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中山空气质量改善幅度全省第一大气网格化监管“2.0”版本增设200个环境空气微观监测站,拟上半年上线运行
[摘要]大气网格化监管“2.0”版本增设200个环境空气微观监测站,拟上半年上线运行
前日,南都记者从中山市生态环境局获悉,近日广东省生态环境厅发布《2018年全省城市空气与水环境质量及变化排名》,中山市空气质量综合指数4.56,全省排名第12,名次同比上升3位,综合指数变幅为-9.6%(改善),改善幅度位居全省第一。此外,南都记者了解到,为实现大气网格化监管全市覆盖、消灭监测盲区,大气网格化监管“2.0”版本在第一期基础上增加布设200个环境空气微观监测站,计划今年上半年完成建设上线运行。
去年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排名全省第12南都记者从广东省生态环境厅发布的《2018年全省城市空气与水环境质量及变化排名》中了解到,2018年1-12月中山市空气质量综合指数4.56,全省排名第12,名次同比上升3位,综合指数变幅为-9.6%(改善),改善幅度位居全省第一。为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中山于2018年布设大气环境管理的“天罗地网”,搭建大气网格化监测平台,实现定点监测+动态监测;率先探索“共性工厂”模式,开展固定源VOCs“一企一策”综合整治,推进实施“油改水”,源头控制VOCs的排放;压减燃煤,发布了《中山市人民政府关于扩大高污染燃料禁燃区范围的通告》,将禁燃区范围扩展至全市;出台《中山市扬尘污染防治办法》及《中山市建筑工地扬尘污染防治技术指南(试行)》等。中山市生态环境局表示,各项大气污染防治政策的发布及落实,支撑起了空气质量改善的基本面。据市环境监测站统计,去年中山市空气质量有效监测天数为365天,其中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为312天,较2017年上升7.4个百分点。环境空气6项主要监测指标浓度同比均有不同程度下降。
去年水环境综合指数排名全省第9在水环境质量方面,中山市住建、水务、生态环境局等部门各司其职,多管齐下,加强河涌环境整治,落实河长制工作,开展“五清”等专项行动,推进河涌水质自动监测平台建设,确定259个自动站点选址,开展饮用水保护区界碑标志及隔离防护工程设置和修复,开展黑臭(未达标)整治工作等,从根本上提升中山市的水环境质量。2018年1-12月全省城市水环境质量及变化排名情况中,中山市综合指数4.56,全省排名第9,名次同比上升3位,综合指数变幅为-8.15%(改善),全省排名第7,水环境质量呈逐步好转趋势。中山市生态环境局水办工作人员介绍,2018年小榄水道、鸡鸦水道、磨刀门水道、横门水道等主要河道仍保持Ⅱ类水质标准,水质为优;兰溪河、泮沙排洪渠和中心河2018年下半年水质同比略有好转,水质类别为Ⅳ类及以上。
大气网格化监管“2.0”版本将上线用“中山空气”APP,市民实时查询各个监控点空气质量;网格员现场发现环境污染异常状况,立即拍照、录音、录像反馈上传系统,为执法提供数据支撑……这些高科技手段,在大气网格化监管建设“2.0”版本都将成为现实。市生态环境局大气科负责人单启怡介绍,2018年2月,大气网格化监管系统第一期完工,在中心城区、主要大气污染传输通道、重点工业园区等科学布设了100个环境空气微观监测站。而网格化监管“2.0”版本将在一期基础上按2×2平方公里网格布点,增加布设200个环境空气微观监测站。同时“2.0”版本将与中山市生态环境局目前已有大气监测系统衔接,实现数据互通、信息融合,并通过可视化的表达方式,集成污染源分布图、环境质量实时图、污染趋势变化图、网格员分布图等,提高源解析精度,精确找到污染来源。大气科负责人单启怡告诉南都记者,“二期还会增加风向和风速的监控设备,便于查看污染源的走向。目前,200个环境空气微观监测站已完成采购,计划今年上半年完成建设上线运行,实现网格化监管全市覆盖,消灭监测盲区。”采写:南都记者刘贤沛通讯员肖欢欢
新闻推荐
即日起南都中山征集维权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