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打榜”活动受热捧 近年来,“月捐”“捐步数”“蚂蚁森林”渐成市民行善新方式
520告白日,有人秀恩爱,有人却在用一种“捐早起”的方式“表达”爱。近日,腾讯公益新上线的“公益打榜”功能,鼓励用户以“捐微笑”“捐早起”等打榜方式参与公益。记者调查了解到,不少中山市民逐渐受到一些新颖的募捐方式所吸引。但也有公益机构建议,形式创新的同时应做好信息主动反馈和公开,黏合捐赠者,让公益项目更加可持续。
本报记者 徐钧钻 李玮玮
■借助科技创新,公益捐赠“轻量化”
普通人如何轻松有趣地做公益?作为一名律师,王旗最近尝试了一种新玩法。她爱跑步,在“微信运动”的排行榜上,常名列前茅。步数超过一万步的时候,有朋友私信告诉她,可以捐步数做公益。王旗尝试了几次,觉得挺有意思的,最近还以“中南校友,一起捐步”的名义创建队伍,先配捐100元,款项选择捐给在腾讯公益上线的项目“未来工程师计划”,帮助职业教育中的困境学子成为未来行业的“工程师”。短短两天,校友们踊跃捐步,超过了25万步,兑换配捐25元。
“现在是碎片化时代,鼓励更多人做公益,参与的方式要简明、易操作,微信捐步就是把公益与社交、运动结合起来,参与的门槛很低。”同时,王旗希望看到捐赠的资金流向,“如果能有项目的进度反馈,会促使自己长期做下去。”
腾讯的“微信捐步”是2015年9月9日推出的,腾讯公益工作人员曾接受《公益时报》记者采访时介绍,即便微信用户不进行步数捐赠,当日的资金也将一分不差的用于当日推送的公益项目,那为什么还会鼓励用户进行步数捐赠呢?在捐赠步数过程中,实际上完成了对大额捐赠的企业、公益基金会及其项目的在线曝光。腾讯公益不会就曝光程度和时长对企业收费,因此,每一次步数捐赠,实际上都是在鼓励更多的企业或个人为公益项目买单。
事实上,近两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公益不是只有“捐款”这一种形式。即便要捐款,也不一定要捐实物。结合各自产品特征的场景化公益,开始流行起来。腾讯、阿里等互联网公司,都有自己的一套公益逻辑。还有一款代表性的产品,就是支付宝的“蚂蚁森林”。用户每日行走、线上缴费等行为产生的减排量,会被平台科学计算出来,用于浇灌自己的虚拟树。每当长成一棵虚拟树,支付宝就会在地球上种下一棵真树。可以说,借助科技的创新,互联网公益进入3.0时代。
■公益项目做到主动反馈才能持久
5月23日,“关爱女人心”的项目发起人严清收到了一个医疗公益项目写来的“感谢状”。感谢她从2013年开始,每个月的定期捐赠行为。里面除了有言辞恳恳的言谢信外,还清楚地列明了去年该医疗公益项目提供给多少医生在贫困地区开展了多少门诊服务。被附上项目负责人的亲笔签名。回忆月捐开始时,严清说,当时只是志愿者在街上劝募,出于尝试一下的心态,她填了表每个月捐赠100元。当收到该项目的主动回馈后,她马上将月捐金额追加到150元。捐赠不断,“反馈”也不断。
在东区工作的证券行业从业人员钟嘉,也曾经通过轻众筹参与轻众筹的轻松互助计划。微信公众号每周定期弹出事件公示让他感到放心。“本期公示会员”“本期受助会员”的家庭情况、受助金额、受助感言都能够反映在微信贴上。“这是一种互助型的公益项目,只有反馈信息做得好,我们才有信心继续参与这个项目。”钟嘉说。
严清建议,即使互联网让捐赠更加轻便,但要想项目做扎实做长远,必须做好项目财务的规范,主动的反馈,让参与公益的市民对项目更有信心和归属感。
新闻推荐
□贺优琳五桂苍苍,东海泱泱,先生之高洁,先生之热烈与精诚,山高水长!黄秩崇校友是我极为敬重的一位校友。黄校友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