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有奔头 农村有看头 农民有甜头 来自中山市三角镇的蹲点报告
文/本报记者 柯颂 通讯员 张变 图/本报记者 文波
1 新气象——开放包容 顺势而为
“志水长流滋万物,谢林港畔耐人看。”著名作家周立波长篇小说《山乡巨变》里的这句话,形象地描述出今天的三角镇乡村。多年前,三角人敞开胸怀,接纳来自五湖四海的投资商、建设者、人民教师等;现如今,这里厚积薄发,一派美美与共的喜人景象。
开放包容 新老三角人共建美丽村庄
为了吸引更多的力量来建设乡村家园,当年的三角镇结民村抛出了与粤西几乎一样价格的商住土地,吸引来了大批信宜的建设者。现今,这些信宜人在这里建房安居,已形成250多户、超千人的村中村——“信宜新村”。
“初到这里,我们并没有那种因外乡人而被歧视的感觉,结民村村委为我们的工作、子女读书等问题想方设法,以解决我们的后顾之忧。”信宜新村的共产党员欧桂华告诉记者,在结民村村委的关心下,信宜新村的共产党员聚集起来,成立了党小组,并与当地的党组织一起,为村民制订村规民约,把信宜新村建设得颇具现代感,村容村貌井然有序。当地人也与新村民和谐相处,共同建设着美丽家园。
现今的结民村,商场、学校、市场等公共设施就建在家门口,成为了城乡融合经济较好的一个大村。
“一座包容的城市,一个包容的村庄,它前进的步伐不会停歇,看到三角镇现在整洁的街道、美观的绿化,我深为当年能留下来而感到骄傲与自豪!”上世纪90年代初,安徽人谭老师携同是教师的妻子来到三角镇沙栏中学。那时,看到还在不断完善的学校,看着周边尘土飞扬的马路,以及杂树丛生的农居,他当时就想打道回府。
“那时,村干部找到我,与我谈心,希望我能留下来,并力所能及地提高我们教师待遇。我现在居住的这栋小楼房,就是当时镇里以很低的价格卖给我们这些外来教师的。我与很多老师都感动了,于是便留了下来。”看着学校门前宽广的马路,远处林立的高楼大厦,谭老师深有感触地说。
顺势而为 打造全镇经济产值大村
开放包容,留住了建设者、留住了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但要留住那些让村民可能从此没了耕地、从此要自谋出路的企业进村开厂,这确实需要勇气与胸怀。
三角镇高平村,东靠番中公路,南部有南三公路贯穿,北靠洪奇沥,并设有京珠高速出入口,全村总面积约13007亩,户籍人口上万人,是三角镇的一个大村。站在村靠海处,遥相对望的是繁华忙碌的南沙港。优越的地理位置让这里很快成为了商家开发投资的热土。祖祖辈辈都以农耕为主的三角高平人,面对着从农业瞬间走进工业的大门,他们曾经彷徨过,也曾失落过。
但是,为了顺应发展,村民们还是转变了观念与角色,把6000多亩的土地建成了高平工业园。现今,近千家企业在这里生产发展,近7万多的外来务工人员在这里工作和生活。
高平村民把这些比原有村民还多的外来人员视为同乡。举行高平村文化体育节,都邀请这些企业的员工一同参加,运动员达到三四千人,历时数个月,热热闹闹,场面甚为和谐壮观。
“这些企业对乡村建设非常支持,扶助弱小、捐资奖教奖学蔚然成风,整个高平村呈现出一派歌舞升平的景象。”高平村党委书记高云杰开心地介绍。
和谐的环境,造就平稳而迅猛的发展。现今,高平村工农业的发展形成了以高平大道为中线,西部发展工业生产,东部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其中西部的高平工业区内已发展有规上企业共计100多家,经济产值占全镇总产值的65%,成为了三角镇经济产值大村。
“2018年三角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0亿元,比增9.6%,排名全市第1。全镇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58.56亿元,比增12.6%,排名全市第1。社会消零总额23.27亿元,比增12.2%,排名全市第1。”三角镇副镇长苏伯明表示,从这全市的排名中,更显高平村在这其中的分量,也显示出三角人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2 新作为——高瞻远瞩 找准方向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只有开放包容、埋头苦干,还不能赶上时代发展潮流,还必须高瞻远瞩、找准方向,才能与时代接轨,打造出一个现代化的新农村。
高瞻远瞩 以国际化视野促工哺农
三角镇经济产值大村——高平村的经验让三角人懂得:要发展,还必须乘势而为,以更高的要求、更为先进的技术推动经济向着更优更强的方向发展,才能带动村民的收入更高、思维更加活跃、观念更加超前。
几年前,三角人在民森产业园的废旧砖厂,兴建了一个充满了欧洲风情的特色小镇——迪茵湖小镇。现今,该小镇不仅是中山境内的著名旅游景点,更是中山市重要的产业平台三角园的所在地,是与坦洲科创岛、火炬开发区、翠亨新区构建的“两区一湖一岛”格局中的一“湖”。
“迪茵湖小镇已成为全市推进创新驱动战略的重要基地和靓丽名片,德国总统的到访更让三角成了"网红镇"。”三角镇副镇长苏伯明介绍,目前,中德合作职业技能人才培训基地、中德VDE鉴衡(中山)综合检测基地、国际先进焊接产业中心等欧洲著名企业已经进驻迪茵湖,这里已然成为国际化的小镇。
“国际化的小镇,往来的高层次人多了,我们的思想受到影响,得到提升。以往小富即安的思想,让我们老是呆在家里打麻将,不思进取。现今,我们明白了其实我们还不老,我们还不够进步,我们还可以去继续完成我们曾经的梦想。”光明村的农民职业划艇人梁再明表示,即便是划艇这样的运动,要想到全国各地参赛、甚至国外参赛,没有家人的支持,根本不可能实现。
在高平村,村民学会了吃西餐、学会了幽默。欧洲人在假日休闲,也跑到村民的鱼塘边上钓鱼、在果园里采摘……带活的不仅是村里的消费,还有那种中西文化与思想的交融。
“正因为有了这样国际化的小镇在身边,我们才能更多地与外界接触,与更多眼界开放的人接触,这提高了我们村民的视野。”村民李健球深有感触地说。
找准方向 以“生鱼工程”形成“生鱼效应”
产业美,乡村才能实现从“外在美”到“内在美”。已有40多年生鱼养殖的三角镇,现有养殖面积4000余亩,年产量高达2万吨,产值3.2亿元,占据中山之首,位居广东前列。
然而,近年来生鱼行情比较低迷,生鱼养殖陷入“赚一年,亏一年,平一年,三年一个大循环”的经营怪圈。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生鱼养殖大多还是处于个体小农生产状态,分散的个体渔农因缺乏组织化而难以与现代化大市场相对接。为了降低养殖成本,提高生产效益,三角镇组建了东边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在饲料购买、养殖技术、病情防疫、商品销售等环节开展合作,为养殖户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
“举个简单的例子:生鱼养殖每亩年需饲料300袋,约6000公斤。合作社统一购买饲料每袋节约17元,扣除1元运费,6元作为合作社营运费,由此,养殖户每年养殖一亩生鱼可节省饲料3000元。饲料统一购买后,饲料袋可循环利用,每个饲料袋2元,每年一亩即可节省600元。再加上养殖技术改进带来的药品使用量的下降,养殖一亩生鱼每年仅从成本上就可节约4000元。合作社的成立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养殖户的养殖成本,为养殖户带来了切实的利益。”中山市渔歌子食品公司总经理黄锦来告诉记者,他们成立合作社后,又成立了中山市渔歌子食品有限公司,并与高校合作,把生鱼肉加工成速冻生鱼鱼柳、生鱼鱼肉肠,将鱼骨、鱼头加工成了鱼骨汤膏、鱼骨豆腐等高钙的产品,把生鱼的储存与销售提高到了一个历史从没有过的高度。
“生鱼深加工食品公司的成立,是行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对当地农村、农业和农民来说具有深远的意义。”三角镇农办生鱼专家杨菁介绍。与此同时,为了保护好“三角生鱼”品牌,三角镇政府去年还牵头成功注册“三角生鱼”商标,并引导10家生鱼养殖企业注册自有商标。
“我们的"生鱼工程"正在构建与完善,但这并不是我们的最终目标,我们的目标是形成更多的"生鱼效应",让每户农民在发展产业中都能富起来。”三角镇党委委员、主管农业的白升荣介绍,“生鱼效应”就如公母两条生鱼,经过努力就能产出千万条生鱼一样,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让更多的农户在一品、一业中受益,在发展中得到真实惠,享受到发展的成果,从生活宽裕走向生活富裕上来。
3 新活力——吸引人才 更新换代
多好的工程或者制度,若缺乏新活力的注入,其发展必不长远。历经风雨,造就了具有广阔胸襟和有远见的三角人,如何持续健康发展?必须有更多的各种各样的人才和年轻一代的参与,方可焕发出蓬勃生机,方可带领村民在富裕路上、美丽乡村建设中,走得更好更远!
吸引人才 新农村需要智慧型年轻人
卢建明是三角镇沙栏村人,大学毕业那年,他本可以留在深圳工作,但听说家乡需要大学生,便毅然回来,成为沙栏村党委副书记。在卢建明的带动下,村里的青年何俊艺等也回到了家乡,成为了带领大家一起发展的领头人。
“村里工资不高,每月只有深圳的一半左右,但这边有我的家人在,而且我的工作就是为了发展家乡,这是我的梦想与追求,我非常乐意从事这份工作。”卢建明虽然年轻,但是在村中,他肯为老百姓办实事,肯为老百姓解难题,村民们都十分信任他。
沙栏村是一个农业大村,青皮冬瓜套种粉葛已有40多年历史。由于以前农民种植的农产品不成规模,造成产量和效益低下。为改变这样落后的耕作模式,卢建明、何俊艺等年轻村干部,带领村民创建了500亩连片的“沙栏村无公害蔬菜基地”,专门种植冬瓜和粉葛。经过统一种植、统一管理,产量和质量都得到提高。为激励农户规模种植的积极性,推动农业化发展,沙栏村又争取创建基地的资金,除完善电网、河网、路网外,还拿出12万元以每亩200—300元的形式补贴给农户。同时,将“沙栏村无公害基地”上了“广东省农业信息网”,不少出口公司通过网络信息慕名前来收购,减少了中间流通的销售成本。加上市场的利好因素,冬瓜、粉葛的价格不断上升。村民的种植收入增加,钱袋子逐渐鼓了起来。
年轻人有知识、有文化,更有干劲,新农村建设就需要这样的人。
为了改变农业生产条件,促进农民增收,卢建明等人又争取到了省农业农村厅、市农业农村局的支持,投入400万元在村的西丫尾开展一个名为“高标准农田整治”的项目。该项目按照“因地制宜、统一规划、连片整治、讲求实效”的原则,把农田建设成了“田成方、渠相通、路相连、旱能灌、涝能耕、渍能降、机能进、物能运、土肥沃、产出高”的现代优质农田。沙栏村的地值得到了快速提升。
沙栏村、高平村、结民村、蟠龙村、三角村、东南村……三角镇的每一个村都采取了多种方式,吸引更多年轻力量加入,把一系列的措施,一个个项目去实施落地,共同勾画出一幅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乡村振兴的壮美画面!
更新换代 农村现代化呼唤农民现代化
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目标,要加快这一步伐的进程,三角人真切地意识到,还必须要有更多人才回到农村来,加入这振兴的行列,变身现代化的农民,投身到这系统性的事业中来。
曾是国家公务员、富有农村实践经验的共产党员黄锦来,率先垂范,辞掉了公职,回到了三角镇农村,成为了新农民,被聘任为村合作社生鱼深加工企业的总经理。不到半年时间,就带领着农户们走长江、过黄河,把中山的生鱼深加工产品推广到了东部沿海地区多个城市居民和大型酒楼的餐桌上。今年4月、5月的生鱼产品销量就比去年同期增加了60%以上,让广大农户对生鱼产业充满了希望。
台资企业高管人员苏贤伟,在原先的企业工资每月都高达6000多元,为了让村民的合股企业——中山市渔歌子食品有限公司更好地运作起来,也回到了东边村,3个多月时间里,每月只领着800元的工资,仍默默地工作着,无怨无悔。
在传统农业中成长起来的新农人,不到30岁的谈就和,与他5个同龄小伙伴,在家乡独自创业,利用自己的所学,开拓出了生鱼产卵车间、孵化车间、出苗车间等现代化流程的作业线,让生鱼苗健康生猛,成功地在天山北麓的五家渠市进行养殖,开创了生鱼从中山“游”上天山的历史先河。
这些现代化的新农民,与时俱进,正把三角镇的特色产业打造得更为完善、更加强大!
今日之三角,正继续以“新气象、新作为、新活力”这“三大法宝”去建设乡村,让村庄美、产业强、村民富、乡风好、管理精,一幅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画卷,尽情铺展在希望的田野上。
新闻推荐
□程绍德昨天上午8点,记者在大涌镇巡街发现,该镇兴华路、横涌路中央护栏损坏严重,一无名废品回收站将废品和垃圾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