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阳中山纪念堂有“生命危险” 专家呼吁保护古建筑刻不容缓
2月18日,记者接到吴川一位文物保护志愿者余国强的报料,他说位于吴阳的中山纪念堂是县级保护文物,由于资金方面困难,年久失修,现在随时面临着“生命危险”。近日,记者迅速驱车前往吴阳镇城里村,经村民带路在村委会篮球场边找到了这座中山纪念堂。
现状——
建筑残旧令人扼腕叹息
初见中山纪念堂,内心是非常震撼的,已被其建筑艺术之美所打动。这是一座仿欧式建筑,集法式建筑、欧式建筑与中式骑楼等元素于一体,雄伟、美观、大气,建筑高两层约10米,长约14米,宽约11米。屋檐下有宽约2米的走廊围绕四周,每个走廊有六条方柱和圆拱连接,上下两层相同。前面走廊有长4米宽2米的实体阳台,该阳台也是由方柱连接圆拱支撑。
然而,记者又被它的满目疮夷所触目惊心。由于建筑陈旧,为了安全着想,只能将其大门紧锁,所以记者只能在外围观察。该村已经99岁高龄、但思维还清晰的王春荣老人曾亲身参与中山纪念堂建设,随后记者查找相关历史资料,多方考证,中山纪念堂建于1931年,是专门为了纪念孙中山先生修建的。这88年来,中山纪念堂虽然被定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但是没有修缮过。记者看到,二楼顶牌上用灰塑的“中山纪念堂”几个大字,颜色已经剥落,如不细心根本看不清这五个字,由于记者看过以前拍的照片才辨认出来,但是“中”字的竖、以及“念”“堂”字的下半部分都已经脱落无踪了。据余国强说,左边原有时任吴川县县长的“李乃奉书”的印章,2017年时不见踪影,2009年还能拍到的。此外,记者从掀开大门门帘的一角,用相机拍摄看到一楼大厅中间后期增加的两根支撑的砖头柱子也已经灰砂脱落,有开裂之感,据余国强介绍,这两根柱子是前些年村民为了防止楼板坍塌加建的,原来的木楼梯已经腐烂。
整栋建筑的外墙斑斑驳驳,别说是刷的墙灰剥落、长满青苔、榕树,不少地方灰浆也大片大片掉了,露出里面的砖,天花板不少地方爆裂,里面的钢筋也裸露出来锈迹斑斑。神奇的是,在纪念堂后骑楼左角的天花板剥落处,露出一张英文报纸,用相机拍下来放大可看到是1931年出版的《纽约世界报》。据余国强拍的视频可看到,纪念堂里面天花板脱落了批荡灰浆层的地方都可以看到同一时期的英文、法文报纸。这些报纸估计是当时进口“红毛泥”时一起带进来,作倒楼板时防止混凝土沙浆漏下来铺在模板上的。据网上资料显示,《纽约世界报》于1860年创刊,目前在大不列颠图书馆里保存着70多年前的一份《纽约世界报》,是世界上仅存的一份。村民认为,中山纪念堂里面发现的这些报纸,具有历史价值。
城里村村民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他们对中山纪念堂是非常热爱的,村民也自觉保护,只不过村没有保护经费,已多次递交修葺申请报告,又由于中山纪念堂是吴川市的县级保护文物,必须得到吴川文化部门的牵头支持才行。
专家——
中山纪念堂具有保护价值
记者将所拍的中山纪念堂照片发给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专家、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博士后、仲恺农业工程学院何香凝艺术设计学院院长李绪洪教授,微信采访了他。李教授看了照片,认为这座中山纪念堂非常有保护价值。首先,该建筑是建于偏远县城的中山纪念堂,这是非常稀有的,非常具有政治、历史价值。广州中山纪念堂这么重要,得到这么好的保护,重要性可见一斑了。
其次,该建筑有民国时期的特色,结构、外观是中西结合;他的基柱和防卫结合,具有与开平碉楼一样的双重功能和特点,她符合中国的风水,但她的门楣、窗楣用灰塑装饰,不用檐挑,具有岭南特色又结合法式、欧式的装饰图案,表达图案化。
李教授说:目前这建筑的结构还可以,由于是水泥钢筋结构,好的水泥建筑寿命是100年左右,普通的水泥建筑寿命是60年,为了防止她粉化,政府要加以重视迅速进行保护,请专业的部门来维修;此外,这建筑受到榕树的侵蚀非常严重,要马上清除这些杂树杂草。
新闻推荐
本公司因需要现招聘以下员工1.焊工人员:要求持有合格有效的操作证件,具有丰富的现场施工经验。2.防腐保温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