腔疾病是小问题,如龋齿和牙周炎,因其早期无明显不适症状,不易引起重视,造成牙体及牙周组织长期慢性感染,炎症反复发作,患者就诊时往往已经出现不可逆的病变,不仅损害口腔咀嚼系统的功能,还会严重影响健康。

“口腔疾病会影响全身健康。”黄容裕医生表示,口腔疾病不仅影响口腔的咀嚼、发音等生理功能,影响面容和社会交往,还与心脑血管病、糖尿病、消化、呼吸系统等全身系统疾病密切相关。牙周炎甚至还会危害新生儿的健康,孕妇如果患有牙周炎,则会增加早产低体重儿的风险。牙周炎患者的冠心病发病率高于正常人群20%,牙周炎、牙龈炎患者患中风的概率高出正常人群3倍。口腔卫生差者慢性呼吸道疾病的发病率是口腔卫生良好者的1.77倍。由此可见,口腔疾病并不是小事,保护口腔健康至关重要。

》》》患了龋齿病怎么办?

2017年发布的第四次中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12岁以下儿童龋患率农村高于城市,儿童患龋情况已呈现上升态势,成人的情况更不容乐观。

1

什么是龋齿?

龋齿是发生在牙体硬组织的慢性细菌性感染性疾病,按龋坏的程度可分为浅龋、中龋和深龋。浅龋一般无自觉症状,病变一旦发展到深龋,可出现激发痛和探痛。若此时病变不及时处理,可引起牙髓炎或根尖周病,出现自发痛、夜间痛、剧烈疼痛,且疼痛往往不能定位。因此,不能根据牙齿是否疼痛来判断龋齿发展的程度,更不能因为牙齿是否疼痛来确定是否需要就诊。

2

龋齿该如何治疗?

目前针对龋齿的治疗,一般需根据牙齿缺损的范围、体积采用充填术、嵌体或人造冠修复治疗,以恢复形态和功能。

●充填治疗:适用于缺损面积不大且未及病变未累及牙神经的患牙。

●根管治疗:通过机械和化学方法去除根管内的大部分感染物,并通过充填根管、封闭冠部,防止发生根尖周病变或促进已经发生的根尖周病变的愈合。其治疗过程包括打开髓腔、根管预备、根管消毒和根管充填。

●修复治疗:根据牙体缺损的范围可分为嵌体修复、全冠修复和桩冠修复等修复方式。当然,牙体已经严重缺损至不能保留的情况下,在拔除患牙后仍可考虑活动牙修复、固定桥修复或者种植牙修复,但花费的时间、费用可能会更高了。

》》》患了牙周病怎么办?

2017年发布的第四次中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35-44岁居民中,口腔内牙石检出率为96.7%;牙龈出血检出率为87.4%,与十年前相比,上升了10.1个百分点。这说明牙周疾病几乎无处不在。

■什么是牙周病?

我们常说的牙周病(或牙周炎)往往指的是慢性牙周炎(下同),是一种由菌斑引起的慢性感染性疾病,其早期无明显症状,或仅有牙龈出血,口臭及偶有咀嚼无力等症状,往往不被重视,如不经有效治疗,牙周病会逐渐加重,最终导致牙齿松动脱落。该病早期可完全愈合,中期可控制,而晚期牙周病的患牙就只能拔除了。

在实际情况中,许多人往往在病情发展到晚期牙齿明显松动时才来就诊。据有关研究表明,国内患者拔牙的原因70%以上就是因为牙周病。

■牙周病是怎样发生的?

牙周病发生最主要的原因是口腔卫生不良,刷牙不干净,污垢堆积在牙齿周围,致病细菌大量繁殖,形成牙结石附着于牙面,使牙龈等牙周组织出现炎症并破坏支持牙齿的牙槽骨,最终使牙齿松动脱落。所以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牙周病防治的关键。

如果你发现自己有以下的一些症状,如刷牙出血、牙肉肿痛、牙龈萎缩、牙齿松动、口臭等,要当心,你有可能已经患上了牙周病,应该立即到专科医院或诊所诊治,避免延误病情而抱失牙之憾。

■患了牙周病该如何治疗?

●龈上洁治及抛光:龈上洁治,俗称“洁牙、洗牙”,即用超声技术彻底清除暴露于牙龈以上的牙结石。抛光,即利用抛光膏及橡皮轮使牙齿表面更光滑,减少菌斑的附着,减少牙结石的形成。

●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通常利用龈下超声技术配合手工刮治器去除牙龈水平以下的根面上的牙结石、菌斑及内毒素。

●根管治疗、拔牙和调整咬合:当牙周病发展到一定程度,患者可因严重的牙周病导致牙髓出现变性、坏死等情况,即我们常说的牙周―牙髓联合病变,此时患牙则需行根管治疗。

●手术治疗:当重度牙周病经上述龈上洁治、龈下刮治及根面平整治疗后,仍然有较深的牙周袋,牙龈增生或牙槽骨形态不良、根分叉病变无法控制等情况下,则考虑牙周手术治疗。

●修复治疗:待牙周病情彻底稳定后,应及时修复缺失牙,恢复牙弓的连续性,减轻余留牙的咬合力,对于个别复杂的病例,如余留牙中多个牙齿松动,则需行牙周夹板修复治疗。

●牙周病的维护治疗:一个牙周病患者必须学习正确的口腔清洁方法,并坚持终身。牙周病的维护治疗包括自我维护治疗和诊室维护治疗,其中自我维护方法一般包括有效的刷牙、使用牙线或使用间隙刷,而诊室维护治疗则是定期到口腔专科医院或诊所检查或行龈上洁治。

》》》龋齿和牙周病如何预防?

龋齿和牙周病,发病多,危害大,但却是可防可治,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龋齿和牙周病防治的关键。首先,要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今年爱牙日的健康主题正是“刷牙漱口用牙线,洁牙护龈促健康”,包括有效的刷牙、使用牙线或使用间隙刷清洁牙间隙,建议每半年至一年行全口洁治。通过定期检查和洁治,除了可预防牙周病,还可发现隐蔽的早期龋齿,及时治疗,而对于儿童,常用的防龋方法还包括窝沟封闭和局部涂氟,总之,口腔健康,全身健康,预防口腔疾病,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

》》》成年人如何做好口腔保健?

A

早晚刷牙、饭后漱口,提倡使用改良巴氏刷牙法(水平颤动拂刷法);特殊人群(如正畸患者)选择专用牙刷;选择合适的牙膏,含氟牙膏有助于预防龋齿,抗敏牙膏适用于牙本质过敏人群。

B

提倡选择牙线或牙缝书辅助清洁牙间隙。

C

控烟。吸烟是牙周病、多种口腔黏膜病及口腔癌的重要危险因素,也是种植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

D

科学吃糖,少喝碳酸饮料。

E

建议每半年到一年进行一次口腔检查,定期口腔洁治。口腔出现不适、疼痛、牙龈出血、口腔异味、食物嵌塞、咀嚼无力等症状及时就诊。及时修复缺失牙齿和拔除不能保留的患牙,避免炎症扩散引起邻近牙齿及其他组织的感染。

新闻推荐

少年骑车酿事故被判赔近8万元

本报讯(记者张房耿见习生文露漪)未成年人酿交通事故致人受伤,赔偿责任该由本人还是监护人承担?去年9月,17岁的张某骑自行...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