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最早的中山纪念堂
因为纪念,神州都有好多“中山路”;因为缅怀,南北亦有许多“中山纪念堂”。新近回乡闲逛,聊叙惊讶闻知, 在粤东北山区的“三河坝”有一座全国最早的中山纪念堂, 就在韩江源头的西岸江畔。
沿着韩江西岸堤坝,南下拐进三河镇汇城村,途经明代古城墙与中山学校,左侧即见“中山公园”石牌坊,三河坝中山纪念堂就在里面。
中山纪念堂外大门石牌坊,原为明代兵部尚书翁万达墓的墓道,牌坊建于明嘉靖年间。1929年兴建中山纪念堂时将此牌坊改为中山公园,并由胡汉民题写“中山公园”的隶书横匾。
步入中山公园,绿树掩映的红砖甬道笔直通向中山纪念堂,照例大门口挺立有新修的孙中山铜像。正面两层立体建筑框架,颇有西欧教堂的风格,典雅壮观。
从大门进入纪念堂内便是正厅,正中墙壁漆画有两面旗帜,左右书有“博爱”二字,为孙中山先生真迹。二楼现布置有孙中山与徐统雄史迹展览等。
三河坝中山纪念堂与中山公园建于1929年春,是全国最早建成的中山纪念堂,比广州的中山纪念堂还早两年建成。1985年4月被大埔县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12月被广东省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中山纪念堂旁边原是三河镇中心小学,该纪念堂既是一座纪念建筑物。1999年广东省文化厅曾拨专款对纪念堂天顶瓦面及大门圆柱按原貌进行部分维修。2003年大埔县政府筹资600多万元,本着尊重历史、修旧如旧的原则,迁建三河镇中心小学,修复公园及纪念堂,并增设孙中山铜像等。2004年11月修复竣工。
瞻仰三河坝中山纪念堂,不能不提大埔侨胞徐统雄。
1905年冬,孙中山赴南洋宣传革命,当地经商的徐统雄聆听后即认同追随,积极支持。当1906年孙中山再次赴南洋宣传革命而驻足新加坡时,徐统雄前往拜访,并由孙中山亲自介绍加入同盟会。徐统雄原名徐港宜,字洞云,孙中山认为“洞云”有遁世绝俗之意,遂为其改名为统雄,沿用终身。
自从认识徐统雄之后,孙中山每次到新加坡,食宿均在他家中。二次革命失败后,孙中山流亡日本。当时,徐统雄在新加坡根据孙中山指示,协助邓仲元发动华侨为革命募集军饷30万大洋。
据大埔县文史资料记载,孙中山先生为了挽救中国危亡,于1918年5月26日专程从潮汕乘“协和”号轮船到大埔县三河坝汇城天主教堂,与驻三河坝粤军总司令陈炯明等将领商讨援闽攻闽,建立“闽南护法基地”。当时陪同孙中山先生到三河坝的有胡汉民。孙中山此行在大埔县停留了5天。孙中山亲临大埔,使当时的粤军士气大振,后来迅速进攻福建20多个县城,建立了闽南护法区。
孙中山先生1925年病逝后,为了纪念孙中山在三河坝留下的光辉足迹,大埔旅新归侨、同盟会会员徐统雄先生到南洋各处拜访侨界乡贤,商募资金,于1929年春在大埔县三河坝汇城凤翔山麓建筑了中山纪念堂,将原明代兵部尚书翁万达墓道石牌坊改为中山公园大门,并由胡汉民亲书“中山公园”横匾。由此可见,三河坝小镇能够建成全国最早的中山纪念堂,大埔归侨徐统雄先生实为奠基人。
新闻推荐
本报讯(见习生李鑫)近日,市发展和改革局联合市教育和体育局举办中山市中小学生诚信微作文创作大赛。据了解,此次参赛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