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最坏的打算,做最好的准备” “创新驱动、致胜未来”第二届中山资本峰会举行,中山新生代企业家、金融专家同场探讨2019经济走势

中山商报 2019-01-11 04:04

1月9日下午,由中山市新生代企业家联谊会主办的主题为“创新驱动、致胜未来”的第二届中山资本峰会在中山市正式举行。来自全市200多家知名企业的负责人、金融界专家齐聚一堂,共同探讨了全球资本低潮期下中山企业以及投资市场的出路。

多位与会嘉宾认为,在实体经济增速放缓、人口红利逐步消失的现实环境下,企业如何在做好风险控制的基础上寻求转型,将会是前者在经济低潮期下实现“剩者为王”的关键。

文/记者梁展宏图/记者徐璇

谈经济:2018是市场参与者的“全民焦虑年”

“回顾2018年的经济,无论是企业主还是资本市场参与者,大家都肯定觉得这一年发生很多事,觉得很凌乱,很复杂,很艰难。随着焦虑的2018年的过去,那么,如果说2019年是过往十年最差的一年,但也可能是未来十年最好的一年”。这是广东高维投资总经理李振球在主题演讲里的开场白。

他指出,根据高维研究院统计,截止到2018年12月,两市共有15家A股上市公司累计40只债券违约,涉及债券余额285亿,平均单家上市公司近20亿债券违约。其中,去年浙江女首富周晓光掌舵的新光控股集团被曝累计到期未清偿的违约债券达过百亿元,这充分反映出了民营实体经济受到的冲击之大。

除了实体经济外,2018年股市的低迷表现也让包括中山在内的一众上市企业大股东屡屡上演质押爆仓。李振球指出,截止到去年12月份,两市共有上市公司3568家,其中有做股权质押的近2700家,占比近76%,质押率9成以上的有近500家,占比13.7%。

“可能有人问,股权质押90%是一种什么概念?简单来说,那就是一旦出现爆仓,上市公司实控人连身家性命都将身不由己,这也是过去一年广大企业家在市场风险冲击下的通病。俗话来说就是"有企业没有家,或企业和家混在一起"。”李振球坦言,自去年11月以来,各地政府也针对地方上市公司资金链断裂的困境,推出了纾困基金。在中山本土的23家A股上市公司中,超过7成企业做了质押,其中有6家申请地方国资纾困,部分企业也因国资受让股权而变更了企业实控人。难怪有上市公司的老板开玩笑称奋斗了一辈子,去年终于把公司从上市奋斗成一无所有,这从侧面也体现出他们在市场风险面前的无奈。

“去年至今市场对民营企业家有很多不好的声音,说中国现阶段已经不需要民营企业了。但事实证明,最后出来为民营经济撑腰的却是政府。这反映出了国家对民营经济的重视程度,力求通过实质资金支持稳定企业家与市场信心。”在他看来,目前国家对于民营经济的态度非常明确,即民营经济既要继续壮大,又要走向更广阔的舞台。不过面对全球经济不稳定性的加剧,企业必须做好应对艰难的准备。

谈前景:“经济改革+增长转型”大趋势不可逆

在当日的座谈会上,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科技金融研究院院长邱晓明坦言:“与所有发展中国家一样,困扰中国的经济问题也客观存在,无论是周期性的还是结构性的,调整其实一直都在进行。”他认为,多年来宏观经济的高速增长离不开人口红利,然而随着这个红利的慢慢减少甚至消失,所以经济增速放缓是必然的,国家也很早预示到了这一点。

“其实十九大报告里已明确提出,国内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这既是周期又是结构性调整。无论是一带一路、去产能、去杠杆、供给侧改革,绿色发展还是创新制造,这个过程没有捷径可言。”李振球分析指出,目前经济转型升级的调整过程无疑会遇上来自内部以及外部的阻力,现阶段无论是企业还是国家经济调控手段,都需要常态化地积极面对,慎防悲观情绪蔓延引发金融市场波动。

对于过去一年市场关于国内经济的众多看空观点,李振球建议大家不要过于迷茫,相反要多花时间参透十九大报告关于经济发展方面的内容。当中包括未来十多年国家如何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在中高端消费、创新引领、绿色低碳、共享经济、现代供应链、人力资本服务等领域培育新增长点。结合企业自身实际了解国家发展大方向,现阶段这比任何一个专家、机构的观点都更有权威和更值得研读。

谈企业:调整预期、做好风控是度过低潮期的关键

据记者观察,去年很多中小乃至上市企业的债务和资本市场风险,都是由于现金流吃紧引起的。进入2019年,宏观经济增速放缓、贸易摩擦等现实状况犹存,对于中山乃至全国大多数实体企业来说,挑战与风险依然摆在眼前。

对此,李振球认为,目前企业要把保持流动性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要保持足够的现金流,他建议企业需要充分理解并善用金融工具。譬如目前很多银行响应国家号召,推出了一系列丰富的金融产品支持中小企业,这些都是企业低成本融资的良性渠道。尤其在目前的经济环境下,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保持相对稳定、健康的现金流,是其降低风险最直接有效的方式。

“另外,从2017年开始,我就不断给企业家们建议,要调低业绩预期,特别一些初创企业,在融资的时候往往过于乐观,与投资人对赌,最后让企业和个人都身陷囹圄。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发生在大家身边血淋淋的教训。”李振球坦言,接下来几年国有资本会成为资本市场的主导力量,除非企业非常出色,否则企业融资相比2018年会更困难。建议企业应该把资源用在人的层面上,做好内控,严实优化组织结构,切莫臃肿前行。

“通过近年的万宝之争、中兴事件、华为事件可以看出,越是经济转型阶段,企业家越要做好企业自身风险管理,然而这却是很多企业家容易忽视的地方。”广东邦杰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宁淑娟近年一直致力于个人企业以及财务传承领域。她坦言,这些年她看到了许多因财务规划混乱的企业和企业家破产甚至触犯法律,这无论对社会还是企业来说都非常可惜。

“特别是现在政府执法环境日益完善,执法工具日益先进,企业家更应强化企业合规经营的意识,做好公司治理。否则一旦因贪图"多快好省"而触犯法律,个人与企业多年辛苦经营的成绩很可能会付诸东流。”宁淑娟建议,考虑到眼下经济大环境多变,企业家应尽早让企业与股东个人的财产实现风险隔离,“创一代”与“掌二代”之间应尽早通过财富传承规避相关风险。

现场声音

●王显韬(荣业食品(中国)控股董事长、中山新生代企业家联谊会副会长):在经历4年的上市筹备后,去年底位于黄圃镇的荣业食品成功赴韩上市,成为了中山首家在韩国上市的企业。王显韬认为,在充分调研以及结合企业自身发展的基础上,中山企业可以逐渐将目光更多地投向海外资本市场。以韩国为例,目前其资本市场的融资能力相对较强,成交也相对活跃。

●王韶华(正中珠江会计师事务所合伙人、省人大立法咨询专家):“去年的资本市场确实经历了寒冬期,2018年IPO通过审核的企业数量还不足2017年的三分之一。”王韶华预计,今年国内资本市场最值得期待的莫过于科创板,而随着科创板的推出,科创板新的审核理念和标杆效应,也必将推动中小板、创业板等其他板块的变革,这甚至有可能会为市场带来一波久违的“小阳春”行情,而作为中山有志于走向资本市场的民营企业,应充分抓住这个契机,让企业在技术上管理上更上一个台阶,争取早日走向资本市场!

●宁淑娟(广东邦杰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面对经济大环境的震荡,近年很多企业家因为金融法律意识不足而身陷囹圄,造成了社会、企业、家庭、个人造成了难以挽回的损失。在目前国家法律日益健全、执行严格的背景下,企业家在求生存、谋发展的同时一定要有风险控制的意识,尤其需做好企业与个人财产的传承规划。

新闻推荐

中山市今天起提前启动春运交通安全防护工作 22个高速出入口设执勤点54个隐患路段出行要小心

今年春运1月21日开始,3月1日结束,共计40天。昨日,市公安交警支队召开2019年春运交通安全防护动员部署大会,宣布从1月11日...

 
相关新闻