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中山空气达标率为85.50% 改善幅度全省第一全市环境违法立案处罚1155宗,罚没金额共计10651万元,处罚金额同比增长49%
[摘要]全市环境违法立案处罚1155宗,罚没金额共计10651万元,处罚金额同比增长49%
蓝天白云下的东区城市上空。
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近期市民对生态环境的关注度持续升温,去年中山的环境状况如何?接下来在环境保护方面会有哪些举措?在5月27日举行的中山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上,听取和审议了中山市2018年度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的报告、中心组团黑臭(未达标)水体整治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南都记者了解到,去年中山市空气质量有效监测天数为365天,达标天数312天,达标率为85.50%,较上一年同比升幅7.4%,优良天数同比增加27天,改善幅度位居全省第一,但距省下达88.00%的年度目标任务还有一定差距;在黑臭水体整治工作方面,采用EPC+O模式分阶段推进恒大二期排洪渠、中心城区10条黑臭水体、中心组团黑臭(未达标)水体整治提升等5个项目,目前恒大二期排洪渠完成整治工作进入管养阶段。
去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同比增加27天
中山市生态环境局局长杜敏在中山市2018年度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的报告中介绍,2018年,中山市空气质量达标率为85.5%,AQI达标率同比升幅达7.4%,改善幅度位居全省第一,优良天数同比增加27天,在全国169个监测城市中,空气质量排名第十三名,除臭氧外其他3项环境空气污染物年平均值(PM2.5、PM10、N2)均达到年度目标任务要求;主要河道保持Ⅱ类水质标准,水质为优,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稳定达标,6个水考核断面水质优良率为66.7%,劣Ⅴ类比例为0,达到责任目标要求;去年中山市测算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与2015年排放量相比分别下降10.9%、13.4%、25.2%、30.6%,自评完成省下达年度减排目标要求。
此外中山开展了畜禽养殖污染整治,累计关闭非法养殖场户868个,完成畜禽养殖禁养区矢量边界编制,没有发生因土壤污染产生的社会和群体性事件;开展固体废物专项整治,出动执法人员7700多人次,排查各类单位2000多家,组织1800多家固体废物相关企业签订《企业固体废物规范管理承诺书》,落实横门异地倾倒垃圾清理约6000吨,以涉嫌污染环境罪立案侦查,积极推动中山市危险废物综合处理项目筹建工作;推动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实施,出台《中山市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实施方案》;落实环保规划区划工作,修编《中山市环境保护规划》《中山市生态功能区划方案》,出台《中山市声环境功能区划方案》。
报告还指出,中山市环境质量短板问题依然突出,空气质量虽有较明显改善,但全年AQI达标率未达到省下达的任务要求;水环境质量改善不明显,国考、省考断面时有超标;环保信访案件量大、频、急,环境风险不容忽视;环境犯罪案件呈多发频发趋势。此外还存在环境监管能力有待继续提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管理仍需加强、垃圾围城问题突出、危险废物处理处置能力缺口大等问题。今年市环保部门将认真开展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和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工作,坚决打好碧水攻坚战、打赢蓝天保卫战、打好净土防御战、打好生态文明建设持久战,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进一步改善中山生态环境。
查封扣押企业149家
数据显示,2018年中山加大环境执法力度,全市环境监察出动执法人员57431人次,现场监督检查企业25033家次,下达责令整改通知书2040份,实施查封扣押企业149家。开展船舶水污染防治联合执法检查行动,共检查危险品船175艘次,现场检查率达17%,查处涉及船舶违规排放污染物行为4宗。
在推进环保行政处罚方面,全市对各类环境违法行为共立案处罚1155宗,罚没金额共计10651万元,处罚金额同比增长49%;组织召开行政处罚听证会86次,申请法院强制执行案件120宗。移交公安机关追究刑事责任案件14宗、行政拘留案件29宗,应诉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案件88宗。
此外中山市公安局环境保护侦查支队通过加强资源整合、整理队伍、补充警力、后勤保障、素质提升等措施,提升打击环境污染犯罪效能。2018年,全市共立涉环境污染犯罪刑事案件69起,破案69起;刑拘126人、逮捕82人。全市涉环境污染刑事案件立案率同比上升475%,破案率同比上升1025%。
为加强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及下沉督察的协调保障,中山成立市协调联络组,下设7个专项工作组,积极配合督察组开展部门走访、现场检查、人员约谈、后勤安排等。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期间,按时按质完成督察组二十二批次、112项资料调阅;共立案查处案件184宗,实施查封扣押97宗,移送公安机关立案侦查案件6宗,移送公安机关行政拘留1宗;督察组交办案件已全部办结,实施问责11人、约谈90人。
省环保督察期间,省督察组共与6位领导干部进行个别谈话,走访问询市级有关部门和单位5个,调阅资料2250份,对各镇区开展下沉督察;共作出责令整改100余宗,立案查处行政处罚案件74宗,实施查封扣押17宗,关停取缔7家,省督察组交办案件全部办结。
治水
按成效付费分阶段推进黑臭水体整治
黑臭水体整治提升工作一直是老百姓高度关注的环境保护问题之一。近日,南都记者走访了白沙湾工业明渠,尽管走访时天气凉爽还下着小雨,在紧邻的沙湾路上,还是能闻到臭味,走到河边臭味愈发明显。南都记者看到,黑色的水体在两岸绿色植物的掩映之下,参杂着些许青绿色,多个水泥管从河岸“扎”出来半没在河水中。在一座横跨白沙湾工业明渠的桥上,立着河长制公示牌,上面的“管护目标”写着“污水无直排、河面无垃圾、河道无淤积、两岸无违建、河水不黑臭、水域有景观”,日期落款为“2017年12月制”。在沙湾路和东兴路的交界处,一家快餐店的工作人员陈先生告诉南都记者,“出太阳天热时河涌的臭味很明显,有风的时候也会闻到一阵一阵的臭味”。
南都记者从中山市中心组团黑臭(未达标)水体整治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中了解到,目前中心城区已纳入国家黑臭水体监管平台监控的黑臭水体15条,包括了白沙湾工业明渠。其中11条(横涌、情景路北侧河、大滘涌、莲兴涌、羊角涌、白沙湾工业明渠、马恒河、称沟湾、员峰新涌、渡头涌、恒大二期排洪渠)为2016年摸查结果,4条(白石涌、黄边坑涌、西河涌、大小鳌溪排洪渠)为2018年底省环保督查期间摸查新增。
目前,按照“统筹流域治理、按成效付费”的思路,采用EPC+O模式,中山分阶段推进恒大二期排洪渠、中心城区10条黑臭水体、中心组团黑臭(未达标)水体整治提升项目一(港口,含40段河涌)、项目二(西区、石岐区、东区,含白石涌、西河涌、大小鳌溪排洪渠3条新增黑臭水体共43段河涌)、项目三(沙溪、大涌、南区、五桂山,含新增黑臭水体黄边坑涌共六十余段河涌)等5个项目。
其中恒大二期排洪渠整治提升工程作为试点先行项目,完成整治工作进入管养阶段;中心组团黑臭(未达标)水体整治提升工程项目一(港口镇)、项目三(沙溪、大涌、南区、五桂山)EPC+O项目已于2018年12月14日完成招标工作;项目二于2019年1月15日开标,已确定第一中标候选人,预计2020年底前完工。
同时调研报告指出,中山市积极推进黑臭(未达标)水体整治工作,取得了一些初步成效。但由于历史欠账较多,离水污染防治攻坚战的目标(到2020年,对于划定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的水体断面,消除劣V类;城市建成区基本消除黑臭水体)差距较大,当前还存在如黑臭(未达标)水体整治工程进度滞后、黑臭水体治理效果不明显、排污口管控治理效果不佳、现有污水收集处理效能不足、各镇区未真正落实属地管理责任等问题。
针对上述问题,调研报告提出相应建议,打好黑臭水体治理攻坚战,首先要加快推进黑臭(未达标)水体整治工程建设;其次要加大对排污口排查和整治力度和对乱排、偷排企业的处罚力度;全面提升市镇两级污水收集处理效能,落实各镇区属地管理责任;努力实现从“河长制”到“河长治”转变;引导市民监督建言,加强信息公开,形成全民治水的强大合力。
统筹:南都记者王卫
采写:南都记者刘贤沛摄影:南都记者吴进
新闻推荐
人大公众号成“不打烊”的群众意见收集站 “中山人大”微信公众号“回应市民”栏目密切代表与群众联系,推动基层人大发挥作用
目前,人大代表与人民群众联系的机构和平台主要是代表联络站(点、工作室)。但移动互联网时代人们更多的是通过手机等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