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大组团” 突破“小格局” 江浙沪地区善用整合思维融合发展策略,或对中山的组团发展战略等有所启发

中山日报 2019-09-18 02:43

9月2-8日,记者在“中山智造全国行”华东地区的上海、江浙采访时,发现企业家们有一个共同的观点:企业要做大,需要企业家有更广的视野和更大的格局,而视野和格局与其所处的环境息息相关。环境包括可合作的国内国外一线品牌、较强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开放创新的城市等要素。

江浙沪地区善用“大组团”思维将上述各类要素进行整合以突破“小格局”,强化竞合力,这些做法对中山在产业集群升级、组团式发展、培育“月亮型”企业、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方面颇有启发。

本报记者 谭华健 李丹丹 夏升权

■苏州高新区主动“傍”上海

“中山智造全国行”首站采访选择了位于上海张江高新区内的中山企业。张江高新区的发展令人大开眼界,园区内除了高校、各类科研机构、大型企业研发大楼外,还有郭守敬路、祖冲之路等一大批以享誉古今中外的科学家名字命名的道路,创新发展氛围浓厚。

张江高新区与中山高新区同属于首批国家级高新区,前者已是上海创新发展的重要引擎、全国创新改革先导区以及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科技创新中心的核心载体。2011年,国务院批复支持上海张江高新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园区通过“大组团”成功实现扩容发展,现已形成了生物医药、信息技术、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集群。

张江高新区的发展经验,对正酝酿“扩容提质”的中山高新区来说,是一个参考的优质样本,中山在高质量发展中需要进一步强化高新区的龙头带动作用。

与上海虹桥机场相距约50公里的苏州吴江区汾湖高新区已成为高端制造企业进行“二次创业”的选择之地。

汾湖自古有“吴头越尾”之称,其地理位置与浙江、上海接壤,黎里古镇更是成为链接两省一市交流的重要名片。

大约在十年前,中山主营喷雾阀和电梯的两家企业选择在这里设立子公司,后来,欧普照明也在这里设立工业园,汾湖高新区对企业的吸引力可见一斑。

接受采访的企业家们认为,行业人才多、产业链配套完善、与上海大城市近,国内外一线品牌集中、运输成本降低、交货期缩短、营商环境好等综合优势是他们投资汾湖高新区的主要原因。

以电梯产业为例,中国电梯制造基地主要集中在长三角一带,特别是有一批国际一线电梯品牌总部设在上海,而江浙集聚了众多的国内一线电梯品牌。》》》下转03版

新闻推荐

被狗咬伤需禁辣 自诉心灵很受伤 受伤者向狗主人索赔精神损失不被法院支持

本报讯(记者张房耿通讯员刘粤湘)和公司老板出差,重庆人林先生不慎被狗咬伤。医生嘱咐他注射疫苗期间,忌口不能吃辛辣。无...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