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企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引发热议,工商联团体提案建议:引入市场化信用承担者 让银行敢于给民企放贷
南都讯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是去年11月的民营经济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要抓好6个方面政策举措落实”的其中之一。而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南都记者从北京现场采访时了解到,不少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们的建议、提案中,也都把焦点对准了民企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
工商联:建议研究扩大金融机构准入范围
在工商联的团体提案中,就有两份提案,都是有关企业融资增信和解决融资难的问题。关于民企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在经过系列调研后,提案里开出了“药方”。
“关于应用信用保险机制助力民营企业融资增信的提案”称:“在调研中,我们发现,之所以银行不愿意给民营企业贷款,关键在于缺乏增信手段和风险分担机制。”提案建议,将增信融资模式纳入到政府关于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专项工作中来,推动其与传统供应链金融进行相互补充。
此外,还建议银保监会应出台支持增信融资业务开展的相关优惠政策措施。鼓励商业银行、投资机构等金融资源供给主体支持增信融资业务开展,引入商业信用保险、信用再保险等市场化信用承担者,参与到供应链金融各个环节,更好发挥金融协同业务、优化资源配置,扩大中小民营企业的受惠范围。
同样是解决银行敢于给民企贷款问题,工商联“关于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的提案”则提出,建议加大金融体制改革力度、加大征信体系建设、加大财政扶持力度、拓展融资渠道、提升规范经营等内容。
以“加大金融体制改革力度”为例,就建议研究扩大金融机构准入范围,积极稳妥发展中小金融机构,支持发起设立民营银行、金融租赁公司、融资租赁公司、村镇银行等金融或类金融机构等内容。另外,还建议引导金融机构积极拓展业务,发展科技贷款、小额担保、经营权质押、股权质押、知识产权质押、林权抵押贷款等支农支小信贷业务等等。
委员:建议用动产作抵押,设计金融产品
也有不少委员把民企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写成了提案,给出了自己的建议。
全国政协委员、雪松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张劲在全国两会前夕接受记者采访时呼吁,加快发展供应链金融,解决民企和小微企业融资难题。张劲说,商业银行主导的金融体系,主要是以不动产作为抵押担保,而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的资产大多是动产,所以银行融资很难。
为此张劲建议国家多措并举,大力发展供应链金融。利用企业周转速度和变现能力较强的流动资产(存货、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应收票据)作为第一还款保障,进行金融产品的设计,沿着供应链条释放核心企业的信用,帮助链内缺乏不动产的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依靠流动资产融资。
而全国政协委员、深圳光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薛光林则说,目前大部分面临困境的民营企业,重点要解决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存量负债问题,把短期变成中长期,同时也要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二是企业流动性问题,恢复企业自身创效能力和造血功能;三是部分企业资本金问题,恢复企业自身的融资能力和发展能力。
对此,薛光林建议人民银行和银保监会,尽快出台专门解决方案和政策指引,对民企存量问题债务采取特殊处理和处置政策。还可以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建立健全尽职免责机制,提高不良贷款考核容忍度等等。
梳理
为民企融资纾困广东多地政策显成效
南都记者梳理发现,自去年民营企业座谈会召开以来,广东多地针对民企融资难问题出台了相关政策。可分为几大类型,如以财政资金撬动金融业提供融资服务,组建专项资金池纾困和降风险,以及财政出资撬动发债市场等。这些政策也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如深圳“四个千亿”支持民企发债专项计划已正式启动,14家深圳民企签署首批债券发行战略合作协议。
财政资金撬动金融业提供融资
广东省在去年12月出台的“民营经济十条”中强调,加大融资支持力度,具体包括支持各地设立小微企业转贷基金,完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补偿和信用担保机制等。
在珠三角,用财政资金撬动金融业向企业提供融资服务,已成为相关产业政策的主流和趋势。
东莞2月19日出炉的《推进“湾区都市、品质东莞”建设行动方案》,提出要发挥产业投资母基金的引导撬动作用,形成覆盖不同细分行业或领域总规模超30亿元的直投基金体系,督促银行机构实现“两增两控”目标,推动中小微企业白名单和风险补偿政策落地实施。而2021年,通过莞企转贷专项扶持基金将累计为本土企业提供不少于50亿元的转贷支持。
东莞的政策措施主要是引导信贷资源支持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多方联动扶持企业转贷续贷,强化中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补偿。目前,东莞实有市场主体总量已突破100万户,工业企业超过20万家,“大水漫灌”的政策并不适合东莞的市情,需要针对性办法将钱花得有效和高效。而从走访的企业来看,也知道钱不是白拿的,而它们更希望是“快”一点,市场快速变幻,融资难问题的解决,有助于企业快速拓展抢占市场。
组建专项资金池纾困和降风险
组建设立专项资金池也是珠三角9市较为普遍的解决融资难政策之一。
去年11月,东莞发布《进一步扶持非公有制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指出,未来3年将为全市企业带来超过400亿元的金融支持。其中包括督促地方法人银行将定向降准释放的100亿元资金专项用于支持小微企业、民营企业和创新型企业。设立莞企转贷专项扶持资金,3年内累计为本土企业提供不少于50亿元的转贷支持。设立规模50亿元的上市莞企发展投资基金等。
广州2018年11月出台《关于加强金融支持广州市民营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其中一个亮点是,3年内逐步扩大科技信贷风险补偿资金池规模,撬动银行业金融机构向民营科技型企业投放信贷累计超过100亿元;同时,探索建立中小微企业融资风险补偿资金,将范围扩大至所有中小微企业。值得一提的是,广州市科技型中小企业信贷风险补偿资金池于2015年成立,至2018年9月末,资金池共撬动8家合作银行为1221家民营科技型企业实际发放贷款超84.3亿元。
此外,去年11月召开的中山市民营企业座谈会也透露,针对部分民营上市企业股权质押过高和资金流动性不足的问题,中山市委、市政府将组建规模为100亿元的基金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而深圳“四个千亿”中的第二个1000亿“实现新增银行信贷规模1000亿元以上”,其中提出“风险补偿资金池”的概念。深圳中小企业服务署解释,这个资金池补偿的对象交给银行来决定。
财政出资撬动发债市场
此外,深圳“四个千亿”计划中,其中“一个千亿”便是财政出资100亿用来撬动1000亿元的发债市场。深圳中小企业服务署表示,对于民企尤其是中小微企业,发债是很困难的事情,这就需要有背景有实力的公司进行担保。出于这样的背景,深圳市决定出资100亿元来撬动发债,鼓励有实力、信用等级高的机构为中小企业发债提供增信,提高对于中小微企业发债的支持力度。
广州《关于加强金融支持广州市民营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也提出,支持金融机构发行小微企业贷款专项金融债券、创业创新专项金融债券,募集资金信贷支持小微企业、创业创新主体的发展等。
广东部分城市民企融资纾困政策
广州
●探索实施小微企业还贷周转金支持计划
●扩大民营企业债券融资规模
●扩大科技信贷风险补偿资金池规模
●探索建立中小微企业融资风险补偿资金,将范围扩大至所有中小微企业
深圳
“四个千亿”扶持政策:
●减负降成本1000亿元以上
●新增中小微企业银行信贷规模1000亿元以上
●提供100亿元发债增信资金支持,新增民营企业发债1000亿元以上
●设立总规模1000亿元的深圳市民营企业平稳发展基金
东莞
●形成覆盖不同细分行业或领域总规模超30亿元的直投基金体系
●督促银行机构实现“两增两控”目标
●推动中小微企业白名单和风险补偿政策落地实施
●2021年通过莞企转贷专项扶持基金累计为本土企业提供不少于50亿元的转贷支持
中山
组建规模为100亿元的基金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基金由两部分组成:
●一部分是市财政、区镇财政、市属国资联合出资,并引导银行、证券公司等各类社会资本共同组建的总规模50亿元的“中山市民营上市公司发展专项基金”
●另一部分为50亿元的“中山市国资投资并购基金”
统筹:南方报业全媒体记者、南方都市报记者刘晨
采写:南方报业全媒体记者、南方都市报记者傅静怡裘萍莫郅骅李文梁锦弟肖伟陈紫嫣刘晨
新闻推荐
A股站上3000点,今年来已涨超2成 中山板块多股涨幅跑赢大市
本报讯(记者黄凡)3月4日,上证指数站上3000点,报收3027.58点。相比今年1月4日2440点的阶段性新低,仅2个月时间,上涨幅度达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