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娘家人” “双城记”变得更精彩 中山良好环境吸引越来越多澳门人前来创业生活,澳门街坊总会中山办事处成立半年已服务400多人次
三乡镇是澳门居民聚集的镇区。目前在此居住的澳门居民有3万多人,且人数仍在增长中,他们大部分过着和朱醒雄类似的跨境生活。去年11月,为更好服务生活在中山的澳门居民,澳门街坊会联合总会中山办事处(简称“中山办事处”)在三乡成立,成为澳门首个合法进驻中山市的境外非政府组织代表机构。半年来,办事处接待澳门居民咨询、服务总计400多人次,在悄然融入澳门乡亲生活、增进乡谊的同时,还解决了部分澳门居民的生活难题。
统筹:本报记者 吴森林
文/本报记者 徐世球 见习记者 王欣琳 图/本报记者 文波
1
“跨境”是不少中山乡亲的生活方式
在中山办事处见到记者的朱醒雄,主动与记者拉起家常:“我退休前在澳门做了几十年的厨师,退休后和太太一起来三乡。去年中山办事处成立后,我经常来这里看报纸喝茶,和工作人员聊天。”忙碌了大半辈子的雄叔十分喜欢三乡慢节奏的生活。“这里居住环境好,不像澳门那么拥挤,超市、市场离生活区很近,公共交通也便利。”
记者了解到,目前在三乡生活的澳门居民中,像雄叔这样穿梭中山澳门两地的人很多,他们有的工作在澳门居住在三乡,有的因为子女还在澳门,需频繁往返于两地。三乡镇和澳门,直线距离仅20公里,文化和语言相近,但三乡的生活生产成本却比澳门低得多,因此吸引了大量澳门同胞到三乡创业、生活和工作。
澳门的邝佩玲刚到三乡时,是“跨境工作族”。每天早晨6点45分,她准时到三乡雅居乐车站,与20多位乡亲包下去拱北口岸接客的旅游大巴,一起回澳门上班。“大家如一家人似的,司机会等所有人到齐才出发。在车上大家分享自带的早餐、自制美食,聊日常生活,感觉不一会儿就到口岸了。”
在三乡生活了11年的麦浩泉夫妇早已把三乡当作第二故乡,回忆起当年与三乡的结缘,麦浩泉介绍,那时他与朋友们来三乡游玩,发现这里居住环境安静舒适,当地人热情友善,夫妇俩越呆越喜欢,2007年索性从澳门搬来三乡居住。由于子女还在澳门生活,他们每周在澳门和三乡的时间各一半。在三乡的时候是夫妇俩最享受的休闲时光,“我们有时坐公车去石岐逛一逛,品尝中山特色美食,去市场淘点喜欢的东西,或邀澳门朋友来中山玩,我们当导游。”
中山办事处的设立让夫妇俩喜出望外,这份欢喜源自他们与澳门街坊总会几十年的情谊。麦浩泉说,他和妻子都曾是澳门街坊总会家庭服务中心的志愿者,已做了20多年志愿服务。“总会中山设办事处,就像桥梁一样连接起在中山居住的澳门居民,不仅更亲近故乡,还让我们在中山更有归属感,身边更多澳门朋友也萌生来三乡安居的念头。”
2
办企业便利度高 开放包容投资环境好
54岁的澳门人周道宁在三乡经营着一家火锅店,采访当天是澳门的公共假期,读高三的儿子及妻子一同来中山办事处,与澳门乡亲“话家常”。与在三乡养老的澳门居民不同,周道宁和三乡的结缘对他而言是人生的转折和机遇。
周道宁原是澳门一家电视台从业人员,日常生活被繁忙的工作占据。在认识了现在的妻子后,他毅然辞职,选择在三乡居住,重新打拼一番事业——开火锅店。周道宁在三乡购置了物业,从申请营业执照到火锅店开业,大约只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在办理营业执照和食品卫生经营许可证时,整个过程非常顺利,手续比我想象要简单得多,有关部门办事效率较高。”
周道宁的火锅店如今生意红火,全家的生活也有滋有味。“我开火锅店还是五六年前的事,听说现在开办企业的便利度更高,中山的投资环境确实没得说,生活、经营成本比澳门低得多,经营压力相对轻些,加上城市开放包容的环境,使我的事业很快站稳脚跟。”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启动,中山与澳门在各方面合作交流更加紧密,两地乡亲工作生活上的合作、交流、来往将更加密切、热络。周道宁对此充满期待,也期望澳门街坊总会中山办事处能在其中发挥更大作用。周道宁谈到其经营的火锅店,与相邻商铺因共用通道问题发生纠纷,长期无法有效解决,“中山办事处成立后,通过多方协调和调解,终于打破僵局。有了这样一个服务和协调机构,让我们多了一份踏实感,多了一个解决困难的途径。”
3
湾区合作越发紧密 大批澳门青年前来创业
1991年出生的澳门青年刘浩森于今年3月到中山创业,虽然出生在澳门,但他对中山有着深厚的感情。在萌生创业的想法后,他曾考察过澳门、珠海与中山三地,最终选择了在中山创业。中山包容开放的氛围吸引着他,“我不会贸然选择在一个陌生的城市创业,对渠道和环境的不熟悉会隐藏很多风险,有不少创业者因此创业难度大。”在刘浩森心中,中山人比较亲切淳朴,而且中山营商环境良好,区位优势明显,更有利于他创业的起步与日后的发展。
其实这并不是刘浩森的第一次创业。2018年初他曾在中山开过一家奶茶店,但由于当时经验不足,最后没有成功。“创业要讲究方法与部署,这是我当时创业失败总结出的经验。”如今,刘浩森重新创立了一家公司,主要经营中介以及旅游订制业务。“创业就是和人打交道,挺讲缘分的。”有了之前的经验后,他的心态逐渐放平,与顾客交流也是抱着交朋友的态度,真诚做好每单生意。“买卖不成情义在,认识朋友也是一个为创业积累的过程。”
目前,刘浩森的创业属于上升期,对未来的形势与期待,他十分乐观,“未来5到10年,大家都是湾区人,粤港澳大湾区的规划建设,对交通等方面的便利将大大增加,对创业而言是一个好消息。”今后,他还打算进一步扩展太阳能发电等高科技项目,扩大业务领域,发现更多创业可能性,“我现在就是半个中山人回到故乡,希望寻求和摸索发展的机会。”
另一位澳门青年李健伟也选择在中山创业。大学毕业后,李健伟曾在上海从事美术方面的工作,2017年,他回到中山成立了一家美术设计公司。尽管工作时积累的人脉资源大多集中在上海,但创业起步时他依然选择中山。除了对环境、文化比较熟悉外,地理位置的优势也是吸引他的因素,“毕竟中山和澳门距离近,回澳门比较便利,也方便做些跨越两地的业务。”李健伟说。
4
办事处成立半年 已服务400多人次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生活在三乡镇的澳门人超过3万人,在整个中山市,这个数字要大得多。为了让居住在中山的澳门居民找到家的感觉,像生活在澳门一样方便、温馨、踏实,2018年11月30日,澳门街坊会联合总会中山办事处在三乡镇挂牌成立,这是澳门街坊总会在粤港澳大湾区城市设立的第一个办事处,也是在全国设立的第一个办事处。
澳门街坊总会成立于1983年,属下坊会和服务中心拥有会员逾4万人、义工逾2000人,是澳门规模最大的社团组织。街坊总会以“坚持爱国爱澳、拥护一国两制、团结坊众、参与社会、关注民生、服务社群、共建和谐小区、促进特区发展”为宗旨,积极参与社会事务,持续关注社会保障、房屋、教育、治安、交通、环保、卫生等社会民生问题。
中山办事处成立近半年来,很快融入了许多澳门乡亲的生活。据中山办事处副主任徐伟乐谈到,从去年年底起,办事处积极搜集、了解澳门乡亲的服务需求,“通过举办"辞旧岁迎新年"及"同仁相聚今生缘,欢欢喜喜过个年"座谈会,了解在中山的澳门居民有关生活、就业、医疗等方面需求和想法,以便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今年春节前后,中山办事处积极走进社区,派发总会送出的春联及中山办事处宣传单张,慰问乡亲、收集意见建议。
徐伟乐介绍,中山办事处服务时间为每天上午9点至下午6点,日常以咨询服务及个案服务为主,半年来共提供咨询服务400多人次。办事处还会及时分享澳门中山两地以及大湾区的相关政策、新闻和信息,“经常会有澳门乡亲来办事处看报聊天,我们希望今后这里能成为澳门乡亲的文体活动中心,不仅提供丰富的活动和场地,有条件的话还能开设用餐服务,由街坊总会承担部分费用。”
日前,澳门街坊会联合总会理事长吴小丽一行到访三乡镇,与该镇主要党政领导进行座谈,双方就加强社会服务、创新发展和外联合作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和研究,并达成共识。三乡镇将利用澳门街坊会联合总会在社会服务等方面的优势,引进其先进社会服务经验和理念,创新发展三乡镇新的社会服务模式,加强双方沟通联系,并将形成协议文本,争取列入2019年粤澳合作联席会议合作协议。三乡镇党委副书记、镇长林冠军表示,三乡与澳门将进一步深化融合发展,不单是居住方面,包括创业、产业、人才、创新、服务和政策等多方面的融合。
新闻推荐
中山市长危伟汉接受南方日报专访时表示 中山将全面提升城市品质 打造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
伶仃洋上,深中通道施工现场一片繁忙。翠亨新区马鞍岛上,中山港客运码头东移工程正紧张地推进。一桥飞架,撑起珠江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