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老有所养”迈向“老有厚养” 中山市优化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不断提升老年人幸福感
见习记者 蔡伟强
政府养老服务注重从量到质的提升
“一、二向下压,三、四往前伸”。 4月1日下午,林姨跟往日一样,来到了石岐新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又开始她的形体训练课程。
自从今年1月份石岐新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投入使用以来,林姨就成了这里的常客,中心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她乐在其中。
据了解,石岐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成立于2015年11月,原中心由于场所面积较小,活动的内容不多,未能很好地满足广大老人的服务需求。为了更好地服务辖区的广大居民,今年1月14日,搬迁新址并升级后的石岐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在桂园社区揭牌投入使用。中心面积达1556平方米,配置多功能培训、音乐、舞蹈、健身、阅读等14个功能齐全的场室。
石岐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巨大变化是中山市养老服务从量到质提升的一个缩影。2018年,市民政局出台了《关于深化改革推进中山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从量到质提升的实施方案》,要求各镇区通过购买服务,创新推行“1+2+N”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截至去年底,全市已建立居家养老服务中心85个,共投入524万元为710名重度失能的双低家庭老人和孤老优抚对象(特殊困难老人)以及困难家庭半失能老人、孤老对象,提供定期上门家居清洁、饮食料理、陪护等服务,累计上门家政服务约25万小时,兜底对象服务覆盖率超90%。针对中山市老年人更加青睐社区养老、居家养老的特点,2019年中山市将继续优化社区居家养老服务“1+2+N”服务,做好评估和监督工作,不断提升老年人的幸福感。
同时,2018年市民政局还出台了《中山市社区居家养老“大配餐”工作实施方案》,要求各镇区到2020年至少建立一间长者饭堂,并根据实际设置若干配餐送餐点。截至去年11月,已有火炬区、小榄镇、三乡镇、沙溪镇、石岐区、南区6个镇区试点开展长者饭堂助餐服务。
在采访中,中山健康促进会会长吴荣珍表示,养老问题是民生大计,关系到广大人民的切身福祉。而健康作为整个养老提质升效的核心,应该由政府主导,集中力量进行体系化建设,同时在各镇区建设护理工作站,促进中山市健康事业的快速发展。
机构 提供精准服务满足多样化需求
近日,石岐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社工李焕萍和同事们整天忙忙碌碌:入户做调查,详细了解老人真正的需求;教会老人使用智能穿戴手环,呵护老人的健康……她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老人晚年生活更加有质量,过得更加幸福。
李焕萍介绍说,石岐区实行“医养结合+社区嵌入”居家养老新模式,“社区嵌入”一方面是指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这个平台嵌入社区,另一方面是社工和医疗专业人员嵌入社区。
李焕萍认为,要做好养老服务工作,提高质量水平,实行从“老有所养”迈向“老有厚养”,必须针对不同的服务人群的不同需求,提供个性化多样化的精准服务。比如,针对行动不便或是失能的老人,就不能像正常的老人一样,只提供一些文化娱乐、精神慰藉之类的服务。
经过前一段时间的调查,李焕萍和同事们了解到绝大部分的失能老人,都希望在起居生活上得到帮助。针对一些失能老人如厕难的现状,近期她们拟对一些有条件的老人家庭进行厕所改造,对还没达到改造条件的安装扶手。
居民 希望孩子多抽出时间陪伴
记者在石岐、坦洲、板芙等镇区走访调查,多数老年人在养老中没有遇到严重困难,各方面条件基本满足其日常生活需要。
梁姨家住板芙镇湖洲村,3年前退休了,退休后白天带孙子,晚上跳广场舞,日子过得很充实。“子女都长大了,也有自己的事业,家里没有负担。退休后有退休金,够自己花销了,平时有什么事,子女也过来帮忙。”梁姨对记者说,只希望一家人平平安安,其它的无所求。
家住石岐区的黄姨,今年76岁,脚关节长年痛,近期经常到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做理疗。黄姨说,她有3个子女,整天都忙得不见人影。她明白子女都有自己的事要做,不过她还是希望子女能多抽出时间,跟她说说话,走一走。
吴荣珍认为,随着老龄化进程的加剧,子女们忙于工作,传统居家养老模式逐渐过渡到社区居家养老模式是一种必然趋势,必须走“投资主体多元化、服务对象公众化、服务内容系列化、服务队伍专业化、区域管理网络化”的社会福利化道路,才能实现从“老有所养”迈向“老有厚养”。
新闻推荐
公交将开免费接驳专线方便市民扫墓 共设四个运营时间段,往来“火炬国际会展中心”至“福荫园”
本报讯(记者何淼通讯员凌玮婷)4月1日,记者从市公交集团获悉,为方便市民清明期间祭扫出行,该集团将在4月5日-7日、4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