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者饭堂、老旧房改造、外来务工人员子女……6位人大代表聚焦热点话题 上“代表通道” 传百姓心声
市人大代表邓宇华作为企业界代表,一直积极履职,“当代表后感觉自己责任非常重大,我经常与一些企业主沟通,倾听他们心声,并将他们的心声带到大会现场,为中山经济发展出一份力。”通过参与人大的各种活动,他也对社会问题有了更多了解,对企业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和瓶颈有了更深认识。现在,邓宇华正关注中山人才政策。他表示人才对企业创新非常重要,希望中山能通过改善环境、完善政策吸引更多人才,助力中山经济社会发展。
市人大代表李晓敏表示,“代表通道”是市人大代表建言献策的好平台,通过媒体传播可以引起市民更广泛关注,也激励人大代表多深入基层倾听群众诉求,多提有质量的建议。
本报记者 李丹丹 陈慧
1 立法应关注民生需要
记者:拥有地方立法权以来,中山市已在热点民生领域出台了几部法规。从目前市民关心的焦点问题来看,您认为未来几年立法项目应关注哪些方向?
人大代表程禹斌:中山从2015年获得地方立法权以来,按照“党委领导,人大主导,全民参与”的立法宗旨,以“善立法、立良法”为目标,围绕民生热点问题聚焦发力,出台了水环境保护、供水用水等条例,正在制订或将要制订的有停车场管理、未成年人托管、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大气污染防治等条例,充分体现了民生优先的立法价值取向。
根据2017至2021年的中山立法规划,结合中山实际以及本次市人代会上收集的意见建议,他认为,下一阶段中山立法仍应该以民生领域为重头戏,可以考虑幼儿园管理、流动人员管理、保障性住房管理、小区业主委员会管理、人才开发促进、慈善万人行促进,这基本涵盖了教育、居住、物业、人才、慈善等各方面,是市民的高度关注点,也是市民的要求,带有相当的迫切性。
2 老人饭堂建设不能全依靠政府
记者:目前中山市多个镇区试点老人饭堂,如何考虑这些措施融入社区以及可持续发展,让其成为社区中的活力场所?
人大代表王雨:我一直关注中山长者饭堂问题, 2018年中山市6个镇区试点长者饭堂,免费为社区六类民政重点对象老人实行免费就餐,其他60岁以上老人实行低偿就餐。据市民政局统计,去年约有千人受惠,今年将继续扩大试点范围到10个镇区。
在政府的大力推广下,中山市长者饭堂有了从无到有的1.0版本。但是长者饭堂的建设不能完全依赖政府的力量,也不能完全依赖老年人个人,应鼓励社会力量参与进来,例如参考中山市招募志愿者的形式,调动全社会养老助老的积极性,发动品牌餐饮企业、企事业单位和大中专院校饭堂等现有餐饮行业资源,形成“企业让利、政府补贴、慈善捐助、个人承担”的合力,推出中山市长者饭堂从有到优的2.0版本。下一步建议中山可力争全面推开养老事业的3.0版本,从长者饭堂延伸到为老人提供送餐、家政、陪侍、医疗等服务的各个方面, 打造一套综合服务保障体系。
3 让外来务工人员能把孩子留在身边
记者:留守儿童问题一直受到社会广泛关注。在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方面,中山也一直作出了有益探索,请问在解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留守问题方面,有哪些更好的建议?
人大代表蒙念:我关注的是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留守问题。建议在暑假或寒假由工会支持举办夏令营或冬令营等活动,为长期两地分离的外来务工人员与子女提供相聚的机会;其次增加公办学位,让外来务工人员能把孩子接到身边学习。当前学位紧张是大家都关注的热点,如板芙镇2018年9月登记在册的流动人口有40800人,随迁子女有7703人,由于外来务工人员没有本地户籍,小孩就读公办学校困难,增加公办学位给外来务工人员,可以解决其入学问题。
另外,建议多设立一些放学后的托管班,现在小学都是下午3-4点放学,很多双职工家庭家长这时段还在上班,即使孩子回家也无人看护,会造成孩子二次留守,托管班可以解决这一难题。
4 资金筹集成旧城区危旧房改造难点
记者:推动城市更新同样要关注旧城区尤其是旧城区危旧房的改造问题。中山市旧城区许多楼龄在30年以上,配套陈旧老化,给市民生活带来很大的影响。您认为该从哪些方面入手解决这个难题?
人大代表卢大文:中山一些旧楼存在外墙剥落、街道狭窄、下水道老化、消防隐患等问题,老城区危旧房问题尤为突出。存在房屋安全责任主体多、加固征拆难、资金筹集难等问题。部分群众法律意识不强、经济条件弱、客观失联等问题也导致多种因素阻碍危旧房屋设施维修资金筹集工作的推动。其中的一个核心点就是资金。从法律上来讲,资金应该是由住户筹集解决。但有人不想交、有人交不起、也有人联系不上。对于不想交的人,我们要宣传引导、制度约束让其自觉履行责任和义务。对于交不起和联系不上的人,这时政府应承担起来,先补贴、后依法收回集资款项,以配合本来想积极解决问题的居民,防范于未然,及时解决问题。
5 让中山健康产业
插上智慧的翅膀
记者:如何做好产业的“存量”和“增量”文章是中山实现新一轮大发展的关键。您认为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中山如何进一步推动健康产业发展,推动健康医药成为中山在大湾区中的优势产业?
人大代表李晓敏:《政府工作报告》让我备受鼓舞和倍添动力。近年政府引进科创中心及平台,与大学、研究所等合作为中山企业科技创新提供科技支撑。报告中提到正筹划建立香山大学、中山科技大学,这既能提高中山的城市品牌,又为企业提供了人才、技术保障。习近平总书记说,没有全民的健康,就没全民的小康。医药产业、医疗器械、特医特膳食品、保健食品产业是中山健康产业组成部分。中山智能装备、人工智能产业也可以向医疗领域延伸,远程智能诊断、社区养老、医养结合、康复护理等智能化设备,这样形成产业集群,打通全民大健康产业链的前端和后端,让中山的健康产业插上智慧的翅膀。我要认真学习《政府工作报告》,广为传播宣传,为实现中山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做出贡献,服务于国家大健康战略。
6 引进名企实现
人才技术溢出
记者: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山获得了更多对接高层次优质人才的机会,中山应如何做好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背景下的人才工作?
人大代表邓宇华:中山在大湾区的建设过程中,人才是最为重要的因素之一。《政府工作报告》对人才工作着墨甚多。作为企业界的代表我深受鼓舞,但同时我也深知还有很多的工作需进一步细化深化。城市吸引人才是一个价值交换的过程,人才为城市创造财富,并且作为消费者为城市的经济循环提供动力。我觉得中山首先要为人才提供公平的发展环境,让人能感受到“这是我的家”,有归宿感才有动力。其次是人才环境的提升,建议政府在今后一个很长的时期内着力引进著名高校从而实现科学前沿探索,引进名企实现人才及技术溢出。
新闻推荐
丘树宏看望参与政协会议报道的媒体记者时表示 做强融媒体传递政协好声音
本报讯(记者黄凡黄廉捷)2月22日上午,在市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分组讨论后,市政协主席丘树宏来到媒体区,看望参与市政协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