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家吕宇超诠释古典摄影技艺 揭开蓝晒印相神秘面纱
【小辞典】
蓝晒印相工艺
又称铁氰酸盐印相法,是入门级的古典摄影工艺方法。顾名思义,它通过日晒成像的工艺,利用铁离子在紫外线的照射下可以生成普鲁士蓝色调物质的特性,晒出蓝色的照片。它诞生于摄影术出现后不久的1842年,发明者是约翰·赫歇尔爵士。
虽然蓝晒法经常被认为是最简单的古典摄影工艺,但是要制作一张工艺精湛的蓝晒印相作品并不容易。摄影史上比较有名的蓝晒法制作作品的是女摄影师安娜·阿特金斯,她用蓝晒法制作了很多海藻、蕨类和羽毛的印相工艺。
它成影持久稳定,清水显影,无毒无害。影像还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天气、水质、季节、污染或者特意加入某些化学试剂等因素,呈现各种不同的颜色,而非统一的蓝色。
(整理自网络)
【主讲人】
吕宇超,广东省大画幅摄影协会秘书长,广东省摄影家协会大画幅委员会副主任。自1991年开始接触摄影,2000年开始接触大画幅技术相机拍摄,近年来研究古典印相工艺,其中有蓝晒印相、蛋白印相、盐纸印相、铂钯印相等多种工艺。
令人着迷的“普鲁士蓝”
“1842年,英国的约翰·赫歇尔爵士发现许多铁化合物能够感光,根据铁盐的化学反应,由此发明了蓝晒印相工艺。”吕宇超说。
从吕宇超的作品可以看到,用蓝晒工艺冲印出的照片,会自带一种层次分明而又略带神秘的蓝色,而这种蓝,就是蓝晒工艺独有的“普鲁士蓝”。被它浸染过的画面中,紫外线施展出出人意料的魔法,无论是人像还是景物,所有的特征在蓝色阴影层次之中重叠、发散、绽放,艺术的张力感扑面而来。
据吕宇超介绍,蓝晒是一种可以长久保存的工艺。制作蓝晒印相只需要两种化学药品——柠檬酸铁铵和铁氰化钾。两种化学药水按比例配制之后,涂在纸张或者其它介质上,借助阳光中的紫外线进行曝光,之后使用清水冲洗,即可完成定影。
古法工艺的新创意
在吕宇超看来,蓝晒工艺更像一门手工艺术,从底片的制作到每一道工序的温度、湿度和时间的控制,都存在着相互间的可变关系,一切都需要严格按照步骤和上百次的试验与经验一步步完成,任何疏忽都可能毁掉作品,制作者唯有以完美的操作才能得到完美的影像作品。
虽然制作要求十分严谨,但蓝晒工艺也并非一成不变。实际上,熟练的制作者会在不断重复的制作工序中,逐渐发现蓝晒的百变奥妙,成熟的制作者可以随意改变中间的任意环节,寻找新的影像样式,烙入个人风格。
“玻璃、床单、瓷砖、丝绸、木板……这些生活中常见的物品都能够做蓝晒。”吕宇超说,蓝晒可以玩得很随性,可以根据制作者的要求自行选择不同质感的媒介,根据显像配方与流程要求,将照片底片上的影像复制出来。此外,蓝晒并非只有“普鲁士蓝”这一固定颜色,人们多次尝试后就会发现,不同调色材料可以产生不同颜色的蓝晒作品。“譬如有人用咖啡、红茶调色,甚至有用陈年普洱调色,效果也很美,有兴趣的话大家可以大胆尝试。”吕宇超介绍道。
【小课堂】
蓝晒印相快速入门
1、材料
常用工具:铅笔、直尺、移液器、白酒杯、纸张、电风吹、刻度杯、相片底片、计量器、刷子、夹子、双氧水和洗相盒。
感光剂:柠檬酸铁铵和铁氰化钾。
2、过程
配药:将100g柠檬酸铁铵溶解到400ml水里,溶解后用水稀释至500ml,完成A液制作。将40g铁氰化钾溶解到400ml水里,溶解后用水稀释至500ml,完成B液制作。
涂药:在纸上标记涂布范围,在避光环境下,将A液和B液1:1混合成感光剂,然后用刷子沾感光剂在纸面上均匀涂抹,横竖各涂一遍。涂完后,用电吹风的热风将纸面上的感光剂吹干。
晒版:把事先准备好的底片与干燥后的纸重叠,用夹子将两者的位置固定好,放入紫外线灯箱或在太阳光下暴晒。制作者要不定时关注成像过程,成像清晰的话就可以取下。
显影:将成像成功的纸置入水中,用流水清洗,感光剂的药水会慢慢溶解在水里呈明显的黄色,多冲一会影像就会清晰浮现。之后可以使用双氧水再洗一下,通过化学反应再深度氧化,可以让蓝色更浓郁。最后将成品放在在阴凉通风地放晾干,即可完成定影。
文见习生陈伟祺
新闻推荐
“奋进新时代·城市改变生活” 中山年度系列行业总评榜今日颁奖
在历时两个月的紧张评选与组织后,由中山日报报业集团举办的“奋进新时代·城市改变生活”年度系列行业总评榜颁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